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无症状与有症状胃癌的胃镜及临床分析

2021-06-29黄晓珍曾碧佳彭雪梅

智慧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胃镜生存率胃癌

黄晓珍,曾碧佳,彭雪梅

(和平县人民医院,广东 河源 517200)

0 引言

临床中胃癌属于一种常见病,此疾病具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现阶段在我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恶性肿瘤疾病。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胃癌也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癌症。针对胃癌的癌变进行分析,此疾病的起始位置一般都在黏膜上皮,患病因素主要为生活环境、饮食、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功能以及HPY 等。现阶段针对此疾病进行治疗时,对处于中期或晚期的患者并无特效的治疗措施,此时期患者的生存率不超过20%。但是针对早期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对其实施手术治疗,那么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5%左右,而且预后效果一般较好,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痊愈的情况,但是在早期患者的疾病发现率仅有10%左右。很多患者在患病的早期都无症状,或有症状但不明显,所以疾病很容易被忽视,进行检查诊断时也容易和其他症状相似的疾病混淆,导致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为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后续的治疗效果,此类患者的检查诊断工作十分重要,对无症状和有症状患者采用胃镜检查对患者具有重要价值,让疾病可以得到更好地治疗[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目标全部为胃癌患者,这些患者全部在和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选择其中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经过病理证实。选择其中的50例无症状患者将其作为无症状组进行研究,并选择50例有症状患者将其作为有症状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中,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23~81岁,平均(50.5±11.1)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0.54±0.14)年。患者在入院后都具有上腹部不适、上腹部胀气、上腹部疼痛和纳差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少部分患者为黑便。参与研究的患者全部应用胃镜进行检查,同时已经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2]。研究需将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同时具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不能参与研究。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应用胃镜进行检查,展开检查前需叮嘱患者在前一天晚上禁食,晚餐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在检查的当天禁水禁食,直到检查结束。指导患者练习吞咽的动作,以此保证检查可以顺利进行。检查时选择左侧卧位,胃内泡沫通过口服去泡沫剂的方式去除,以此将检查准确率提高。对患者展开局部的喷雾麻醉,当患者的喉部出现麻木感觉时,此时对其展开胃镜手术。使用胃镜检查时需按照常规的步骤选材,如果患者胃中具有很多滞留液体,可以使用吸引器将其吸出。检查时如果病灶质地偏硬和火山口状,可以对其展开活体取样检查。如果病灶>1.0cm,此时可以选择典型部位展开取样。如果病灶的直径≤1.0cm,此时可以对其全部取样。病灶如果具有比较特殊的形态,比如出血和变色以及糜烂,可以多块取样,同时还需尽可能避免已经坏死的组织,完成取材后进行病原学检验。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相关数据使用SPSS 21.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标准差和% 进行表示,组间数据使用t和χ2进行对比检验,P <0.05说明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胃癌好发部位情况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组织类型分布情况

3 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进行分析,一般无症状的患者都为早期患者,很多患者具有一定症状,但并不明显,所以经常被轻视。很多患者在早期并未引起重视,所以不会选择去医院就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疾病的发展,最终会从早期逐渐演变成中期或晚期,当出现了全身症状后才发现,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的病死率显著提高[3-4]。胃癌一般较多出现了年龄>40岁的男性身上,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患病,比如食物重金属、作息和饮食不规律、环境因素和食物变质以及心情因素等,同时也可能因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患病。患者在疾病早期时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5% 左右,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实现痊愈。中期或晚期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仅有20% 左右,此时患者无论应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其效果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并无症状,通常会被误认为是胃炎和胃痉挛以及消化性胃溃疡等疾病。同时少部分患者也会表现出阵发性胃痛或胃部不适等情况,因为没有得到重视而且没有去医院就诊,所以导致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5]。所以,此类患者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并使其生存时间得以延长。对于胃镜来说,是诊断胃癌的常用措施,其具有很高的符合率,患者的后续治疗可以通过胃镜检查确定下来。针对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在早期一般会出现呕吐、上腹部疼痛和消瘦等情况,这些症状和胃溃疡等十分相似,所以导致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率增加。通过胃镜辅助,可以对胃癌展开有效诊断,以此实现疾病筛查目的,通过临床表现可以确认病变位置和疾病分型,并针对病理样本进行采集,让病理的分析得以实现,使诊断率得以提高,促进患者的后续治疗[6]。另外胃镜诊断,具有确诊率高,伤害性小,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癌组织一般比较小,而且其分化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患者的治疗机会更多。对患者展开手术时,切除的范围比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所以,针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检查时,对其加强胃镜检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胃癌一般较多出现的男性人群中,此情况可能因为男性检查人数比女性多等有关,同时也可能和男性和女性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环境有关。加强早期胃癌的认识,胃镜检查操作者正确认识内镜下的不同表现,并应用多点活检法更好地得到组织学诊断。重视病变和相关因素,如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和胃溃疡等是目前公认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和胃癌之间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需在定期复查,同时还需在前次活检的部位周围进行多点活检。

总而言之,针对患者使用胃镜进行早期检查,可以更好地发现胃癌,以此将患者的病死率降低,另外此基础上还需对年龄>40岁的无症状人群展开胃镜检查,让疾病尽早发现。但是展开普查工作时,比较难以进行,所以此时需提高普通人尤其年龄>40岁人群的健康意识,对其定期展开胃镜检查,以此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另外在此基础上还需和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相互结合,并展开全面评估,为患者全面和多方位的取材,为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胃镜生存率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