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与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1-06-29吴铖铖项桂娥王俊华
吴铖铖,项桂娥,王俊华,谭 庆,王 丹
(1.池州学院 商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2.池州学院 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池州作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和空间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对推动池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贵池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未来发展以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为主攻方向,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领域与沪苏浙广泛开展共建园中园、发展飞地经济等多种合作模式,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新兴产业的承接和发展对技术、资本和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应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促进人才流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智力优势,构建城市合作网络,推动城市创新进程与新知识的产生,[1]实现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区域合作创新驱动发展。
本文围绕池州市“三区”发展现状与未来建设规划,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的产业提升优势,统筹利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避免科技创新资源的无效使用和错配,探索池州市“三区”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并提出基本思路和应用路径,旨在引导池州市“三区”联合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园区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和持续促进产业提升,实现池州市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研究基础
创新活动具有集聚的倾向,合作网络是城市创新和新知识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合作创新网络是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或者企业相互之间科技创新合作的核心架构,也是不同空间尺度下创新主体跨区域的交互作用。[2]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强调以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基础,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导地位,高校、科研院所的核心地位,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精准合作的创新网络,推动区域内及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主体合作,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区域创新合作网络视角优化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实现池州市“三区”创新协同一体化发展。
李琳[3]提出创新比较优势、创新网络形成及创新要素流动是驱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构建区域创新合作网络推动各区域发挥自身创新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在区域内或者区域间不同创新主体中的流动、重组与整合。胡国建等[4]人提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最基本要素是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同时,需要结合合适的创新生态体系、创新系统内部组织、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发展周期。毛金祥[5]认为:知识、人力资本等科技创新要素是推动区域创新合作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促成区域经济的跨时间、跨空间发展。郭洪[6]认为:区域创新合作效果取决于科技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转与溢出,同时,毗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区域创新合作的质量。宋之杰[7]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及创新基础三个角度提出人才、资本和技术是区域创新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基本要素,资本是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发展的保障,人才和技术是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发展的核心,三者共同推动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陶爱萍[8]认为:跨区域创新合作对传统产业影响较小,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区域间创新合作依赖性较强。池州市“三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其增量发展对知识、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资源提出更高要求,引导池州市“三区”创新协同发展,将有限的知识、资金和技术等科技创新资源效用最大化,促进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资源在内部消化的同时实现空间外溢,以更好地发挥“3 + 1>4”的作用。其次,区域间创新协同发展需要联结企业、政府及社会组织的现实需求,企业有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意愿和动力,政府有提高区域经济水平和经济质量的义务,社会组织有提升区域内创新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需要。[9]
综上所述,创新主体(人才)、创新环境(资本)与创新手段(技术)是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要素,是推动区域间创新协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以,本文从人才、资本和技术等方面探索池州市“三区”人才要素流动路径、资金要素流动路径和科技成果流动路径。
二、池州市“三区”发展定位比较分析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贵池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在成为池州市科技创新的聚集地、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示范区”,发挥池州市“三区”的科技创新“领头羊”作用,是池州市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池州市“三区”作为池州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从根本上推动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虽然各规划区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不尽相同,但彼此之间仍存在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一体化发展。
(一)池州市“三区”发展定位比较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发展定位为“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皖江城市带协同发展支撑极、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新城区”,其聚焦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坚持绿色承接、高端承接、精准承接,初步形成“2+3+N”的产业布局。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服务业“两高一首”产业。贵池高新技术开发区聚焦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主导产业,精准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产业转移,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尽管池州市“三区”建设全面发力,创新要素互联互通,协同发展进程逐渐加快,但池州市“三区”发展定位仍有所区别,在建设过程中主导产业、发展格局略有不同但各有特色(见表1)。
表1 池州市“三区”发展定位比较
池州市“三区”虽然已落实协同发展政策,但在协同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池州市“三区”创新人才数量不足,在已有创新人才要素的基础上未实现自由、顺畅流动,且池州市“三区”未在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很多研发成果仅在企业内部流动,未实现共用、共享、共惠,“三区”对接产业合作与研发成果转化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另外,池州市“三区”在细化落实《东部三区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过程中组织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三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要素资源配置、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及项目布局等方面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存在重复配置、同质发展、相互竞争现象,尤其在人才引进、资源配置与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竞争关系。
(二)池州市“三区”发展现状比较
