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1-06-29李林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林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需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与作者的思想共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所以,这就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对老师教学策略发出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语文的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提问现状;策略研究

引言:语文,是我们母语的载体;是学习一切的基础;是我们心灵的明灯。学习语文,阅读是关键。它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其他学科的审题,课外书籍的阅读。所以,学好阅读是一切的根本和前提。根据当下小学生的学情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阅读量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学生对语文的关注度较低。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数学,英语方面,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问现状

1、提问在“质” 不在“量”

高效有质量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而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然而在課堂上,大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不够精简。只是注重了“量”,并没有关注到“质”才是根本。当小学生逐渐步入高年段,其自身的思维也在逐渐成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过于冗杂,学生会对此产生厌烦情绪,会出现不想答,甚至不愿答的情况。甚至更严重的会引起学生与老师唱反调的逆反心理。

2、学生害羞而不愿意回答问题

在老师提问时,有个别同学因为害羞,而不愿意起来回答问题,不参加课堂互动。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常见状况。究其原因,学生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生本身性格内敛,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下回答问题。2、有些学生想回答问题,却有所顾虑。怕因为回答错误遭到同学取笑,或是不想太张扬引起同学注意。3、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回答不了。4、学生对老师所具有的恐惧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鼓励性格内敛的同学主动回答问题,根据学生水平提出合适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教学

所谓“教学相长也”,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为教授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之后,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提问时应该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

例如,教授《草原》这篇文章。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第一次去到草原的所见所闻,文章中运用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去描写草原。例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段句子,语句优美,包含了很多修辞手法。这些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老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等问题。这些问题既不会对学生感到困难,还加深了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印象和理解。

2、泛读、精读、都要会读

学习阅读,阅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阅读时,只会认字还不够,还需要提高阅读的速率,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掘最大的价值。“词学宗师”夏承焘曾说“有泛泛而交的普通朋友,也有推心置腹的知己朋友。而读书也是如此,对于不需要深入了解的书籍,采用泛读,只需要大概了解其中就行,而对于需要精心研习的书籍,就需要采取精读”。利用这两种阅读技巧,我们可以大大提升阅读效率。

例如,教授《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小说,文章内容长且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不需要我们掌握学习的部分就采用泛读,大致了解其中情节即可,而在学习鲁滨逊某些品质部分,就需要学生采用精读仔细研读其中。如“鲁滨逊播种打猎,顽强生存”“勇斗歹徒,解救船长”等桥段,体现了鲁滨逊坚强,勇敢,善良等品质。学生通过泛读,既了解了文章大意又节省了时间。通过精读,学生可以学习到鲁滨逊伟大的品格,由此影响自身。

3、课堂学习是主线,课外阅读不可缺

现如今,学生都处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课外阅读资源丰富。在课堂学习阅读之余,教师还要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课外闲暇时间,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与文本有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名著去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探索,由此来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授《汤姆.索亚历险记》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学生在课后去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其他部分。这本书籍本身是以孩子的视角去进行一些历险,和学生的喜好息息相关,正好能吸引学生去阅读。学生不仅从中能够得到思维的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无论是浅尝辄止,还是一丝不苟的阅读习惯都值得去掌握学习。在阅读这条大河上,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因为教师的指导是小船的木浆,只有“木浆”足够有力,才能带领学生“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于晔. 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提问现状及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21.

[2]鲍兴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学周刊,2021(22):83-84.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