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快地成长,最慢地活着

2021-06-30梁玉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乔叶老龄化

摘 要:小说《最慢的是活着》以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主人公与祖母互为镜像的人生。小说在一系列冲突、对照中,思考着女性成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文学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乔叶 《最慢的是活着》 女性成长 老龄化 生命传承

诗人雷平阳曾在诗歌《快和慢》中写下他对家乡云南和家乡人生命的感知:“最慢的是苍山/只有死亡是快的/在这儿,其他都很慢/最慢的是活着。”雷平阳以及物的、有力道的、有质感的诉说,表达他对家乡人生命胎记强烈诚挚而又矛盾痛苦的理解。同为作家的乔叶,“一下子就被击中了”,与诗人产生了情感共鸣,由此创作了这部回忆河南老家祖孙两代人生命轨迹的中篇小说。诗歌与小说发生了奇妙的连通,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段缘分,同时反映了作为个体的人最朴素的情感的相通性。

《最慢的是活着》(发表于《收获》2008年第3期)以相差50年鸿沟的祖孙两辈女性为叙述对象,讲述了她们不同的成长姿态。小说透过奶奶漫长坚韧的一生,深情而饱满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家族伦理形态和潜在的人性之美,折射出对民族精神传承、老龄化的反思。以“祖母——孙女”“慢——快”的对立,展现了生命的张弛和亲情的永恒,蕴含着女性的成长和伦理价值的传承。

一、最快地成长

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话语,小孩子在成长时,接收到的最多的信号就是,长大了就好了、长大就可以做某件事情、长大就独立了,等等,以至于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期盼快快长大;社会话语也期盼每一代青少年早日成才,以推动社会滚滚向前的车轮。久而久之,快速成长就成为一种人生期待和社会寄托。当然,快速成长也是对于我们不断努力争取美好生活的一种证明。

乔叶从1993年开始创作散文,至2001年共出版了七本散文集,并且凭借散文成绩获得了首届河南省文学奖。2004年开始从散文转向小说领域,2008年发表《最慢的是活着》,是其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她转向了对生命流淌的铺叙和赞美。乔叶小说创作的成长是快速的,她从时尚斑驳走向怀旧情绪的作品是超越自己的结果,是对文学和生命的思考。王安忆在2010年首届“郁达夫奖”中评价《最慢的是活着》,有着“充沛活力与元气”。此外,乔叶还凭借此小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这些荣誉就是对其成长的嘉奖。

小说中“我”的名字叫“小让”,是个生长于现代社会的女性,她不能理解甚至反感从遥远的农业社会走来的祖母。在家庭生活中,与祖母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祖母重男轻女,家中的大床只允许男孩子睡,小让试图挑战奶奶的规则,蓄谋了一次睡大床的计划,然而被祖母毫无顾忌地拖拽,最后在大床上孤零零地哭着睡去了。小让与祖母的争斗不断发生。小让用左手吃饭,祖母会敲她的手,小让非要骑家中的自行车上学,被祖母追了一路。越是被祖母“不喜欢”,就越是强调自己的存在,出去看电影半夜才回家;得了奖状要贴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小让在与祖母的斗智斗勇中,渐渐长大了,离开了家和祖母,但是祖母以另一种方式促使她快速成长。“最初的世事磨炼让我学会了察言观色,看菜下碟。学会了在第一时间内嗅出那些不喜欢我的人的气息……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和他们打交道,我就羽毛乍起,如履薄冰。我知道,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就是我如影随形的奶奶。”与祖母一起生活时,小让感受到的是祖母充满敌意的态度,于是一直和祖母作对,这培养了她的反抗和斗争意识。踏入社会后,身边不喜欢自己的人就是奶奶的化身,他们教会小让小心翼翼、自我保護。小让在奶奶面前是斗争的面孔,而在社会上,就转变为“懂事”、谨慎。这样看来,正因为祖母敌对、强势的态度,培养了小让极快融入社会的性格。奶奶是“镜子”“鞭子”,能够照亮小让的面孔,也能抽打她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这是成长中的精神礼物。

