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通过微课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2021-06-29闫亚红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高中化学微课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作为依托,以短视频为媒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方法运用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知识理解与吸收效果。以如何通过微课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对微课应用的意义进行阐述,对如何运用微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化学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学习中掌握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借此提升自身化学学习能力。微课的运用将抽象知识简单化,提升学生理解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一、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微课是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的一种,能够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使学生在视频学习中快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技巧。化学课堂教学中,该方法运用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只能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呈现在课堂上,将课后时间留给学生消化学习 [1]。微课的运用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教师可以将涵盖化学知识的微视频通过学习平台分享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分配时间,学习微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方法学习化学知识,为学生创建了自主学习空间。(2)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能够将生涩难懂的文字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化学课程的魅力,并因此爱上这门课程的学习。该方法的运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性,改变被动学习状态,提升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1.立足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重难点知识作为微课设计的入手点,利用微课直观教学优势,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简单化,为学生高效率学习做好准备。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将课本知识点一字不漏地全部呈现出来,要求学生以机械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这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出现抵触情绪,无法实现高质量教学。微课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成其他形式,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化学知识,并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这样一来,不仅突破重难点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利用微课进行重难点教學时,教师需要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以此提升微课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

以教学“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为例,该内容中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是教学重难点。微课设计中,将乙烯与其他化学元素发生的加成反应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讲解基础知识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以直观观看反应过程,并借助视频中化学反应过程思考乙烯的化学性质,探究这一化学反应与之前学习的化学反应有何不同,将获取的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微视频的运用,学生学习过程变得直观与主动,可以快速掌握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了解加成反应的特点,提升课本知识的学习效果。

2.课前应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微课运用在课前,利用此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活动,并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以往教学中,教师会将预习重点、任务直接布置给学生,学生只能通过阅读学习的方式完成预习[3]。与微课预习效果相比,传统阅读方式无法使学生深入学习,真正了解教材描述内容。预习活动布置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教学重点,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需要了解的。然后根据学情科学设计微视频内容,并结合微视频内容设计一些文字任务,要求学生在视频与文字任务的结合下完成预习任务。通过这种预习方式,不仅提升学生预习效果,同时可以培养预习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如何利用化合价变化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体现微视频中。利用线上平台分享微视频内容时,还要提出以下问题: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有何不同,化合价变化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线上平台中互动,分享学习经验与想法,以此提升预习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课堂中,微课的运用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与预习习惯得到培养。将此运用在课堂教学与课前活动中,能优化教学效果,为学生呈现动态课堂,促使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俊生.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高中化学习题课为例[J].广东化工,2020(16):268-271.

[2]姜华.“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山东化工,2019(20):202-203.

[3]陈钰纯,潘慧.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初探:以“黑面包实验”为例[J].教育观察,2019(21):76-77.

作者简介:闫亚红(1980—),女,汉族,陕西渭南人,本科,职称:中学一级。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高中化学微课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