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责任的《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设计

2021-06-29郭启祥李亦欣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社会责任创设情境

郭启祥 李亦欣

摘 要:通过创设新闻情境、问题探究、课堂讨论、组织辩论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情感经历冲突、共鸣、深化、升华等阶段,同时学生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也层层深入,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教材资源;创设情境;核心素养;社会责任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2017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理念,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设计宗旨和实施中的基本要求。“社会责任”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新课程中,“社会责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的手段有多种[2],但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落实[3]。本文以人教版必修3《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为例,探讨基于教材资源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的途径。

一、分析教材内容,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很好素材。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制订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能够列举并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2)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能够概述并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通过对猕猴保护措施的讨论,尝试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4)通过辩论,形成“人类对自然可以作出积极贡献”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观看视频,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情感冲突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在课堂伊始,教师先对学生进行感情铺垫,利用PPT播放“从太空看地球”以及“美丽的地球”的视频,引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美丽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但随即教师指出我们的美丽家园现在却面临着重重危机,从而引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并进一步让学生回答“你所知道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最后教师小结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以上环节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亟待解决。

三、热点新闻,角色扮演,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學生已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标准,对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进行简单的说教容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播放发生在本省资溪县的“猕猴在家园惨遭杀戮”的新闻视频,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态环境问题为情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情感冲突。接着,教师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出问题:“假如你是猕猴,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请同学们站在猕猴的角度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与猕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保护猕猴的行为。

四、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初步感受社会责任

通过上述的情感铺垫,学生认同保护猕猴的行为仅仅停留在情感水平,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水平。为了上升学生的认识高度,教师采用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问题:“有的人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弱肉强食,被人类食用就是猕猴存在的价值,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猕猴的存在有怎样的价值?”并发给学生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小组阅读资料并讨论猕猴存在的价值。最后由教师小结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价值。这一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而且发展了学生利用生物学的观念对“猕猴存在价值”这一具体问题进行判断的能力。

五、课堂讨论,解决问题,再次深化社会责任

为了再次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保护猕猴呢?”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学生讨论后,请小组成员上台发言,阐述可行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惩戒力度、加强宣传等。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保护措施,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组织辩论,回归主题,升华形成社会责任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全面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作用,教师给出辩论题:“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还是大自然的破坏者?”并组织学生展开小型辩论活动。通过围绕这一问题的辩论,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人类活动的作用,真正认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并不全都是消极的影响,还能对自然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学生内化了这种认识,才能真正地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的观念,才能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落到实处。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猕猴惨遭杀戮”的新闻事件为情境展开教学,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讨论、组织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认同,而后再上升到理性层次,并且利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这种情感循序渐进、认识层层深入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更容易接受,最终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魏志琴,刘晟,刘恩山.在生物学课堂上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J].生物学通报,2017,52(10):15-18.

[2]王景花,谢凯彬.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途径[J].生物学教学,2018,43(4):19-20.

[3]任守运.基于教材资源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J].生物学教学,2017,42(4):13-14.

作者简介:郭启祥(1988—),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

李亦欣(1990—),女,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社会责任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引教材活水,滋养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