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高中物理课堂

2021-06-29陈荣极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陈荣极

摘 要: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物理教师探讨的主要话题。结合新课改理念和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以生为本的高中物理教学理念,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整合一切教学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物理;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高度概括的物理语言和符号常常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门路。若教师再实施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从苦涩的、封闭的、抽象的教学模式中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更是无从谈起。作为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学习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主要动力,也是支撑他们认知活动的主要动力。只有基于兴趣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确保学习效果,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准备。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僵硬呆板,使得学生对物理的认知停留在枯燥、无味上,他们不愿意去研究物理,甚至有的学生提到物理就“头疼”。其实,物理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很多神奇美妙的现象都与物理有关。并且它还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魔术般的神奇实验对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教师可以从这点入手,通过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创设情境,用情境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学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感悟平衡之美”一课时,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引发对新知识的强烈关注,教师并没有一味地讲解,而是设计了一个“牙签挑重担”的实验:牙签两根,用细线将牙签缠绕,从两根牙签的中间折弯,使其细绳、牙签的另一断组成一个三角形,在绳子的下方系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在桌子的边缘位置搭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细弱的牙签竟能挂住沉重的矿泉水瓶保持静止。这一趣味小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这一实验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牙签为什么能挂住沉重的矿泉水瓶子呢?”“牙签都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一个个问题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分析牙签受力引出平衡力的学习,这样的“开场白”相对于教师单刀直入的导入更能触及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随着实验情境的涌动而流动,并逐渐深化。由此可见,同样的教学内容,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平淡无奇,学生不感兴趣;生本理念下的趣味教学法,则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将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深化新课改理念。

2.善于设疑,激发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动力。将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转化为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問题的渴望,这种需要和渴望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生本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要启发、引导学生提问,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发挥问题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一课时,考虑到本节课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在具体问题中体现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特点,特别是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况下“若有若无”,学生难以理解,因而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经验的引导下,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摩擦力规律。

教师首先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用力拉放在桌面上的毛刷,观察有哪些现象发生,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上课时收集学生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有的说,刷毛发生了弯曲,但是为什么弯曲的方向与拉动的方向相反?还有的说,毛刷向左滑动时,刷毛向右偏,但为什么向左移动桌面时,刷毛偏向左侧?这些现象和问题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他们自主观察和提出来的,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样就实现了“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二、引导自主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方向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响应新课改的号召,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促进知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而这些正是高效课堂所要求的。虽然自主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当“甩手掌柜”。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较之传统教学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维的启发者、心灵的缔造者。为此,新时期如何做好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证明,导学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它将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方向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深化教师功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鲁教版高中物理“重力与重心”一课为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形变以及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重心、重力等知识,高中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力的性质及其表现和内在的逻辑联系结合生活实例做出进一步探讨,使学生能够对重力和引力加强辨析和分析。考虑到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他们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从旧知识中提炼出新观点,补充和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以导学案为线索、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落实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形成物理素养。

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了集启发性、指导性、明确性为一体的导学案,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借助教材,展开对知识的层层探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导学案中包括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当堂检测等内容,从学到练、从理解到掌握、从感性到理性,为学生铺平自学的道路,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如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将力和力的图示、重力等基本的知识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上,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为探究重心确定方法和原理。在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教师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如重心位置的确定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为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把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铜棒水平放置和倾斜放置,它的重心位置是否相同?如果这根铜棒弯曲变成弧形,它的重心位置是否改变?为什么?”这一问题紧扣学生的思维疑点,因而能够刺激他们的兴奋点,激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并且将问题置于生活实际中,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落实知识和情感目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悬挂法、等效代替法等学习方法,对问题展开探究,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最终得出物体重心的性质。

三、实施分层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理解力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在物理这一学科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教师,只有承认差异、消除差异,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分层教学就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实施以生为本教学的主要途径。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物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消除了两极分化,避免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现象,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需要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有弹性、有层次的教学要求,使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在对每个学生的學习基础、学习习惯、认知能力等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代表的是成绩优异、思维灵活、基础扎实的学生;B层为基础扎实,但缺乏灵活性的学生;C层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当然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施以动态调整,如C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成绩有明显的进步,就可以调到B层。

在对学生分层后,教师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教学方法等进行分层,将分层教学进行到底。如在教学鲁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教师就设计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对于A层学生,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完成斜面实验活动后思考:“小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有什么关系?假设没有摩擦,小球会上升多高?”对于B层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吗?运动的汽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对于C层学生可以提出简单问题:“用最大的力气吹垂下的书会怎样?这说明惯性和质量有怎样的关系?”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适合的问题中增强学习信心,获得提高和发展。

总之,以生为本背景下高效物理课堂的打造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发展、综合发展,深化新课改理念,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嵩.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

[2]赵盟.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9).

[3]覃建华.浅谈让快乐进入物理课堂[A].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9.

[4]路美玲.关于物理课堂进行实验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A].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2)[C],2019.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