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1-06-29米晓亚
米晓亚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技术。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如何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将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有机地结合,熟知企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改革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开始就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职业岗位,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我国计算机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的滞后,与国外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1 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体现到育人全过程
要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进行深度融合是必经之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求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联合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課程、探索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实践、制定考核评价方案等环节全程参与,同时需要企业能积极主动提供学生实践所需的设备资源和项目训练环境场地,实现企业和学校交替教学模式。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由浅到深的开展教学,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技能训练培养,逐步完成从学生到入职人员的转变。
2.2 整合课程标准,对接岗位需求
以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课程注重基本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训练的项目和时间均相对不足;而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技术革新速度很快,要改变课程内容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情况。以往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只重视专业技能,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等关注不够,培养不足。因此,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和实践模式,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从岗位出发,将本专业涉及的职业技能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综合课程,围绕所需把握的职业能力,细化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3 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
根据教育部、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今年起将在高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是为适应当前我国产业迅速需要所作出的国家级层面的决策,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本次改革中也要纳入尝试,努力实现课证通融。
2.4 完善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考核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考核要体现学生学习、实践的全过程,要有企业、学校和教师全程参与,要体现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的成果,因此,学生的考核体系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要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完善考核环节,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以客观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了“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了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课程改革,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技能人才,也行业和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四、考核内容多维度
在考核内容方面,除了期末的考核外,将平时的项目成果、作业、练习、报告、讨论文案、个人在小组项目中的贡献、项目的创新性等列入评价范围,关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等个性特点,使学生个人与学生团队都能够得到发展与成长。学生综合成绩=平时成绩(项目阶段1+…+项目阶段n)(70%)+期末考核(30%)项目阶段考核=知识+能力(体现在项目成果、创新性、作业、练习、报告、讨论文案、团队角色)期末考核=笔试+机试。
五、结语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递进教学、全面创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在专业课程设置遵循企业用人标准、全面发展育人模式,通过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实习、社会公益活动等学习经历,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金静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岗对接、分阶段、螺旋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6(24):1-4.
[2]邹丽丽,李泽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1).
[3]蔺永政,韩士元,孙雪松,周劲,马坤.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10:73-76
[4]孙黎明,付天军.校企深度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8(3):40-42
[5]罗苑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4):65-67
[6]邢婷,侯嫚丹,葛雷.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