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1-06-29徐飞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美术课堂创造性思维

徐飞

摘 要:美术是传达情感的艺术学科,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美术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学的手段之一。就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和实现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创造性思维;实现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是主体性、发展性、完整性和个性化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发展潜能,然而个性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教育者的引导和促进,这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给予人类艺术熏陶。高中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时期,合理适当的艺术熏陶有利于学生审美品质的提升。普通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以前未发觉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有机会将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其他文化素养学科上,有助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升。

二、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施途径

1.教师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转变以往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大胆创作,并且在创作后向同学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含感知、记忆、思考和联想,还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因此,综合探索性和求新性成为学生思维创造的主要特点[1]。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断地思考和交流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画一个圆在黑板上,请学生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可以联想到什么。有部分学生就只是看到了圆,有部分学生看到了新生的太阳,也可能会有学生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教师在这个过程要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造性地运用好高中美术教材

目前,高中美术教材有多种版本,每种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有自己的逻辑体系。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美术鉴赏”这一教材中,着重突出了中西方美术的对立和统一,教师在使用这本教材时,可以将中国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与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加以比较 [2],请学生总结中西方美术的相同处和差异处,进而得出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各自的特点,这样的氛围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记住中西方艺术的相似和不同,又可以调动学生欣赏美术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3.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

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创造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所谓实践出真知。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多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通过写生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锻炼细微观察的能力,用自己的想法对作品进行增加或缩减,也可以挖掘写生作品背后的东西。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挑选出几个学生的作品,请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让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发生碰撞,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对教材上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更好的想法。教师可以尝试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把学生看成自觉、主动、积极的个体,出示一个素材由学生自行绘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反复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欲 [3 ]。在画画过程中,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绘画的条条框框,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在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既要有对绘画技巧的评价,也要有对学生本身思考能力、态度、情感及个性的评价,更多地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语言要尽量含蓄委婉,减少否定评价,避免打击学生的信心,避免束缚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及价值观塑造起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仅仅让学生简单地欣赏美术作品,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枯燥无味,有的学生還会觉得浪费时间。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高中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进而树立人生目标,也能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通过教师转变课堂角色、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及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等途径,可以培养高中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但是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和正确的引导,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创造,忽略了最初的出发点。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教师要掌握节奏和范围,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汪燕.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9(3):193.

[2]陈蕾.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5):153.

[3]张念芬.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美术课堂创造性思维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