由池州市统计年鉴及相关市局提供数据(贵池高新技术开发区未单独统计,故无法单独比较)可知,2018—2020年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逐年递增,且均高于同年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来看,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增速均高于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且高于同年池州市整体增速,表明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池州市创新发展的主阵地(见表2),但同时应促进“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与一体化协同发展。
表2 池州市“三区”发展现状比较
三、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创新主体(人才)、创新环境(资本)与创新手段(技术)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要素,是推动区域间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一)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路径
1.人才要素流动
池州市“三区”应互商互议,加快建立创新人才聘用制度,提高优质人才待遇水平,缩小人才待遇差距,并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共用体系,加强人才要素市场建设,定期共同发布“三区”发展紧缺人才需求等信息,促进人才跨区域、跨单位流动。另外,池州市“三区”应加快园区内交通互通互联,尽快引入园区内公交专线,合理配置互联互通的线路和班次,实现园区内人才流动的快速性、便捷性,从根本上改善园区工作环境。
2.资金要素流动
首先,池州市“三区”可以共同引入各级各类扶持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资金供给体系,设立池州市“三区”一体化创新发展专项基金,并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确保池州市“三区”一体化创新发展专项基金使用公平、公正、公开,从根本上解决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问题。其次,池州市“三区”可以共商共建产业投资平台,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模式运作,平台收益在满足“三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资金需求外,按照“三区”在产业投资平台成立时的投资资本份额分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池州市“三区”资金要素流动与资金共创共享。
3.科技成果要素流动
首先,池州市“三区”应共建融合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一体化发展创新要素流动平台,构建“科技资源+创新成果+数字地图+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的平台运行模式,为“三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智力支持与信息咨询服务。其次,池州市“三区”还应共建共享技术交易公开市场,通过制定统一、规范、平等的技术市场交易公开制度,引导“三区”科技创新技术、科技创新成果顺畅流动,实现技术需求、技术成果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对接与精准匹配,推动池州市“三区”成果要素流动、共享。
(二)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区域间创新一体化发展需要联结各参与主体的意愿和动力,政府应有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企业应有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社会组织应有提升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内在需求及战略选择是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来源。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个层次研究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1.政府部门推动“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需要池州市科技管理部门、贵池区区委区政府的协同推进。首先,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中技术成果要素的归属部门,可以通过设立联合攻关科技项目,集聚“三区”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促进“三区”企业共同进步、共赢发展。其次,科技管理部门还可以鼓励“三区”立足发展格局、围绕主导产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实现企业自身的跨区域合作,引导企业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并予以合理运用。再次,科技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共创共享的创新政策,促进“三区”创新主体多层次、多方位发展,营造优质、活跃、公平的创新环境,确保创新主体在不同区域可以享受基本相当的创新扶持政策。
贵池区区委区政府在推动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保证“三区”一体化发展稳定、有序进行。政府部门可以立足于池州市整理发展规划与“三区”发展子规划,协调“三区”发展定位与主导产业格局,避免定位重复化、优势发挥无效化。同时,政府部门还应督促交通部门加快规划研究、建立池州市“三区”互通直达的快速公交网络,真正实现池州市“三区”在交通上的直连直通与无缝连接。另外,贵池区区委区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联合园区内企业共建、共投、共享、共商,将“三区”内企业打造成一个共赢体,提高利益分享的公平性与成本分摊的合规性,以从政府部门层面推动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见图1)。
图1 政府部门推动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2.企业推动“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一体化发展的载体和核心。园区内企业应立足于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链与创新链,从总体上把握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的要素配置,避免资源的无效配置,通过各环节相互配合推动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有序流动(见图2)。另外,园区内企业应积极加入产业投资平台并成立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扶持科技成果研发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收益在满足“三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资金需求外,按照平台成立时各企业的投资资本份额分成。
图2 企业推动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3.社会组织推动“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社会组织对于推动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其是园区内各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间沟通的桥梁,充当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润滑剂”,以促进创新主体实现跨区合作。池州市“三区”可以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三区”内企业共投共享,实现创新成果共同研发、共同使用。新型研发机构还可以与高校间开展产学研创新合作,将高校人才优势、技术研发成果引入企业,有效整合“三区”内资金存量、人才资源、技术成果等资源并予以合理共享应用。同时,“三区”内企业可以组织成立行业协会、行业联盟,推动同行业跨区域产业合作、成果流动,实现“三区”产业良性互动发展。行业协会、行业联盟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为“三区”内企业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并组织园区内企业跨区域、跨产业一体化发展,有效推动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实现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见图3)。
图3 社会组织推动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
四、总结
池州市“三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一体化发展路径设计应更多体现在增量上一体化发展。创新主体(人才)、创新环境(资本)与创新手段(技术成果)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要素,是推动区域间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人才方面应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共用体系,加强人才要素市场建设,资金方面应引入各级各类扶持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资金供给体系,设立池州市“三区”一体化创新发展专项基金,技术成果方面应共建融合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一体化发展创新要素流动平台,构建“科技资源+创新成果+数字地图+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的平台运行模式。区域间创新一体化发展需要联结各参与主体的意愿和动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内在需求及战略选择是池州市“三区”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来源。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联合攻关科技项目,协调“三区”发展定位与主导产业格局,建立池州市“三区”互通直达的快速公交网络,并引导企业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企业应合理布局产业链与创新链,积极加入产业投资平台并成立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池州市“三区”可以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成立行业协会或者行业联盟等社会组织,促进“三区”内企业共投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