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药房药师强化用药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6-29秦秋贞刘裕彬赵曲波

医药前沿 2021年11期
关键词:药房药师门诊

秦秋贞,刘裕彬,赵曲波

(1广西工人医院药剂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2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发生率较高,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0亿人。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1]。受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该病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此外,高血压病程较长,发病后患者通常需长期用药治疗,且用药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2]。因此,深入研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门诊药房药师强化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精神正常、意识正常;(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者;(2)合并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者;(3)合并有恶性肿瘤者;(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39~78岁,平均(53.3±3.0)岁;服药种类:1种20例,2种38例,3种22例;高血压分级:Ⅰ级17例,Ⅱ43例,Ⅲ级20例。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7~76(52.9±3.4)岁;服药种类:1种22例,2种37例,3种21例;高血压分级:Ⅰ级18例,Ⅱ级41例,Ⅲ级21例。经过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即按照处方为患者发放相关药品,并告知患者用药方法、时间、注意事项等,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门诊药房药师强化用药指导,具体方法为:由门诊药房药师参与到临床用药指导中,同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1)患者第一次取药后(干预后)第1个月,为患者建立健全的药历,药师审核患者的所有处方,并详细地向患者讲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服用剂量,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确保患者出院后正常用药。(2)干预后第2个月,药师指导患者掌握血压自我测量方法,并叮嘱患者定期进行血压自测与记录,药师结合患者的测试结果调整其用药方案,并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相关机制,同时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意见,促使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3)此外,药师还需做好与患者知识强化教育的重视,对于患者的咨询与提问进行耐心解答,并监督患者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干预后第3个月,以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根据患者上阶段的生活习惯调整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方案,确保干预方案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此外,药师还需定期组织患者开展讲座,鼓励患者相互监督,分享经验,尽可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3]

(1)患者第1次取药时及干预后3个月测量患者的血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及控制情况,以患者血压水平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15 mmHg为血压控制合格。(2)采用自制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自我管理能力,内容包括钠盐饮食、坚持运动、充足睡眠等3项,每项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非预约就诊、急诊就诊及住院次数(排除非高血压原因就诊或者住院因素)。(4)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合格率为82.5%(66/80),高于对照组的67.5%(5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²=4.800,P=0.028)。

2.2 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评分比较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低钠盐饮食、坚持运动、充足睡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低钠盐饮食 坚持运动 充足睡眠观察组 80 92.0±3.4 90.3±5.2 90.8±4.5对照组 80 90.3±3.6 88.6±4.9 88.4±4.8 t 3.071 2.128 3.263 P 0.003 0.035 0.001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就诊情况比较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非预约就诊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情况比较(±s,次)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情况比较(±s,次)

组别 例数 非预约就诊次数 急诊次数 住院次数观察组 80 1.2±0.2 0.8±0.2 0.3±0.1对照组 80 1.3±0.3 0.9±0.2 0.4±0.1 t 2.481 3.162 6.325 P 0.013 0.002 <0.001

2.4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肾病、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极易诱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佳。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预后情况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由于该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发病后患者通常需长期服药治疗,而患者居家期间其用药依从性则可能会对其病情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成为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物治疗学也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科学,越来越具备独立性,对于提高患者科学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门诊药房药师指导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自我行为管理各指标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非预约就诊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以及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门诊药房药师指导对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门诊药房药师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强化患者对高血压发病机制、遵医嘱用药的认知与重视[5];同时,通过药师耐心地讲解、宣教与答疑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药品作用的认知。此外,通过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血压自我测量,并由药师结合测量结果合理地提供优化用药方案及生活干预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与干预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对患者病情造成的影响,这对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门诊药房药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用药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药房药师门诊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门诊支付之变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