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文章一定要“讲道理”

2021-06-29李镇西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立论讲道理写文章

李镇西

一篇文章,特别是有点理论色彩的文章,“说服力”尤为重要。所谓“说服力”,就是让读者一边读一边情不自禁地点头:“嗯,有道理。”这种让读者心悦诚服的说服力来自何处?就来自作者的“讲道理”。也就是说,文章要让读者感到“有道理”,是因为作者“讲道理”。

语言往往一词多义,一个短语也往往含义丰富。比如,“讲道理”这短语至少有两个含义:或者是指论证一个观点,或者是指说话写文要符合常理。在本文中,我取后者之义。

生活中两人吵架,往往会互相指责:“你怎么不讲道理啊?”这里的“讲道理”,就是讲逻辑、讲常识。写给别人看的文章,当然是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某个观点。那么,把话说清楚就很重要,而“讲道理”就是把话说清楚。

有人可能会说:“我怎么能写不讲道理的文章呢?”是的,没人会故意不讲道理,但有的文章就是让我们感觉“不讲道理”。本来是作者力图让读者信服的观点,读者却大摇其头,在心里“不敢苟同”。为什么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就是行文中不会讲道理,即不讲逻辑,不讲大家约定俗成的思维规则。

比如,概念模糊。有的作者对自己所运用或所要论述的概念没有清晰的理解,而是以片面模糊的理解去大谈特谈某一个观点,这样的“论述”,往往越说离真理越远。请看这段话:“素质教育好是好,但不过是看起来很美而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脱离现实搞素质教育,会造成教育不公,因为高考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制度,是我们社会最后一道公平的防线,如果连高考都取消了,贫寒子弟将失去上升的唯一通道。”

这段话非常煽情,颇有“平民情怀”,很能触动人们渴望教育公平的神经,因而赢得很多人的喝彩。但仔细一推敲,这段话是典型的“不讲道理”。首先概念就没搞清楚。作者不由分说,就将“高考”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剔除,然后对着一个没有高考的“素质教育”大加抨击。

如果稍微讲点常识,我们就会知道:素质教育并非取消考试,更不是废除高考。素质教育的内涵,理所当然地包括了考试制度,而且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包括高考升学率),但素质教育绝不是只有考试(高考),还有考试之外学生的体质、人格、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意味着真正的教育公平,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寒门子弟考上大学。

又如,以偏概全。近年来发生的学生伤害老师的事件,这当然令人震惊和痛心,但有人因此而断定:“教师已经成为高危职业!以后我们还是穿着防护服上课吧!”固然,哪怕只有一例这样的恶性事件,法律都不能容忍。但这样的事件毕竟是极个别的,将个别事例视为普遍化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滔滔不绝地“论述”,这样的文章显然缺乏说服力。

再如,前后矛盾。前面说:“不要把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绩效的唯一标准!”后面又说:“一个教师好不好,不看教学成绩还看啥?”前面说:“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后面又说:“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前面说:“课堂上要给学生以思考的自由。”后面又说:“要对学生的认识多予以正面的导向。”……这样的论述,很难让读者明白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再如,思维单一。一听说教师是“蜡烛”“春蚕”,就只是想到这是无视教师正当的权利和合法的物质待遇,进而撰文大加“批判”,却不理解或不愿理解,这是对教师辛勤劳作、奉献精神的比喻,而比喻的特点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类似单一的思维方式,如果勉強成文,就很难有说服力。

…………

我还可以继续“再如”下去,因为类似的逻辑错误,在一些文章中实在是层出不穷。写文章要讲道理,意味着作者要尊重公共常识,遵循思维规则。不只写文章的时候要随时提醒自己“讲道理”,而且写完后,不妨自己多读读,看自己是不是会“讲道理”。

我们写文章是为了证明立论的正确性。为此,我们会写出许多道理,这就是找论据来论证。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论证“人必须吃饭”,会以“吃饭”能够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能够维持我们的健康状况,甚至延续我们的生命等论据(理由),来证明“人的确必须吃饭”。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充分的论据,似乎无懈可击。

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确实很“严密”。但写文章,不能自言自语。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多琢磨一下,别人会怎么反驳你?比如,有人会反驳:“难道只有吃饭才能保证人必需的营养吗?”你看,就这么一句话,就暴露了一个逻辑漏洞:用词不严密。吃饭,只是获取营养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除了吃饭,我们还可以吃水果、点心等来摄取养分。

但问题还没完,可能还会有人反驳:“有的人,特别是信奉某种养生方式的人,就是可以不吃东西,却照样能够维持生命。比如有人辟谷七天都没问题。”反驳者说的也许是事实,不过毕竟只是个别现象。但这至少证明我们说“人必须吃饭”这句话从逻辑上说还不够周密。

好,进行补救,方法有二:要么加个状语“通常而言”,有了这样的状语作为前提,“人必须吃饭”就站得住脚了,因为这句话指的是一般情况,并没有排除特殊现象;要么在论证“人必须吃饭”后,加几句话:“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的人可以不吃饭,也能暂时维持身体机能……”等等,然后强调:“但就一般规律而言,从总体上说,人是必须吃饭的。”这样,逻辑就更加严密了。当然,生活中不太可能有人对“人必须吃饭”这样的观点如此抬杠,我这里只是为了通俗地说明问题而设例。

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写诬告信的家长总是赢家?》。写成初稿后,我就推想:别人会怎样反驳我?我假设自己是一个“杠精”,提前设想了许多条反驳。

我想到,可能有人会质疑:“难道举报不是公民的权利吗?你批评诬告,会不会连正常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公民也否定了呢?”应该说这个反驳是站得住脚的。于是,我专门补充了几句:“必须特别声明,我这篇文章抨击的对象,不是正常行使自己权利的家长。因为举报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尤其是在倡导民主与法治的今天,每一个家长都有权利参与并监督学校和老师。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这里说的‘参与并监督应该体现于一定的制度,而不应该是家长随心所欲的‘胡来。”这样,文章立论就相对严谨了。

又如,前段时间我还写了一篇《请不要用“摸底考试”的棍子把复学的孩子们打得晕头转向》,明确反对疫情后复学之初的“摸底考试”,因为这是违反孩子学习心理的。但写的过程中,我把自己想象成质疑我的对手:“难道教学不应该摸清学生的学情吗?”

于是我又加了几句:“仅仅从教学的角度看,这样做一点错都没有。教学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通过考试而摸清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和知识储备,以便研究学情,更有针对性地教学,这不正符合‘教学规律吗?”先肯定“摸底考试”在一定意义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这基础上,我写道:“但真正的‘教学规律必须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而‘学习规律又必须吻合孩子的心理特征。”这样,我的立论基石就更加坚实了。

要知道,批判总是比建设更畅快,反驳总是比立论更容易。可以说,无论立论者写作时如何思考周密,文章出来后都很容易被人驳得“千疮百孔”。尽管我们并不能穷尽所有可能的反驳,但尽可能地堵住漏洞,十分必要。所以,写文章的时候,应尽量把篱笆扎牢,尽量防逻辑疏漏于未然。而扎牢篱笆的主要方法,就是多想想,别人会怎么反驳你。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立论讲道理写文章
鲁迅《立论》于中学作文课之启发
写文章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我写我的
讲理的八大戒律
离题万里
讲道理等
学会讲道理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