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应用N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对比
2021-06-29杨坤
杨 坤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急诊内科 北京 10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累及肺脏,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AECOPD患者由于氧利用与氧运输发生功能障碍通常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治疗AECOPD的常用方式,但目前尚无对其具体应用时机的定论[2]。本文分别在具备NPPV指征时即刻以及2 h后给予NPPV治疗,以探寻不同时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男女比例:20:20;年龄33~86岁,平均年龄(67.15±6.39)岁;病程4~30年,平均(18.91±1.17)年;Ⅰ型呼吸衰竭24例,Ⅱ型呼吸衰竭1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1:19;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66.63±6.71)岁;病程4~29年,平均(18.25±1.21)年;Ⅰ型呼吸衰竭22例,Ⅱ型呼吸衰竭18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纠正体内酸碱失衡、平喘、祛痰、抗感染、支气管解痉、吸氧、抗炎、糖皮质激素等常规综合治疗。
研究组在患者具备NPPV指征时具即刻给予NPPV治疗,对照组在具备NPPV指征2 h后给予NPPV治疗。
NPPV指征:患者在使用辅助呼吸机时出现呼吸困难情况,且伴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5 mmHg、动脉血气pH值<7.35或动脉血氧分压<60 mmHg或血氧饱和度<90%。
1.3 观察指标
对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H值、碱剩余水平、NPPV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 ± s)
表1 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 ± 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表示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平均动脉压/mmHg 收缩压/mmHg研究组 40 干预前 98.61±9.25 141.13±14.31干预后 86.13±8.49* 121.13±12.61*对照组 40 干预前 98.46±9.37 140.97±14.52干预后 86.97±8.17* 122.97±12.46*组别 例数 时间 心率/(次•min-1) 呼吸频率/(次•min-1)研究组 40 干预前 104.13±10.31 24.13±2.63干预后 90.13±6.58* 21.13±2.58*对照组 40 干预前 104.58±10.76 24.19±2.51干预后 90.48±9.47* 20.17±2.69*
2.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H值、碱剩余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碱剩余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 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表示P<0.05。
碳分压/mmHg 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mmHg研究组 40 干预前 65.73±6.61 82.13±8.61 51.13±5.63干预后 66.15±6.77 92.46±9.52* 74.46±7.97*对照组 40 干预前 66.46±8.69 82.07±8.41 50.46±6.25干预后 66.25±6.74 92.46±9.79* 75.97±7.19*组别 例数 时间 动脉血二氧化组别 例数 时间 pH值 碱剩余/(mmol•L-1)研究组 40 干预前 7.35±0.13 5.21±1.63干预后 7.34±0.15 6.56±10.26*对照组 40 干预前 7.35±0.31 5.91±5.16干预后 7.35±0.49 6.82±6.58*
2.3 两组NPPV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NPPV时间(5.13±0.13)d短于对照组(6.68±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率0%、病死率5%(2例)低于对照组的5%(2例)、12.5%(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3],通常使用NPPV治疗,以有效地防止肺泡塌陷,减少上气道的阻力及肺内的分流和呼吸功能,维持肺泡正压,有利于提升血气交换和弥散功能,增加患者的呼吸驱动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5]。
但在急诊工作中,有部分患者不能配合进行NPPV治疗,导致患者在出现NPPV指征时不能即刻进行治疗。
本文分别给予患者即刻NPPV治疗以及2 h后NPPV治疗,以探寻不同时机治疗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H值、碱剩余水平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碱剩余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率0%(0例)、病死率5%(2例)与对照组12.5%(5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不同时机NPPV治疗均可改善患者肺部气体不均匀情况,缓解呼吸阻力[6],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防止上气道软组织塌陷[7],对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具有积极治疗意义[8]。
研究组NPPV时间(5.13±0.13)d,短于的对照组(6.68±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具备NPPV指征时即刻给予N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患者NPPV时间。分析原因是因为研究组尽早进行治疗,可尽快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9],患者病情恢复得更快,因此治疗时间较短[10]。
综上所述,具备NPPV指征时即刻给予NPP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患者NPPV治疗时间,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