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及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1-06-29张超峰赵丽琼冯砚国
张超峰,赵丽琼,冯砚国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workplace violence,WPV)是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到威胁、辱骂、攻击,对其幸福、安全、健康有明确或含蓄的损害行为,其中护士受伤害的概率最高[1-2]。由于精神科护士工作环境、护理对象等特殊性,遭受WPV的风险和频率更高,这对护士的心理健康不利,并可能影响护理质量、工作效率等的提升,造成人员的流失等,已成为危害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了解WPV现状,掌握WPV影响因素,对指导临床干预、防止WPV及其带来的伤害意义重大[3]。以往关于精神科护士遭受WPV现状的报道较多,但对其干预方案的研究较少,不利于临床参考。根本原因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是一种追踪方法学,通过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从而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4]。团体心理干预是在团体形式下实施心理干预的一种模式,在大学生考试焦虑、老年住院病人焦虑抑郁防治中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但在精神科护士领域的报道鲜见,且在PCA指导下实施是否能提高效果尚不清晰[5-6]。鉴于此本研究选取98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遭受WPV情况及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98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精神科在职护士;直接接触精神病人,且自愿参与本研究;临床工作时间>1年;调查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实习护士;调查、干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不在岗超过1个月者;外出进修人员。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入组者均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入组护士性别、年龄、职称、参加暴力技能培训、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编制、工作时间、所在病房资料。
1.2.2 研究工具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Workplace Violence Frequency Measurement Scale,WVS)[7]对精神科护士过去1年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查,包括躯体性骚扰、言语性威胁、情感虐待、躯体攻击、威胁恐吓5个条目,各条目均分为4级,采用0~3分评分法,0分为未遭受过暴力,1分为遭受1次,2分为遭受2或3次,3分为遭受≥4次,各条目分数之和为量表总分,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55。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8]评估情绪智力,包括情绪利用、自我情绪管理、情绪知觉、他人情绪管理4个维度,共33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信度指标系数α=0.865。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74)[9]评估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分值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
1.2.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者进行培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实施调查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采用现场调查法,问卷当场收回,并核对是否有缺失项,存在缺失项的请护士进行补充完善。
1.2.4 分组与干预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5月—2018年6月49例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7月—2019年10月49例纳入研究组。
1.2.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干预。告知护士做好自我防护、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调节。
1.2.4.2 研究组 给予常规干预+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干预方案的线索:首先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寻找WPV发生的近端原因;再进行讨论、总结,确认WPV发生的根本原因,最后一步是根据原因进行干预(见图1)。首先,寻求近端原因:询问护士遭受WPV的大概时间,通过查阅录像、访问当事人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记录暴力事件发生的地点、人员、病人当时病情、事件经过等,分析导致事件的可能原因。其次,确认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出近端原因后,在心理治疗师引导下精神科护士进行总结、讨论,剖析梳理出精神科护士遭受WPV的根本原因。干预措施:召集精神科护士进行头脑风暴,针对WPV原因拟定对策,形成演示文稿(PPT)、书面文字等,通过团体座谈会、讲座的形式实施。①“不做愤怒的小火山”:告知护士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想发脾气时,通过自我暗示法,告诉自身这样做是不对的,深呼吸,放松,平静,并告知自己如果这样做可能会引起WPV,甚至更多麻烦,尝试换位思考,理解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同时在工作中多向同事学习如何处理相似问题,让自己主宰情绪,而不是情绪控制自己。②降低期望:宣传精神病护理的相关知识,告知病人或家属护士的工作职责,并向病人、家属讲解精神病病人护理工作的繁重性,可能会由于未考虑到或客观情况限制,无法全面兼顾、完全迎合病人内心的期望,让病人或家属做好心理铺垫。③加强职业荣誉感培训:引导护士树立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告知护士精神病病人需要他们以及护士的付出,给病人生活甚至生命带来的积极变化,借助媒体、宣传栏等多途径,号召院内同事、社会人群等对精神科护士的尊重,建立家庭关怀制度,定期与护士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赞扬护士的付出,同时建立回访制度,定期开展精神病病人家属座谈会,引导病人家属进行换位思考,多给予护士信任和理解。④加强对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管理:精神病发作时病人常不能控制自身行为,从而导致WPV发生率较高,因此通过温馨提示语、面对面监督等形式,督促病人用药,减少疾病发作,有助于降低WPV。⑤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定期对精神科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讲解日常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处理技巧等,提高护理技能,保证护理质量。⑥EIS培训:要求业内专家来院授课,教会护士感知和缓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引导护士不断培养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并以包容的心面对精神病病人同时讲解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对护理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有预见性,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刻规范自己,保障病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⑦加强病人素质培养:搜集精神科护士与病人相处的感人事迹,形成视频、音频文件,在放映设备上放映,并展示护士工作时的用心付出感人事迹,促使病人、家属意识到护士的诚挚关心、认真付出,再提出“希望”,恳请病人给予护士对等的尊重、关心。⑧合理安排工作:根据病房病人数量、病情,灵活排班,建立轮岗制度。⑨领导关怀:上级领导多给予护士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协助护士解决难题,出现问题时,先了解事件的缘由,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护士以良好心态面对工作。两组均干预3个月。
