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研究
——以云水谣古镇为例

2021-06-29郭佳媛朱雅云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云水土楼古镇

郭佳媛,朱雅云

(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龙岩 364000)

1 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我国古镇旅游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周庄打响了古镇旅游的第一炮[1]。主要分布区域为长江流域和沿海流域,东南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集中于浙江、江苏、四川、云南、福建等省。古镇旅游开发以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提高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注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古镇被过度改造,环境遭到破坏等等,进而制约了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2 云水谣古镇旅游发展的现状

2.1 云水谣古镇的基本状况

云水谣古镇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位于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境内。2005年,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而得名,属于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云水谣古镇包含璞山村、官洋村和坎下村三个村庄,分别沿着长教溪两岸呈组团状分布,村落面积约12.2 km2,自然生态环境独特优美,周边的丘陵河谷,流经村落的河溪,还有溪畔的古榕,农田和特色的土楼群,都彰显着浓郁的闽南文化。古镇共有43个土楼,包括圆形土楼12个、半圆形土楼1个、方形土楼30个,其中两座世遗土楼,一个是内通廊式方楼型的和贵楼,另一个是内通廊式圆楼型的怀远楼,均被改造成客栈,供游客参观和居住。在电影《云水谣》拍摄取景、“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后,云水谣古镇由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人尽皆知的旅游地并且走上了旅游发展的道路。目前云水谣古镇由政府主导,通过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村民共同参与的形式来经营发展[3]。古镇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除了两座世遗土楼和《云水谣》拍摄地外,还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以及旅游商品六大类旅游资源[4]。

2.2 云水谣古镇的游客数据

从2008年景区对外开放以来,游客量平缓上升,且年增长率高,据漳州市旅游统计局统计,年游客量已从2011年的18.05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60.78万人次,游客量增长约逾8倍,如图 1所示[4]。

2.3 云水谣古镇村民就业状况

随着古镇旅游的发展,南靖部分村民从水稻种植和茶叶、烟叶种植加工等逐步转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目前村民主要销售当地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开设家庭旅馆、进行旅游运输、出租古民居等方式获得经济收入。据漳州市旅游局统计,古镇景区2011-2019年平均每年带动就业近5 800人,其中促进当地农民就业近3 500人,占全镇职工总数约70%。古镇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和机会,即2018年新增岗位约有23个,2019年新增岗位约有18个,吸引了大批乡贤、大学生回镇发展。

3 云水谣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旅游开发,古镇内酒店餐馆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不断剧增且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建筑废料直接被堆放在长教溪边或者丢到溪中,无人处理;游客的对环保规则无视,把垃圾丢入溪中也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5]。

3.2 文化价值渲染不够

文化价值的流失是古镇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大障碍。首先,维修材料使用不妥,导致原本文化符号丢失,如在官洋桥整修时,用不协调的木质护栏替代原有石桥的石柱护栏;其次,维修方法不当,导致刚施工的桥面水泥地出现起沙的现象;再次,本地村民对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对本土文化符号保护不够,经常出现传统建筑上自行搭建突兀不合理的配搭,如随意安装空调机、使用色彩鲜艳的涂料修补墙面、胡乱增添一些瓷砖、铝合金门窗等现代建筑材料。而且,两大著名世遗土楼——怀远楼和贵楼也存在管理不当、不合理改造等问题。缺乏合理设计和规划,昔日村民们交流闲聊谈心的场所被用作商铺,土楼小院的传统文化氛围消失,弱化了古镇文化的价值和地位。

3.3 旅游开发深度不够

3.3.1 旅游产品单一,品牌打造不足 首先,云水谣古镇旅游项目单一,以观光为主,体验互动项目少,不能满足“80后”“90后”和“00后”消费群体追求有创意、个性化以及文化特色突出的旅游休闲活动。其次,古镇内吃、住、购物、娱乐资源缺乏整合。民宿行业发展滞后,大多游客观光结束后即离去,古镇内提供的二次消费机会不足,不足以吸引游客。再次,云水谣古镇特色旅游商品缺乏。土特产、手工艺品、伴手礼缺乏美感创意,多以批量进货的地摊摆货为主,经济附加值低,缺乏具有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古镇品牌打造能力有限。

3.3.2 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 古镇旅游服务的经营者和从业者,如景区的讲解员、保安人员、旅馆餐馆服务人员等,大多为当地的乡镇居民,缺乏专业和系统的培训,旅馆、餐馆接待能力差、质量低,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水平欠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进而影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3 古镇运营管理不到位 维护资金不足且投放不合理、运营管理欠佳和社会监督缺乏是影响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本不充裕的维修资金很多被投入到不必要的“门面工程”当中,规范度欠佳,效果打折。

