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婴血型不合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2021-06-30邢慧敏

河北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O型效价血型

赵 郡, 张 蕾, 邢慧敏

2.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母婴血型不合是指孕妇和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的疾病,人类的血型系统可分为ABO、Rh等型,汉族人以ABO血型不合多见。在我国,妊娠总数的20%~25%为ABO血型不合。母婴血型不合对孕妇无多大影响,但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溶血病等,甚至出现核黄疸或新生儿夭折,幸存的患者也常遗留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或运动功能不全等严重后遗症。学者报道母婴血型不合约占新生儿溶血病原因的96%,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者占27.2%,发生胆红素脑病的约占5.9%,新生儿的病死率可达1.4%[1]。因此,产前加强对母婴 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IgG 抗 A(B)抗体效价水平检测对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娩的760例母婴 ABO 血型不合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5 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60 例O型Rh阳性血型患者(其丈夫为非O型Rh阳性血)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9.25±2.12(19~4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2±1.56周,O-A血型组合的夫妻346例,O-B血型组合的夫妻310例,O-AB血型组合的夫妻104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孕妇身体健康,血型为O型(Rh阳性),丈夫血型为非O型Rh阳性血;以孕妇产前最后一次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值为准,所有孕妇抗体效价≥1∶64;足月产单活胎;妊娠期间胎儿超声未提示胎儿胸腹腔积液及水肿等。排除标准:孕妇患有血液、肝肾等方面疾病;曾有输血史;血型为RH阴性;新生儿患G-6PD酶缺乏、新生儿地中海贫血、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疾病。

1.3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断标准[3]:①母婴血型不合:母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非“O”型,孕16周后监测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64;②新生儿出生后监测经皮胆红素,高于正常范围则行溶血三项检查(包括游离抗体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释放试验),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抗体释放试验一项阳性即可确诊。

1.4观察指标:观察不同血型、年龄以及孕产次对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分布影响;观察孕妇抗体效价高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1.5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n(%)及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抗体效价分布情况:760例孕妇中抗体效价1∶64者254例,1∶128者239例,1∶256者176例,1∶512者83例,≥1∶1024者8例。35岁以下者636例,35岁以上者124例,两组比较,伴随着孕次的增加,效价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低龄组抗体效价≤1∶128的比例(72.0%)明显高于高年龄组(27.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不同孕次孕妇抗体效价比较

表2 不同年龄段孕妇抗体效价分布比较

2.2夫妻O/A血型不合者346例,占45.52%(346/760),O/B血型不合310例,占40.79%(310/760),O/AB血型不合104例,占13.68%(104/760);不同血型的抗体效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血型夫妻抗体效价比较

2.3孕妇抗体效价水平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760例患者中,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共242例,其中母亲抗体效价为1∶64、1∶128、1∶256、1∶512、≥1∶1024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例数分别为21例(8.3%)、92例(38.5%)、72例(40.9%)、51例(61.4%)、6例(75%),可见随着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孕妇抗体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3 讨 论

母婴血型不合是由于孕妇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3]。ABO血型不合的母亲血型多数为O型,在A或B型抗原的刺激下产生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身体内,附着在胎儿相应的红细胞膜上,并和其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发生溶血[4]。因此对ABO母婴血型不合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本研究的760例患者中,第一胎发生母婴血型不合者410例,占总数的53.9%,与报道相一致。抗体效价水平随着孕产次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母亲产生的免疫性IgG抗体,除由红细胞抗原刺激产生外,还可以由多种非特异性物质刺激产生。因与A、B抗原相似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某种肠道寄生菌、免疫疫苗、多种植物和动物类的食物),人体接触后也可产生IgG抗体。所以血型为O型的孕妇在怀孕前就有很多机会接触类似的物质而产生IgG抗体,故约50%的孕妇在第1次怀孕时即可发病[5,6]。当首次妊娠终止时,胎儿的红细胞携带其上血型抗原进入到母体,刺激母体产生了与胎儿血型抗原相对应的抗体,所以在以后妊娠时,母体可产生更高效价的抗体,更容易发生母婴血型不合[7]。

35岁以下的孕妇组中抗体效价≤1∶128的人数明显高于35岁以上组,而≥1∶256的显著低于高年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周佩珊[6]等报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接触抗原以及其类似物的机会增加了,机体的免疫机能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当接触到血型抗原时,产生的IgG抗体的效价水平呈随之上升[8]。

本研究结果提示,母婴血型不合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者夫妻血型为O-A组合346例,O-B组合310例,O-AB组合只有104例,提示夫妻O-A、O-B组合所生的新生儿的发生溶血的概率高于O-AB组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一致[9]。

刘燕[10]等报道“O”型血孕妇抗体效价的水平越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越高。张丹[11]等认为孕妇抗体效价的高低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的高低呈正相关,效价>1∶64各组的ABO血型不合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机率明显高于≤1∶64组。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在产检过程中,对于孕妇抗体效价高于1∶64者,提示存在发生有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应定期监测抗体效价水平,对预防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可使该疾病得到早期的诊断、干预及治疗[12]。

综上所述,随着孕妇的年龄、孕产次次数的增加,孕妇抗体效价呈上升趋势,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亦随之升高,因此,动态监测孕期母体抗体效价水平、对孕妇及胎儿临床状况进行综合判断,且胎儿出生后尽早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化验,可有效的预防母婴血型不合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O型效价血型
听说O型血是蚊子最爱的“倒霉蛋”?
情绪效价的记忆增强效应:存储或提取优势?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生物效价法测定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功效
浅谈O型橡胶密封圈的装配与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