图1 精神科护士遭受MPV的根本原因及干预措施
1.2.5 观察指标 ①统计入组精神科护士WVS量表各条目评分及总分。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参加暴力技能培训、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编制、工作时间、所在病房精神科护士WVS量表总分。③分析精神科护士遭受WPV的影响因素。④两组干预前后WVS量表情感虐待、躯体攻击、威胁恐吓条目评分。⑤比较干预前后EIS、GQLI-74评分。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遭受WPV现状 98名精神科护士遭受WPV以威胁恐吓及情感虐待居多,WVS量表各项目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WVS评分 单位:分
2.2 精神科护士遭受WPV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所在病房、是否参与暴力技能培训、工作时间、EIS得分、职称的精神科护士WV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精神科护士遭受WPV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3 精神科护士遭受WPV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所在病房、EIS得分是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精神科护士遭受WPV多因素分析
2.4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WV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士WV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护士情感虐待、躯体攻击、威胁恐吓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WV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5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EIS、GQLI-74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士EIS、GQ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护士EIS、GQ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EIS、GQLI-74评分 单位:分
3 讨论
与一般人群比较,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约高10倍左右,他们受病情的影响,易激惹,情绪不稳定,所以与其直接接触的精神科护士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10]。本研究显示,精神科护士遭受WPV以威胁恐吓及情感虐待居多。与Dehghan-Chaloshtari等[11]报道相符。提示精神科护士承受着较大心理和躯体伤害,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所在病房、EIS得分是精神科护士遭受WPV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①性别:与女性护士相比,男性护士不易注意细节护理,可能引起病人不满,且男性易情绪化,同时男护士常担任精神病人保护约束、外出检查、巡视等高风险工作,导致WPV发生率高。②所在病房:与封闭病房相比,开放病房护士服务病人数量较多,素质、病情参差不齐,增加了WPV发生概率,加之对病人响应速度减慢、护理干预全面性不足等,可造成WPV。③EIS得分:情绪智力较低的护士,对自身情绪管理能力较差,与病人相处状态不佳,遇到问题时无法很好处理,易导致WPV。因此建议应加强对男性、开放病房、EIS得分较低的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防护。
如何减少精神科护士遭受WPV一直以来是精神科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由于精神科护士工作环境相似,面对病人相似,因此是具有相似问题的成员团体。若采用传统一对一的心理干预,需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和时间,应用弊端明显。团体心理干预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的模式,耗时短,效率高,适用于有相似问题的成员团体或小组[12-13]。P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能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14-15]。宋亚兰等[16]报道显示,PCA能降低肿瘤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翁亚娟等[17]研究发现,PCA可降低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显示,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情感虐待、躯体攻击、威胁恐吓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减少WPV。在团体干预过程中,成员能找到归属感,在相互交流中释放了内心压力,并获得共情,且能从彼此身上折射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改进的意识,同时通过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深入剖析出WPV发生的根本原因,透过表象看本质,根据原因实施干预,具有针对性,干预过程中,护士对自身有更深的了解,学习到什么是恰当行为,什么是不恰当行为,能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能减少WPV的发生。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控制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并据此指导自身与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认知和处理与他人之间情感的能力,理解、感受、运用、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18-19]。高情绪智力不仅能提高护士决策和沟通能力,还能及时巧妙地解决各种突发事件,避免激化护患纠纷,引发冲突[20-22],因此提高情绪智力至关重要。本研究显示,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EI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同时本研究还发现,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提高精神科护士的GQLI-74评分,改善其生活质量。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教育功能。护士能在团体干预过程中获得WPV的定义、产生、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形成等,是一个隐形学习的过程,即使在干预结束后,获得的知识亦会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促使护士养成良好沟通习惯,有利于提高情绪智力。②团体心理干预过程中护士能协助其他成员发现WPV发生原因,并帮助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获得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助于提高情绪智力,改善心境,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有待后续增加研究对象数量进行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遭受WPV以威胁恐吓及情感虐待居多,性别、所在病房、EIS得分是WPV的影响因素,PCA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能减少WPV,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