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2021-06-29李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9期
关键词:自卑学困生

李军

内容摘要:高中生的心理障碍是指高中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适应状况,它在学困生身上尤为突出,这种状况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一定影响。

关键词:学困生 自卑 逆反

一般而言,心理障碍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高中生的心理障碍是指高中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适应状况,它在学困生身上尤为突出,这种状况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如何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是仍然当今中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高中学困生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由于高中学困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加之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其心理障碍也不尽相同,常见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

这是由于学困生的自尊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挫伤后而产生的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据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困生也有自强、自重的愿望,也有上进、摘掉后进帽子的自信心。然而,由于他们的学业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或屡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总是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低人一等,无药可救,破罐破摔,形成一种“定势”——“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学困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人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尤其对有关自己的一些褒贬议论非常敏感,往往错误地认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有意找麻烦整他,家长的苦口婆心是嫌弃他,同学的帮助是瞧不起他……因此产生一种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3、懒惰心理。

学困生之所以后进,在一定程度上还因为他们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玩”字当头,“混”字领先。

二、高中学困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㈠、社会因素

社会是高中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加上社会上其他的一些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校的教育效果,使得那些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的中学生误入歧途,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心理障碍。

㈡、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使孩子从小未养成良好习惯,缺乏自制力和自立能力;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和不尊重,造成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对立情绪,使他们产生寂寞、自卑感,加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一些学生的厌学恐学的情绪;家庭出现的重大事故都会使学生意志消沉、产生挫折感、压抑和焦虑感等不同的心理障碍。

三、高中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调适。

消除高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调适,有如下对策:

第一,施以愛心,坚持主体性原则。

在施以爱心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尽可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消除、自我调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那么,教师如何对学生施以爱心呢?我认为,一是要了解他们,对班上学困生的心理活动、行为特点和心理障碍要心里有数,这是进行爱的教育的前提。二是要亲近他们,消除其“戒心”。一般说来,学困生对教师有一种下意识的“戒心”,因此,对学困生要以诚相待,心心相印,是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真谛。这样会使学生从心理上纯真地趋向教师,并产生一种信赖感缩短师生之间在时空上和心理上的距离,疏通心灵通道,引起情感“共鸣”。三是要信任他们,长善救失。其实,每一个学困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它表现在有自强、自信、自重的期望,有自身的优点,有内在的潜力……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寻求挖掘和捕捉以教师的爱换来学生的回报,努力开发每一个学困生的潜能,因势利导,给予充分发挥其长处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自尊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从沮丧、颓废、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形成教育过程中良性循环的螺旋式上升效果。

第二,期以耐心,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要有耐心,实行“期待教育”。首先,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关键是自己能否争取和抓住。还要认识到,任何点滴进步都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需要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转化和进步更如此,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夜梨花遍地开”,要耐心细致,不断鼓励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自己学业的人生道路上取得韧性的成功。其次,要根据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第三,持之以恒,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学困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应当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和风细雨地解决它,这关键是必须要有恒心和信心,不要怕反复,要满腔热情。如一个差生,注意力不集中,考试不及格,学习上不去,经调查,该生主要是由于长期心理紧张,神经衰弱所致。如果想一下子解决紧张状态,只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消除心理障碍,必须进行合理调适,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

自卑学困生
飞蛾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如何转化学困生
自卑的梯形弟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