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三个梯度的思考和探究
2021-06-30潘元枝
潘元枝
摘 要: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师和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笔者认为,要解决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阅读“是什么”;二、阅读教学“教什么”;三、阅读教学“怎么教”。其中“怎么教”是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文本解读的原则和策略两方面对阅读教学作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阅读 原则 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文本的准确解读+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课堂呈现。要让学生正确地解读文本,首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准确、深刻。教师只有在结合自身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情,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把自身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阅读
从字义来分析,“阅”有两层含义,一是“看”,二是“经历”。颜师古曰:“阅,犹更历也”。“阅”和“读”一起,阐明了读书和经历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曾说:阅是目治、心治,读是口治、耳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眼、口、耳并用,是语文学科的特殊学习方法,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二、阅读教学教什么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为例,每册分四个专题,包括“青春”“教养”“故乡”“自然”“生命”“和平”“历史”等。新课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阅读经验,强调学生的内化过程。这些都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阅读教学怎么教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文本解读的原则和策略两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作了初步的探究。
(一)文本解读的原则
1.以人解文
所谓“以人解文”,是指通过对作者的理解来解读文本,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去解读作品中的“作者的影子”。
例如必修(一)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课文所在版块是“感悟自然”,作者在文中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本文时,笔者介绍了相关背景材料:
唐永贞元年,民不聊生,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
当时的柳宗元才33岁,他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回到长安,谁知一待就是十年,十年中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这期间他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和千古绝句《江雪》。
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柳宗元,天天游山玩水,寄情山水。“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但是永州的山水始终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他的内心仍然是孤独的。只有当他发现西山时,欣喜之情才溢于言表,“始得”二字,点明了此游之意义。
2.以史观篇
在现当代文学中,有很多战争题材的作品,如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选了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文。文中多次写到科索洛夫的眼泪,“泪水”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失去妻儿的绝望,抚养孤儿的責任,心灵深处的孤独。这是一个人的遭遇,也是战争中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遭遇。作品描写了普通民众在战争背景下的感受,让我们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到战争中人性的可贵。
3.人文精神
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于人性本身。有人归纳《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项链》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雷雨》反映了封建家长兼资本家的专制、虚伪。这种将作品形象单一化、脸谱化的理解,严重影响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首先,葛朗台是个成功的商人,他善于经营,节俭吝啬,是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典型,但他又是一个变态的商人,他对金钱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是典型的守财奴。这才是真正的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温情和冷酷的综合体:多年过去了,他还惦记着那几件旧衬衫;当他听说侍萍跳河时还“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时,“痛苦”地发出一声“哦”;后来听侍萍说她被赶出来的情况时,又“汗涔涔地”。这些细节都真实地表现出周朴园丰富的内心世界。
4.哲学因素
《外国小说欣赏》中,选入了许多非传统意义的小说,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卡夫卡的《骑桶者》、卡尔维诺的《牲畜林》等。这些小说情节荒诞、夸张,手法怪异,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反映看不懂。其实这样的文章在当代中国也有,如王蒙的《蝴蝶》《风筝》,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深受20世纪初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
(二)文本解读的策略
任何一个文本,我们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观察,笔者认为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探究文本主旨
体味、探究文本的主旨内涵,是文本解读的前提。只有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内涵,才能为阅读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
《鸟啼》是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中比较难懂的一篇文章。通过阅读,学生只能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设计教学过程:
(1)文本感知层面
先让学生抛开所有的参考资料,自己去朗读感知,揣测文章主题。
初读课文时,学生也能筛选出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句子。如“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等等。根据这些语句,学生初步归纳出文章主旨:通过对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的鸟啼的描写,赞美春天,赞美生命。
(2)结构脉络层面
本文时而描写,时而抒情,时而议论。那么,作者到底是沿着怎样的思路安排内容的呢?笔者先让学生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前八个自然段,写乍暖还寒时的鸟啼。小鸟的啼鸣虽然含糊、微弱,但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从第九段开始,文章通过抒情和议论,对鸟啼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礼赞。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聆听——思考——礼赞。理清了行文思路,看似纷繁复杂的结构就明晰了。
(3)深度探究层面
《鸟啼》写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争给欧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了解这些资料后,我们再回归文本,作者选用“鸟啼”作为礼赞生命的切入点,并联想到更多的生命和大自然蕴含着勃勃的生机。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发出感慨:“在心底,泉流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
可见,文章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面对“一战”中人类如此惨烈的死亡,劳伦斯通过对鸟啼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对生与死的思考,启示人们要忘掉痛苦,珍爱生命。鸟啼这一动物的本能行为,也由此获得了升华。
2.赏析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成功的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往往是复杂多面的。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构成了小说中的“圆形人物”,人物的多维性也为我们理解作品增加了难度。笔者同事姜老师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就选择了“人物”这个角度。
(1)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时间与人物、情节的关系,梳理课文的情节。
整理出如下表格:
(2)根据故事情节的概括,说说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学生有说是琼姗的,也有说是苏艾的,也有说是贝尔曼的。
到底谁才是小说的主人公呢?教师提供了小说主人公评判的标准:
①他在人物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
②人物的性格发展是否能推动故事情节的逆转;
③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基本上认定“贝尔曼”是文章的主人公。
(3)找出文中关于贝尔曼的描写,分析贝尔曼的形象
①初见贝尔曼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穷困潦倒、失意消沉、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姗的病情后,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可怜的琼姗小姐”“可恶的藤葉”
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
②再见贝尔曼(侧面描写)
医生:“他上了年纪,身体瘦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到医院,好让他舒服一些。”
苏艾:“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是他画在墙上的。”
贝尔曼:平凡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
(4)人格升华,归纳贝尔曼的典型意义
学生动笔进行当堂训练。
学生答案交流反馈,教师出示参考答案比较分析:
主人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但善良、富有同情心,具有崇高爱心、舍己救人、自我牺牲的画家形象。
①他是个“性格暴躁的小老头”,喝酒总是过量,艺术上没有多大成就,只能靠替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维持生计。
②当他得知琼姗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看出他的无私关心他人。
③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琼姗病情好转,但他自己却得了肺炎去世,舍己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然整篇小说中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但是姜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对贝尔曼的具体描写的分析,在学生心目中出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贝尔曼形象:虽然穷困潦倒、脾气暴躁,在事业上也没什么成就,但是他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正是借贝尔曼的形象,歌颂了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
3.分析典型手法
同一文本中,一般都会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细节描写就是许多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写作手法。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表达真情实感
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和对昔日读书生活与日常琐事的追忆,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写母亲,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写祖母,则抓住赠“象笏”这件事,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写亡妻时,是通过“枇杷树”来写。睹物思人,移情于物,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再!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事小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2)揭示人物内心
小说《祝福》中,有多处对祥林嫂眼神的细节描写。初到鲁镇时,她“顺着眼,不开一句口”。第二次“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后来,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到“我”最后见到她时,她“瞪着我”,“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从“顺着眼”,“直着眼”到最后的“瞪着我”。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的祥林嫂。
此外,细节描写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作品。正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细节,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增添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20世纪90年代末,基础教育改革就提出了师生平等对话和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然而十几年的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低效的积弊,仍然没有解决,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微乎其微,语文阅读教学,仍将任重而道远。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着课堂。”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年第2期。
[2]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案例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3] 罗晓晖、冯胜兰《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4] 张正耀《语文究竟怎么教——一位特级教师的69条教学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