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0例丙肝阳性患者血清检出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情况分析研究

2021-06-29欧阳红敏

智慧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丙肝乙组乙肝病毒

欧阳红敏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广东 肇庆 526040)

0 引言

国内外对于丙肝、乙肝的重叠感染后果有两种观点,一是病毒互相抑制干扰;二是病毒互不干扰[1]。有研究发现:在人群中,丙肝、乙肝的重叠感染分布较广,病情严重程度同地域存在一定关系。人们既往感染乙肝后,不仅不存在交叉免疫力,甚至是重叠感染丙肝的风险增加,明显提高肝硬化、肝癌等风险[2]。临床目前对丙肝、乙肝的重叠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要尽早诊断出重叠感染,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治疗[3]。本课题为了解丙肝患者发生乙肝的情况,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的160例丙肝阳性患者做研究,设为甲组,并选同期做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照研究,设为乙组。乙组中女38例,男42例,年龄21~72岁,平均(50.42±3.48)岁。甲组中女74例,男86例,年龄20~73岁,平均(49.52±3.52)岁。两组一般资料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丙肝阳性患者,自愿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病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

1.2 方法

清晨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ELISA 法检测HBsAg、HBeAg。抗HCV、抗HBs、抗HBc、抗HBe,板式酶标仪,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上要求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SPSS 22.0软件,(%)体现计数资料,χ2检验,体现计量资料,t检验,P <0.05体现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检测结果的比较:甲组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高于乙组(χ2=11.6836,P=0.0006),见表1。

3 讨论

丙肝呈全球流行,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中均易感丙肝,所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比较常见。丙肝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是输血、吸毒、针刺等,丙肝可导致机体肝脏出现慢性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一些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细胞癌等[4]。目前,同丙肝感染相关死亡率在持续增加,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以及生命,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我国属于乙肝流行大国,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传染源主要是乙型肝炎患者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破损皮肤黏膜、性接触、血和血液制品等。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在病毒、宿主、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患者会出现不同结局以及临床类型[5]。

在本课题的160例丙肝阳性患者血清中,共检出70例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其概率是43.75%,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2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在丙肝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到过乙肝感染。还可以从表1中看出:甲组的HBeAg(+)HBsAg(+)率、HBsAg(+)率同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丙肝阳性者的HBeAg 携带率、HBsAg 携带率同健康人群比较相似。丙肝阳性者中,抗HBs 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抗HBs。通常情况下,认为乙肝病毒抗体产生,特别是抗HBe、抗HBs 转换常预示乙肝病毒复制结束,但有学者经研究发现:一些抗HBe、抗HBs转换患者的乙肝病毒会长期在肝细胞中隐匿,而呈低水平复制,表明丙肝病毒会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不能说产生抗HBS 乙肝就完全痊愈[6]。丙肝阳性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不是说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存在交叉反应,只是两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致而导致的。

表1 检测结果的比较[n(%)]

丙肝、乙肝是诱发肝硬化、肝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当丙肝和乙肝重叠感染时,所以要尽早明确患者是否是丙肝乙肝重叠感染。因为丙肝病毒、乙肝病毒都会经输血制品、不洁注射、血液等传播,而易发生重叠感染,特别是在高危人群、肝炎病毒流行地区。对于难治性乙肝患者来说,大都合并丙肝,而且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要高于健康人群[7]。

世界各地对乙肝、丙肝重叠感染患者制定不同治疗策略,亚太肝病协会指南指出:在抗丙肝治疗中如果检测到乙肝病毒DNA 升高,就同时进行抗乙肝治疗;美国肝病协会、欧洲肝病协会指南指出:拟经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符合抗乙肝治疗的指症,就抗丙肝同时经核苷类药物对乙肝进行治疗。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乙肝、丙肝重叠感染时,如果若基线乙肝病毒DNA 阳性,而丙肝病毒RNA 阳性,就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治疗三个月,如果乙肝病毒DNA 低于2log10IU/mL,就经替诺福韦或者恩替卡韦治疗。临床对重叠感染患者何时加抗乙肝药物尚未形成定论。在抗病毒治疗中,直接抗病毒药物可快速清除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且可达到长久的、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值得注意的是:在丙肝乙肝重叠感染患者中,给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抗丙肝病毒治疗后,可能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甚至可导致肝衰竭、死亡[8]。为减少或者避免在抗丙肝病毒治疗中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后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重叠感染患者是否参照化疗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的乙肝患者,提前给予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同延迟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治疗比较如何,应设计大型的、良好的、随机的、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进行认识。积极探索重叠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肝功能、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等均存在重要临床意义。

总之,于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检出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率比较高,尽管丙肝病毒会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乙肝完全治愈,所以要在丙肝患者治疗中应考虑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猜你喜欢

丙肝乙组乙肝病毒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