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2021-06-29柳郁民
柳郁民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是由于高中历史知识存在枯燥无味、难理解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精神;能力培养
一、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高中是学习各种知识、提高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本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能力达到一个高点,各类学科的知识都是系统化的。相比其他的学科,高中历史这门学科可能会存在枯燥无味、背诵知识点较多的问题,因此有些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会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但是无论学习哪门学科,最重要的就是兴趣的培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教学,不能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枯燥无味的讲解,这样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压迫感,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学的心态。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充分营造课堂氛围,多采用提问、游戏等方法授课,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知识。其次,学校也可以提供多种方法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不仅仅是以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还可以开展有关历史知识的相关比赛。
当然,学校和教师在满足学生教学条件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做到教与学的完美对接。高中历史不单单是学习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课外的历史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到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及身边的一切资源进行学习。
二、营造教学氛围,创建和谐的历史学习环境
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枯燥无味,这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很难真正学好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教学氛围的好坏也将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从死板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新课标要求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课本的内容将更具有意义和实用性,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鼓励教师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比如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历史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课外兴趣。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让学生领悟到历史的实用性价值。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具靈活性,让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更加活灵活现。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历史课本知识,了解人物事迹,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更明智、清晰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历史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而不只是将历史知识停留在课本。
三、设计历史习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知识难度增大,灵活性较强,更不便于学生理解,传统的历史习题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要设计好历史习题,遵循教学内容创新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将杂乱的知识系统化,把课本的知识框架化,理清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历史习题的难易程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过于简单的题目,学生懒于思考,题目并没有实际意义,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查不明显;太难的历史习题,学生无从下手,不明白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学生不愿意动笔回答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控制好历史习题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创新习题内容,从新颖的角度分析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确定讨论历史的角度,并且通过团队合作查阅资料,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究历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得到一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历史的探索方式,加深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国家要求的科技创新,实质上就是人才创新。要想实现更好的高中历史知识教学,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在完善课程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孙洪浩.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42):41-42.
[2]黄国精,李少梅.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9(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