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06-29

医药前沿 2021年11期
关键词:脓腔脓肿病死率

高 妍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广西 梧州 543002)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hepatic abscess, PHA)属于罕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和医疗费用普遍较高,据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该病的病死率高达6%~14%。PHA近年来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该病发病初期伴有隐匿性,临床治疗起来较为困难,且治疗疗程普遍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让患者受到病痛的持续折磨;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往往患者会有性命之忧。高龄患者往往合并诸多内科基础疾病(如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心肺疾病),与青壮年或无原发性疾病患者相比,普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随着超声技术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改善PHA的病理症状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再加上临床护理观念的与时俱进,整体护理水平显著提升,该病的病死率大幅降低[1-2]。为探究多发性PHA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筛选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PHA患者开展本组研究。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PH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18例。观察组32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62.26±5.26)岁,其中24例合并Ⅱ型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对照组28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63.52±5.65)岁,其中20例合并Ⅱ型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压。纳入标准:(1)经CT、超声显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HA。(2)有某些先驱化脓性感染,如胆道炎症、化脓性阑尾炎。(3)患者白细胞数明显增多,X线检查发现肝脏肿大,或有液平面可见,且右侧膈肌活动受限制者。排除标准:(1)合并阿米巴性肝脓肿、右膈下脓疡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伴癌性高热的肝癌。(4)全身免疫性疾病者。本组研究经患者、家属和医院三方面共同商讨后,患者及家属知悉研究内容后,同意参与本组研究,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先由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开展药敏试验,给予抗感染治疗、高蛋白和高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给予维生素、复方甘草酸等保肝治疗,高热时给予布洛芬片、萘普生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退热药物,疼痛时给予氯诺昔康、帕瑞昔布钠等止痛药物。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病情监护、安慰和健康宣教等措施。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1)由护士长牵头,调集科室内有丰富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围绕患者的有可能存在的病症风险开展循证护理培训。(2)在患者入院时,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并询问其既往病史、病情感受等,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转归等情况做详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查询有关文献,结合现有病情,制定围绕病患病理特征的治疗方案。(3)将治疗方案与组内成员共享后,制定针对性的循证护理个体措施,主要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引流管、皮肤观察)、管道护理(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护理)、寒战高热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4)组内成员对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转归和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找出现有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再次制定补足计划,进一步加强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康复效果的测量项目包括护理前和护理后一周后的C-反应蛋白(CRP)、碱性磷酸酶(AKP)、脓肿直径等康复治疗效果。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量表),量表内容包括心理状态、日常活动、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状态,SF-36量表是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制定,属于一种简明的多亩地的调查表,满分100分,该量表得分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CRP、AKP和脓肿直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CRP、AKP和脓肿直径等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比较(±s)

AKP/(U·L-1)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2 38.5±8.6 20.5±6.0 242.3±80.3215.2±75.8对照组 28 37.6±8.9 28.6±8.5 245.5±95.5285.6±100.2 t组别 n CRP/(μg·L-1)0.398 4.305 0.141 3.091 P 0.692 <0.001 0.888 0.003脓肿直径/mm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2 63.7±14.3 31.5±8.05对照组 28 62.8±15.4 50.2±12.3 t组别 n 0.235 7.050 P 0.815 <0.001

2.2 两组患者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脓腔消失、缩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的脓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n 脓腔消失时间 脓肿缩小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2 11.53±3.29 9.08±2.35 12.35±2.32对照组 28 20.35±5.88 15.13±3.81 17.68±4.98 t 7.287 7.503 5.424 P<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躯体功能等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生理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2 52.55±8.4089.56±12.5658.50±6.4586.35±8.75对照组 28 52.45±8.3065.55±8.8957.95±6.3568.25±6.23 t组别 n 心理健康0.046 8.431 0.331 9.107 P 0.963 <0.001 0.741 <0.001躯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2 53.53±7.54 94.65±8.65对照组 28 53.99±8.30 73.85±6.45 t组别 n 0.225 10.433 P 0.823 <0.001

3.讨论

PHA发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肝痛、肝肿大。发烧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39~40℃,并伴有恶心、呕吐和缺乏食欲和其他不良表现;它是临床上少见的感染病,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统计,本病病死率高达6%~14%[3]。该病在发病初期阶段极为隐匿,难以在早期阶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治疗上存在较高的复杂性和困难度,治疗疗程普遍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常常因为PHA反复发作而感到痛苦不堪,如不及时地给予治疗干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而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发展和普及,针对PHA的临床介入治疗疗效越发明确,再加上临床的护理观念不断革新,该病目前的病死率相较过去已大幅下降[4]。

本组研究中的患者多为高龄群体,且原发病较多,因此在实施介入穿刺治疗后需严格要求其卧床休养,并需根据高龄人士的特点,对其神志呼吸和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做密切观察,如发现穿刺部位有异常渗血或疼痛,应及时告知医师做出针对性抢救行为,避免引起局部渗血或心衰等严重并发症[5]。其次,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管:(1)要注意穿刺后引流液的颜色,如由暗红色变为胆汁带脓,直至稀液变淡黄色,引流量逐渐减少;(2)需对管道外露刻度进行密切观察,根据标志来判断是否发生管道脱出;(3)观察穿刺创口、置管部位缝合松动及周围皮肤温度。

再者,严格做好引流管护理,穿刺实施前,护士应详细介绍患者穿刺方法及可能存在的不适,加强患者的学,下降全血黏度,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肺外呼吸功能,治疗效果确切[8]。通过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各项中医症候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与二氧化碳分压、血浆黏度、白介素-8、红细胞沉降率、脂联素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气虚血瘀证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与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脓腔脓肿病死率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脓腔MSCT、MRI特点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研究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