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东北某地岩溶塌陷成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2021-06-30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7期
关键词:土洞溶洞岩溶

蒙 毅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 河源 517001)

受强降雨(当地称“龙舟水”)影响,在粤东北喀斯特岩溶地形地貌区,地面常常突然性塌陷,导致场地不均匀坍塌,使周围地质结构失稳,边坡倾斜甚至开裂,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为治理该类地质灾害,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不可或缺,旨在查明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和发生成因,有的放矢地实施工程治理[1]。本文以粤东北某地岩溶地面塌陷场地工程勘查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提出针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工程治理措施。

1 基本概况

该岩溶塌陷灾害点位于粤东北南岭山脉南麓,属我国南方地区局部存在的覆盖型岩溶区。2019年5月5日,该地连续强降雨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地面产生大小不一的裂缝,最后导致地质边坡突然塌陷,致使厚20cm的砼板出现约3m2的开口,当日晚间,地质塌陷加剧,其西侧砼板下方填土层土体被掏空,塌陷面积累计约30m2,坑深约24m,全部充满水。邻近边坡地下水位深1m,水面震荡,持续冒泡30s后水位稳定(见图1、图2)。

图1 塌陷坑形成初期特征

图2 塌陷坑继续发育后特征

据调查,岩溶塌陷坑周边地坪及地质结构产生29条地面及墙体裂缝,多沿塌陷坑呈弧形分布,裂缝呈垂直和倾斜两种形态,倾角35°~55°宽度2mm~30mm不等。

2 塌陷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岩性组成

塌陷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和第四系(Q4)(见图 3)。

图3 区域地质图

2.1.1 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

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以下,属覆盖型岩溶区。据钻孔资料显示,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及灰岩,多呈灰色、灰白色、褐红色,隐晶质结构,厚层构造,局部岩石节理裂隙方解石脉发育,裂隙面见褐红色铁质渲染或泥铁质物充填[2]。区内大面积分布;岩芯溶隙轴夹角为15°~19°,与岩溶土洞长轴方向近似一致,埋深>15m。钻孔揭露该地层时常见串珠状溶洞洞穴。

2.1.2 第四系(Q4)

塌陷区内大面积出露,由上至下为人工填土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和残坡积层(Q4el+dl)组成。人工填土层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厚1m~3m,夹杂人工填埋的废弃垃圾、边坡碎块;

冲洪积层主要由砂土层(细砂、中砂、粗砂和砂砾)、卵石、碎石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砂土等组成,揭露厚度3.9m~29.1m。

残坡积层主要有粉质黏土组成,厚0.3m~40.9m不等,为土洞发育的主要层位,土洞多全充填淤泥质粉土或流塑性细砂。

2.2 断裂构造

塌陷区地处河源深大断裂北西侧,受区域构造作用严格控制。距离塌陷点最近的构造为上营断裂,位于塌陷点东南侧,直线距离约700m。上营断裂总体走向NE35°,与区内河流—大席河走向基本一致,它沟通塌陷区地下水活动,对塌陷区内岩土层完整程度及场地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上营断层上下盘岩性主要为砂岩及薄层泥岩,岩面光滑细腻,颜色发红,接触带内碎裂化、硅化强烈,裂隙发育,挤压作用强烈,见挤压泥岩呈玻璃化,呈页、片状、碎裂状(见图3),局部见绿泥石、黄铁矿充填在裂隙内,裂隙内渗水,该点有上升泉活动。断层产状有三组:315°∠70°、321°∠82°、305°∠73°;构造方位分布在215°~231°一线,往北东向延伸汇入大席河。

2.3 水文地质条件

塌陷区分布于大席河左岸,整个塌陷区受两侧的溪沟挟持,区内大小水沟错综复杂。地表水为东江水系支流—大席河及多条村内溪沟,大席河水流方向与上营断裂走向基本一致;地下水源丰富,地下水流向整体上沿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塌陷区所在山丘平台走向一致,距山脚300m~500m(见图4)。裂缝发育走向基本上亦与之大致吻合。

图4 上营断层发育特征

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以抽取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水量在雨旱季时令与大席河水位呈互为消涨关系。

为了进一步了解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径流关系,本文利用MAPGIS软件DMT模块对塌陷区及周边8个抽水井地下水位数据进行地下水流向模拟,结果显示塌陷区及其周围地下水径流方向为南东向,与上营断层走向呈垂直关系,推测上营断层在深部沟通了塌陷区岩溶地下水,与塌陷区地下水活动在深部存在水力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贯通且影响密切。综合认为大席河水文地质条件对塌陷区稳定性有所影响。

3 岩溶塌陷基本成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3.1 成因分析

洪流常常漫过塌陷区内沟谷或山前白云质石灰岩岸边,冲洪积物沉积形成了淤泥粘土质砂砾土地层,即第四系地层,它直接覆盖在下伏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地层上,这是塌陷区地史上最早期的地层岩性组合。由于地壳运动和河源深大断裂构造作用的影响下,上营断层初具雏形,加之周边有利地形水流向断层部位汇流,逐步形成了现状的大席河。

一方面,由于石灰岩的易溶性,地下水活动频繁,侵蚀作用强烈,岩溶普遍发育,形成大量溶洞。另一方面,经过长期雨旱季交替变换引起地下水位涨落变化,促使砂土缓慢流失,上覆冲洪积层土层内薄弱部位产生自然土洞[3]。

地下水活动对溶洞土洞亦影响巨大。长期以来地质工程建设设施较为落后,是施工企业在使用工程用水量较多,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及速度较大。地下水的潜蚀效应及垂直渗压效应,加剧了土体收缩,砂土流失,致使土洞“破顶”,加之地质工程建设设施自重,持力层承载力不够,造成土体下陷,在地面上沿原地下水流向形成剪切裂缝,进一步产生塌陷坑,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使地质结构及边坡失稳,被张裂力破坏。在极端天气下,一旦溶洞土洞顶板支撑力小于上覆地层压力,即造成突发性岩溶塌陷。

3.2 治理建议

塌陷区场地受灾对象主要是塌陷溶洞坑、地质沉陷、边坡滑坡,建议在查明场地地质灾害情况前提下,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治理:

(1)充填塌陷区既有的溶洞土洞。具体是利用块石和级配较好的砂砾石作为骨料,其中块石块径约20cm~30cm,砂砾石要求粒径1cm~5cm,再注入水泥浆液,待凝固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硬化基底;

(2)加固施工区域内人工填土层。按间距布置钻探,在孔内灌浆固结硬化该地层;

(3)灌浆固结地质结构基础;开挖地质基础局部,设置灌浆槽,让水泥浆液贯入地质施工工程基础的砌石缝隙中,围护加固工程基础。

猜你喜欢

土洞溶洞岩溶
穿越岩溶
覆盖型岩溶注浆路基施工技术
覆盖型岩溶塌陷动态演化数值模型研究
城区地表塌陷土洞发育破坏特征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出发吧,去溶洞
施工工程溶(土)洞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土洞稳定性判定及治理方法的探讨
某高速公路灰岩分布区路基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