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人大数字化改革的蝶变跃升

2021-06-29孙心悦

浙江人大 2021年5期
关键词:联络站嘉兴市人大常委会

孙心悦

本届以来,嘉兴市人大从“1246”信息化建设架构出发,不断探索深化常委会和代表履职、机关工作新方式。在做优做强“1246”基础上,紧扣数字化改革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聚焦重点场景建设任务,做到一体化构建、项目化推进、品质化提升。

打造财经联网监督“三循环”体系

“监督精准。”一走进财经联网监督综合系统的控制室,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马青指着墙上的书法感慨,“我们做嘉兴财经联网监督,就是为了提高人大监督的精准性、实时性、权威性。”

如何提高?依靠每年开一次会,开会时讨论一下的工作模式,显然做不到。数字化以理念重塑履职监督、以技术破除路径依赖,撬动人大监督工作流程再造、优势倍增。

嘉兴市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综合系统启动早、起步快。2017年即与省人大财经委联合开展了政府预算联网监督试点工作;2018年正式启用;2019年开始探索系统2.0版的优化升级,至今仍在不断深化。

2.0版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夯实与同级财政“四本预算”“小循环”联网的基础上,推进与审计、发改、国资、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同级部门的“中循环”联网。

涉及部门间数据共享,就要考虑到“度”的衡量。对于同级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市人大专门召开协调会,获取各部门的表态支持。“税务等垂直管理的部门,可能有些数据较敏感。建立数据中间库,系统从中间库提取数据。”嘉兴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样既保证安全,又兼顾时效性。

目前,市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综合系统已根据核心业务,建成13个监督模块,实现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投资项目、国资监督、审计监督、民生实事“六位一体”全链条全闭环监督。

系统设计重点突出四大功能:查询、预警、分析、服务。

“每一个项目中,图表和数据能任意切换。”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边演示系统边介绍,图表直观,数据精确,两种展现形式,满足不同监督需求。

点开“监督预警”模块,对部门预算执行进度与部门大项目支出进度的预警信号红黄两色,一目了然。

基于数据模型的智能分析和自動化监督功能还在持续探索中。这体现了嘉兴市人大不断提升的“数”的能力。

嘉兴市人大曾通过财经联网监督综合系统,发现财政转移支付速度偏慢。市人大财经委发文至市财政部门提醒督促这一情况。市财政部门马上落实,提高了财政转移支付效率。

小事例折射出系统带来的大成效。以“一掌通、一键查、一网联”的技术创新助推政府及其部门的业务优化,真正实现为政施财、为民用财。

王马青介绍,接下来将沿着数字化改革的大方向,拓展数字思维,利用数字技术,实施数字场景。这是嘉兴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综合系统3.0版的努力方向:在人大横向联网的基础上,纵向全流程汇合集聚,联通县、镇和省人大,实现纵向“大循环”联网。

以打造横向联通、上下贯通的“三循环”体系为目标,新的集成监督场景正在快速生成。

提档“1+7+72”人大代表联络站网络体系

嘉兴市平湖市当湖街道的老杨“爱吹牛”。路面窨井盖损坏,公共厕所堵塞臭气熏天……不管什么民生急事要事,老杨号称都能解决。

老杨笑着说,他的秘诀就是平湖“码上提、马上办”市镇两级代表联络、选民联系系统。

扫一扫代表联络站内的二维码,立马跳出“民情直通”界面。选民或议事员登录后即可向人大代表反映民情,最迟不超过一个月收到答复。

“之前反映无名路上窨井盖损坏的问题,提交六七分钟后即接到电话询问详情,第二天就换新了。”老杨坦言,“我这个年纪,平时用APP都不大灵。但经过这次尝试,觉得蛮好用,就记住了。”

嘉兴全市有72个镇(街道)联络站,就有72辆通往民情的直通车。

“好不好,看‘疗效。”自去年开通以来,平湖市级层面收到代表建议25条,已答复24条;镇(街道)层面收到建议102条,已答复85条。

“我们反映的问题解决后,隔壁社区的议事员也来跟帖。”一位来自平湖市当湖街道松枫社区的议事员表示,通过该平台,选民与人大代表对办理结果进行跨区域留言、评价、点赞,与政府部门即时交流,推动良性互动。

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明显提高。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亚英介绍,全市出现了人大代表争上履职积分“排行榜”,争抢“点单”履职活动的“奇特”景象。

7个与平湖类似的县(市、区)代表联络分站,下通镇(街道)联络站,上达嘉兴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上下联动的“1+7+72”网络阵地,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在嘉兴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智慧人大总控室内,大屏上各分站情况、代表分布、财政预算、民生实事……各个模块一目了然。当线下的人大代表活动因为疫情受到影响时,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在代表联络总站召开视频会议,连线各县(市、区)人大代表,收集意见建议,助力复工复产。

在省人大常委会有力指导下,嘉兴市人大在全省首创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并打通形成“1+7+72”代表联络站网络体系。自总站启用以来,围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常态化”建设工作主线,实现与全市所有县镇两级人大网上联通、视频互动、活动常态、整体聚力,为人大代表反映民情、知情知政、学习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1+7+72”人大代表联络站网络体系像一根鱼骨架,提纲挈领地串联起全市人大代表和选民。

在嘉兴市人大关于数字化改革的设想中,这根鱼骨还覆盖人大核心业务的方方面面。这条南湖边的数字人大2.0之鱼,在全省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匠心独具。

从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蝶变跃升

全省数字化改革对于嘉兴来说是恰逢其时。

经过前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嘉兴市人大信息化工作也到了迭代升级的时候。

在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三个工作日,嘉兴市人大召开机关全体干部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冬生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实际导向,贯通上下、打通堵点、畅通内外,保证数字化改革成果显示度,提高嘉兴人大辨识度,做到实践第一、实用为先。

对标对表省委、省人大数字化改革要求,嘉兴人大提出重点抓好8大任務、16个应用场景的建设,其中就包括“财经联网监督综合系统”与“市县镇代表联络、选民联系系统”两个已建且比较成熟的场景。这属于嘉兴市人大着力深化提速、总结推广的一批场景。

此外,嘉兴市人大计划形成特色亮点、精心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如“人大制度数字展陈馆”依托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陈馆,云上宣传人大制度优越性。海宁人大四维展馆立足地方特色,起步较早。近期推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海宁的实践史”线上主题展,宣传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层实践。

扩面提质、集成创新一批应用场景。如优化嘉兴市“代表履职服务系统”,不仅管理人大代表基本信息,还能自动生成代表履职登记表、履职情况分析统计等内容,贯通人大立法、监督、代表联络站等平台。

16个应用场景撬动嘉兴市人大工作全方位迭代升级。

当然,迭代升级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困惑。到实际操作层面,各县(市、区)对于数据的理解或有差异。县(市、区)人大经常会问“数据有很多,想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数据?”因此,嘉兴市人大下一步也将对数据收集与分类标准进行专题调研。

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场景,意味着打破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的碎片化模式,“在广泛互联的基础上不断共享创新”;意味着从根本上推动制度重塑,构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目前,嘉兴市人大数字化推动制度重塑的效能已初步显现。如平湖市人大“民情直通”平台。在镇(街道)层面,平台将“民生小事”直通部门进行解决,有效畅通人代会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渠道,优化市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效率。但在嘉兴市域层面,如何利用好数据进行民情分析、精准推送,如何“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履职、用数据创新”,这是嘉兴市人大正在探索的。

相信通过准确把握数字化改革的本质,嘉兴市人大定能走好从技术理性走向制度理性的蝶变跃升之路。■

猜你喜欢

联络站嘉兴市人大常委会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