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思辨,引领深度学习
2021-06-29何双
何双
认识时间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为此次认识几时几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便利。然而,旧知和经验也会对新知的学习造成干扰,形成认知心理学里普遍认同的前摄抑制。为明确学习生长点,笔者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
一、明问题,定基调
1、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生活经验丰富的同学已经会认读几时几分,并且对于时与分的关系也了如指掌。然而,依然有部分同学是“零起点”,对于时间的认识还停留在整时的阶段。本节课,既要突破基础,又要让有经验的同学学有所得。因此,教学设计需按需分层,基础知识借助微课视频,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建立準确的概念。重点知识运用思辨的方式,辨正确,晓来龙去脉,辨错误,破重点难点。
2、旧知经验混淆视听
(1)“整时”干预“分”。学生认识了整时,知道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因此,他们很容易将“时”的知识带入“分”,错误的认为分针指几就是几分。如,分针指1是1分,分针指3是3分。
(2)长度进率干预“时分”关系。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强迫思维,认为时分之间的关系是100,他们习惯性的将长度单位的关系迁移到“时分”关系。这不仅是此次课的难点,更是后续学习的易错点。
3、新概念不通晓来龙
前文提到过,生活经验丰富的同学已经会认读几时几分,甚至已经了解“时”和“分”的关系,也知道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运动的。但是,对于为什么分针指着几,要用几乘5,并不了解。为什么1时是60分,也不通晓缘由。
4、“时”“分”割裂缺乏联系
学生先认识“时”,因此,即使有基础的学生,在认识几时几分时也会存在误区。哪怕,他知道8时25分的分针指着5,但是,时针的位置他也会错认为正指着8。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割裂了时与分的关系,不清楚时针和分针其实是联动的。在教授这节课时,大多数老师都采用先认识钟面,再认识“时”,最后认识“分”的方式。这种设计,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掌握,但是,也会让“时分”关系割裂得更为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明确设计基调,决定一反常规,将“时”与“分”糅合一体,通过讨论思辨,直指问题,突破关键。
二、重思辨,破关键
1、辨正确,明晰“分”
前文提到,学生在认识“分”时,分层较为严重。因此,笔者放手让学生画时间,暴露问题,然后各个击破。
(教学片段一)
师:你们已经会画8时整了,那8时5分你会画吗?请你试一试。
(展示作品)
师:分针不是指着1吗?为什么是5分?
生:因为1个大格里还藏着5个小格
师:原来钟面上还有小格呀,“分”确实与小格有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一个微课视频认识“分”吧。
(设计意图:展示正确画法,挖掘“分”的内涵,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确,“分”与小格有关,因为1个大格里隐藏着5小格,所以分针指向1,其实是5分。在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再去认识“分”,学生理解更为透彻,印象也更深刻。)
2、辨错误,联“时分”
(教学片段二)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分”,也会5分5分地数。这位同学画的8时5分对吗?
(展示作品)
生:画错了,分针指向5,应该是25分
师:你的意思是他画的是8时25分?对吗?
生1:对
生2:不对
师:哪里不对?
生:时针不对,8时25分时,时针不可能正指着8。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分针在走,时针也在走
师:原来,“时”与“分”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动画了解“时”与“分”的联动关系吧。
(设计意图:错误是一种学习资源,展示学生错误的画法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分”的知识,明确分针指着5不是5分,而是25分。二是辨析时针的位置,体会“时”与“分”的联动关系。)
(教学片段三)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现在你能确定8时25分时,时针的位置吗?
生:在8与9之间。
师:能否再精确一点。
生:接近8与9的正中间。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的铺垫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时针分针联动的意识,追问时针的精确位置,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时”“分”关系,为认钟,拨钟做准备。)
时间对于孩子是熟悉的,然而,并不是熟知的。熟悉与熟知之间的巨大鸿沟,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巧妙化解。而化解的前提是基于起点,既而了解学习的生长点;关键是精于架构,让孩子在思辨的过程中建立通透的时间概念。如此,方能融会贯通,实现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