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某铜硫矿选硫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2021-06-30王优平彭会清

现代矿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丁基矿浆药用

王优平 彭会清

(1.江西铜业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西某铜硫矿是一个开采多年的大型铜硫矿,现场工艺先选铜,选铜尾矿再进行硫浮选。由于选铜过程中添加了较多药剂,这些药剂对后续的硫浮选造成了影响[1-2],导致了选硫流程的不稳定,且选硫指标差。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其原矿性质进行研究,同时进行了原流程药剂试验、脱药剂试验等,以达到提高该铜硫矿硫精矿指标的目的,该试验对铜尾选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矿石性质

对试样进行XRF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2 现场工艺流程及指标分析

现场工艺流程见图1,生产指标见表2。

?

由表2可知,现场硫精矿指标不理想,精矿硫品位为46.86%,硫回收率为78.62%。

3 试验研究

为探究影响硫指标的原因,取现场铜尾原矿样进行脱药流程小型试验,以进一步指导工业改造。

3.1 脱药剂用量条件试验

脱药流程在原矿浆中加入适量的脱药剂,在浮选槽中充分搅拌使药剂与矿浆中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目的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可浮性[3-5],脱药矿浆脱水后,沉砂用酸矿水重新调浆进行浮选。脱药剂用量条件及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3。

?

由表3可知,随着脱药剂用量的增加,硫粗精矿回收率降低,硫品位增加;综合考虑,脱药剂用量1 500 g/t时各项指标较好,选择脱药剂用量1 500 g/t。

?

3.2 脱药流程粗选条件试验

试验采用1次粗选流程,试验流程见图3。

3.2.1 浮选浓度条件试验

在脱药剂用量1 500 g/t、丁基黄药用量200 g/t、矿浆pH值在5~6、2#油用量40 g/t的条件下,进行矿浆浓度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

由表4可知,随着浮选浓度的增加,粗精矿硫品位先升高后降低,硫回收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浮选浓度35%时,选硫效果达到最佳,故选择浮选浓度35%为宜。

3.2.2 矿浆pH值影响试验

在脱药剂用量1500 g/t、丁基黄药用量200 g/t、2#油用量40 g/t、浮选浓度35%的条件下,进行粗选矿浆pH值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随着pH值的升高,粗精矿硫品位先升高后降低,在pH=6时粗精矿硫品位达到最高点;随着pH值的升高,粗精矿硫回收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pH<6时下降缓慢,在pH>6时下降趋势较陡;综合考虑,选择pH=6作为后续浮选条件。

3.2.3丁基黄药用量试验

在脱药剂用量1500 g/t、pH=6、2#油用量40 g/t、浮选浓度35%的条件下,进行丁基黄药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见表6。

?

由表6可知,随着丁基黄药用量的增加,粗精矿硫回收率及硫品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丁基黄药用量300 g/t时,硫回收率达到最佳;在丁基黄药用量250g/t时,硫品位达到最佳;综合考虑,选择丁基黄药用量300 g/t为宜。

3.2.4 2#油用量试验

在脱药剂用量1500 g/t、pH=6、丁基黄药用量300 g/t、浮选浓度35%的条件下,进行2#油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见表7。

?

由表7可知,随着2#油用量的增加,粗精矿硫回收率增加,硫品位降低;在2#油用量80 g/t时,硫回收率达到最佳;在2#油用量60g/t时,硫粗精矿的各项指标较好;综合考虑,选择2#油用量60 g/t为宜。

3.3 脱药流程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及开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4,结果见表8。

?

由表8可知,脱药闭路流程硫精矿品位45.12%、硫回收率85.43%,与原工艺流程指标相比,在硫精矿品位降低了1.74个百分点的情况下,硫回收率提高了6.81个百分点,且将选硫尾矿中的硫品位降低了1.53个百分点;总体来说,脱药剂对选硫作业的作用效果明显。

4 结 语

江西某铜硫矿通过使用脱药剂,用量1500 g/t,采用1粗1精3扫浮选流程,在粗选各药剂最佳用量条件下,最终能获得硫品位45.12%、硫回收率85.43%的硫精矿;与原药剂流程指标相比,优化后脱药流程的精矿硫回收率提高了6.81个百分点,较好地提高了选硫指标。

猜你喜欢

丁基矿浆药用
刚果(金)某氧化铜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高硅低铁锌焙砂中性浸出—液固分离试验研究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三山岛金矿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某项目矿浆管道结构特点与长输矿浆管道安装技术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1-叔丁基氧羰基-2'-氧-螺-[氮杂环丁烷-3,3'-二氢吲哚]的合成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基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