3.3.4 村民利益纠纷 云水谣古镇中村民的矛盾与冲突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频繁发生。由于不同楼层的价值收入和补贴存在差异,导致家族之间对楼层的继承问题存在矛盾;各个村落之间由于旅游资源的归属也经常发生一些利益纠纷,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3.3.5 旅游信息化程度低 云水谣古镇仍以传统的旅游方式为主,网络宣传工作欠缺,互联网思维缺乏,“互联网+旅游”数字化旅游基础信息设施阻力大,未跟上智慧旅游的步伐。同时,古镇的地理空间较为复杂,缺乏信息化程序的自助游易迷失方向,旅客体验度不高。

4 云水谣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一,整合旅馆餐馆,规范垃圾处理。应对古镇内旅馆、餐馆进行整合划分和统一规范管理,提升古镇内旅馆、餐馆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制定垃圾投放的规范标准并定期进行系统化培训。政府或管理部门应统一在旅馆、餐馆等区域设置符合古镇风格的垃圾箱,垃圾分类并及时处理垃圾(着重处理厨余垃圾)。对垃圾收集不当、未分类、废水排放不当等可进行高额罚款处理,以督促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6]。

第二,及时治理污染,提高村民游客环保意识。长教溪作为古镇的重要水源,它的污染将严重影响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长教溪的预防保护工作,是云水谣古镇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地方政府应定期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培训,设立长教溪主题活动,在本地幼儿园、中小学举办相应溪水保护活动,宣传溪水保护的重要性,也可在景区内进行打卡闯关礼品兑换活动,使游客也参与长教溪水源保护。

4.2 打造闽南和客家文化体验的特色旅游

第一,政府应积极投资古镇文化旅游。古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和政策的扶持。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打造古镇特色文化,投资云水谣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文化创客平台,吸引更多创业者,创新古镇文化。设立专项修补资金,召集古镇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修补和改造古镇的陈旧破损古物保证古镇旅游的原生态元素[7]。

第二,创新特色文化符号,增强文旅融合。只有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文旅融合,云水谣古镇才能以文化的意义留存和发展。古镇土楼内的空地是宗祠用来举办祭祀、猜灯谜、舞龙、木偶剧等传统文化活动的,这既是当地文化的象征,也是村民家族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地方政府应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宣传。同时,积极争取承办国际级、国家级行业大会,提升古镇的知名度。此外,开设文化主题式餐厅、客栈,设计特色文创产品,让游客在吃、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感受到古镇的文化魅力。

4.3 促进古镇旅游的合理开发

第一,丰富旅游项目与产品内容。充分利用古镇土地现状,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提供在古镇内体验采摘茶叶、水果蔬菜、垂钓等丰富的乡村生态体验活动;组织举办关于祭祀、猜灯谜,舞龙舞狮等主题文化节,使游客深层次地感受古镇的文化魅力;鼓励村民开设特产或有古镇特色文化的手工艺品等店铺,提升古镇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网红民宿,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资源[8]。

第二,提升服务专业化程度。定期对古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和系统的服务和礼仪培训,提高景区内每个岗位的服务,进而提升游客的体验度。

第三,创新古镇管理方式。构建政府部门、企业、村民多元主体协同的管理模式,提升各方的参与度,激发小镇建设动力。制定古镇基金管理制度,改善基金使用的合理性,通过研讨、投票等方式最终决定资金的利用;通过差异化经营调动村民建设小镇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农旅产业融合。根据古镇土地利用现状,可以因地制宜引入福建本土茶文化,在文旅融合的基础上,探索农旅融合方式,打造云水谣古镇茶文化特色产业,提供采茶、炒茶、制茶、茶染、茶席、茶庄云端住宿等多位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园区;也可以把香蕉产业引入古镇,打造香蕉采摘园、香蕉种植体验托管园和香蕉副产品简易加工体验园。农旅产业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本土农业特色的发展,增加古镇旅游产品附加值,促进古镇经济的发展[9]。

4.4 拓展“互联网+旅游”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平台的逐步完善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古镇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当地旅游的信息化程度。融合“互联网+旅游”项目,建设乡村旅游APP平台,连接游客与古镇资源,打造完善的游客订票系统及行程安排制定,提供农产品、传统工艺品、传统文化节的旅游项目咨询和预定,提供私人订制的特色服务等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此外,发挥互联网优势,启动直播推广项目,邀请网红和游客通过直播的形式介绍云水谣古镇的特色美食、网红民宿、文化美物、传统故事和文化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古镇,提升古镇的知名度。

总之,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借助全域旅游、“互联网+信息化”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云水谣古镇的农业、文化、旅游三产业融合,提升古镇文化自信,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云水土楼古镇
宽骚云水恋歌
“美味”的土楼
云水禅心、玉振金声
逛土楼
“红美人”的故事
永定客家土楼
同里古镇
温暖的手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