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2021-06-30李汉钺

考试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

李汉钺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高中的英语教学,已不再是以前那种以教师对词汇和语法讲解为主的“一言堂”,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愈加普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利用电脑软件辅助词汇记忆取得成效等等这些都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改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多媒体;信息技术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涵盖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被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特别是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逐渐由以语法和词汇为重点的讲授型课堂,转变为以学生的自主型学习为主,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为辅的课堂形式。这种转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师努力的方向。然而,正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里提到的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狭隘的用几个课件来活跃课堂气氛,加大课程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也不是一味地追求用现代化手段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喧宾夺主,忽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实际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广而杂,而且普遍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自然很难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还要设法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让学生有所体会更容易理解。究竟现代化教育技术涵盖了怎样的一个范围?所指的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1994年美国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对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作了如下描述:它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托和基础的,不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无法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显得与课堂教学格格不入。

二、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

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种改革不应该仅仅存于形式,更要从根本转变固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得到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包括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等。

三、 傳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针对英语这一学科,正如前面所阐述的,陈旧的以语法和词汇教学为根本和主线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必须有所转变。随着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推行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逐渐转变为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开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众多学科中,语言教学最能体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英语是母语外的第二语种,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造成了所谓“哑巴英语”和“高分低能”的现象,虽然随着教改的深入,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仍然存在较大问题,这无非归咎于两点,一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单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及课下的死记硬背很难真正掌握要点与精髓;二是单词记忆上的困难导致了“看不懂就懒得背,越不背就越看不懂”的恶性循环,词汇量的匮乏成了难以逾越的瓶颈,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 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具体案例

为了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难以提起兴趣这一问题,通过历次课程改革对教材做出了很大的改动,逐渐加入了越来越多紧跟时事、流行趋势的话题,以及文化背景的介绍,尽量地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和喜好。以这次课程改革中人们所使用的外研社版教材,必修4,Module 6 “Unexplained Mysteries of the Natural World”为例,这一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种种不解之谜,并且在导入部分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大脚怪,尼斯湖水怪,雪山野人等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的话题上。利用这一点,笔者把这堂课设计成网络课,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相关材料,整理总结,以简单的幻灯片形式把成果展示到课堂上。这一整堂课都是在网络教室中完成的,通过终端软件的控制,实现了对学生网上搜寻的监控与协助,以及汇报成果的抽取与演示。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未解之谜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整理总结,制作幻灯,这既培养了他们对知识探求的能力,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不知不觉中进行了阅读训练,而最后的总结发言又对他们英语的输出有所锻炼。

这堂课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以网络为媒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和评价的作用,所收到的课堂效果也远远优于平铺直叙的讲述。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主旨思想。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这一课堂模式得以实现,充分说明了其在新课程改革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