二、最慢地活着

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65岁以上人口规模分别为1.78亿和1.19亿,占比分别达到13.3%和8.87%。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乔叶以作家的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作品中快速回应了社会问题,以代际问题呈现了老年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祖母是农业文明的人格化代表,她身上具有深刻的传统道德烙印。她有着强烈的宿命观: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不能改嫁、重男轻女。儿子的早逝让她耿耿于怀,她认为自己克子,这是封建迷信在其身上的体现。但祖母也不只是如此,她还传递着美好的传统美德。祖母以节俭的生活方式,精打细算地满足一大家子人的温饱。祖母的一生是漫长而孤独的,她享受过短暂的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但更多的时间,她像一尊雕塑,以半天为单位衰老下去。回顾祖母的一生,她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年轻时以及与小让斗争的几年,正是这两段经历,带给了小让往后半生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尊严。祖母是位坚韧的女性。她拒绝裹脚,所以即使出生在富裕家庭也只能嫁到乡下的普通人家。丈夫去世后,她与一位吃派饭的工作组毛干部好上了,却瞒着对方偷偷把孩子打掉了。祖母长时间来给自己的人生定义就是一个字“克”。她认为丈夫、儿子早逝,就是自己克的。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祖母就陷入了独孤中,她常常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坐着,机械地应答,被动接受儿女安排的轮住生活。儿子们相继出事儿坐牢,儿媳妇离世,这些都对她造成了打击,但是她装作不知道,家人不告诉她,她不问也不说,以无奈的倔强对抗着世事无常。前半生的坎坷、后半生的孤寂,合成了祖母坚韧漫长的一生。

最慢的活着是思想和精神的沉淀。乔叶自述:“精神生活从来就是慢的、低的、软的,慢得像银杏的生长。因这慢,我们得以饱满和从容,我们得以富饶和深沉,得以柔韧和慈悲。慢是人性的本质,是心灵的根系,是情感的样态。”祖母从遥远的乡村深处走来,她携带着中国人传统、普遍的价值观和情感观,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她精神矍铄地走完了漫长的一生,依靠的是她那一套朴素传统的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生命正是因为这慢而具有了价值和意义。老年人常把“熬日子”挂在嘴边,“熬”并不只是煎熬度日,而是在漫长岁月中让生命沉淀。祖母年轻时也有过不平凡的经历,在渐渐老去的过程中,她能够冷静地面对儿子儿媳的离世、两个儿子坐牢的悲剧,她每一天的生命似乎都是定格而漫长的,实则她变得更加纯粹而通透了。儿子长久没露面,她凭借人生经验觉察出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她从来不问也不说,这是岁月带给她的智慧与平和。

三、快、慢的弥合与相融

小让以自己的成长不断验证着祖母朴素的生活哲理,成长的过程是对祖母的误解逐渐消除的过程,也是主动向祖母靠近,理解并践行她为人处世的过程。小让成为妻子、母亲后慢慢理解祖母。认为小让命硬而拴在身边,是担心她遇到不测;不让小让每周回家,是怕村里人闲言碎语,影响名声,还有祖母吐露的隐藏的爱情往事,都让小让加深了对祖母的认识。祖母不喜欢小让,是因为她俩太像了,长相、性格,甚至人生观,越相似,祖母就越害怕孙女会重蹈自己不如意的人生。小让在生活中熟练运用与祖母斗智斗勇积累下的处事方式,收获了可靠的人生伴侣。小让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证实了祖母的生活智慧,明白了她们之间就像河的此岸和彼岸,只是时间交错了彼此。“我的新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她的陈颜。我必须在她的根里生长,她必须在我的身体里复现。”在生命意义上,她们彼此对立却吸引对方靠近,她们是互为镜像的生命共同体关系。

小说中快和慢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代表两种生活方式,快节奏生活中的小让与传统的祖母从逐渐对立走向了相互取暖和包容,是两种态度在一次次冲突和误会解除后达到的和解。小让不再劳神于工作,开始与祖母一起生活后,她的生活也慢下来了,她才体悟到了祖母的内心而主动靠近,祖母也在小让毫无偏见的相处中,袒露自己的心声。這时小让不再把祖母作为长辈,而是看作一位女性,跨越血缘与时间,真正互相了解,发自内心地体贴和心疼她。

这部小说发表距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依然余味悠长。乔叶在小说中,以祖母漫长的一生,表现了对现代快节奏社会中老年群体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关注,呈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朴素的处世哲学的认同,还以一个空间、不同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的两个女性对立与融合的过程,传递着女性成长和人类生命传承的永恒意义。

参考文献:

[1] 雷平阳.出云南记:雷平阳诗选(2000—2012)[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

[2] 乔叶.最慢的是活着[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3] 乔叶.要慢,要低,要软[J].祝你幸福(知心),2013(4).

作 者: 梁玉洁,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乔叶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当年足够成熟
飞云江的云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赏 析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我是一片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