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2021-06-29陆萍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2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小学低年级生活化教学

陆萍

摘要:生活化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仍热衷于走传统教学的老路,使得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应付与畏惧的心理,这显然是不利于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高效实施。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进行研究,文中首先叙述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问题,然后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对策。预期本文研究结果能够为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能凭借一定的教学素养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但在研究中仍发现存有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内容空洞虚假、语文素材重复运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小学生的认知现状研究得不够充分,对学生的情感诉求缺乏深入的倾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中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穿着生活化的衣裳,走着传统教学、应试教育的老路,学生备感枯燥与压抑,进而影响了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抒发真情的欲望、积累素材的想法。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若教学生活化实施得不到位,显然会影响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成效。可见,研究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生活化,使得课堂教学失去“语文味”

语文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综合性教学就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理念。按照这一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按照“整合学科路线”开始。然而,很多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片面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于是便出现了语文教学涵盖一切的理念。很多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将各类生活实践都纳入语文教学实践中,极大的压缩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目标,将语文教学演变成了历史课、政治课等。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涉及到的知识能力等比较丰富,低年级小学生只需要浅尝辄止即可,并不需要深入的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要按照语文教学课程开展。教师过多的追求教学的生活化,会将一些“过而不及”的教学内容及行为纳入教学过程中,结果是语文课程教学失去了“语文味”,也不利于低年级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二)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语文教学中“反教育”现象比较明显

当“生活化”教学理念传递到语文教学中时,语文界纷纷的追求与之相关的研究,语文老师则积极接受这一理念,迅速的将生活化纳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以《乌鸦喝水》这节课为例。

老师:您认为这是怎样的一只乌鸦?

学生:乌鸦很聪明,能够自行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渴了,找水喝,这是乌鸦的本能。

学生:乌鸦将石子丢在瓶子里面,不讲卫生。

学生:乌鸦唱歌不好听,叫声比较难听。

文本对于师生而言是比较积极的,所能够获取的信息也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低年级学生能够反复的接触到课文内的语言。与课文文本进行对话,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对话,有效实现了多元对话。然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有限,统筹能力、综合能力及自控能力等都比较差。凡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小学生生活体验的内容,小学生都积极的进行分享。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的尊重了低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虽然没有将实践生活纳入教学中,但其刻意的增加了很多生活性的事件,原因是教师认为这样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身就是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并不是随意进行捏造,延伸及拓展中应该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对于生活经验进行体验,同样是低年级小学生课堂中的体验,而不是教师简单的叠加给学生。任何事物都应该有程度,当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偏离了文本应有的轨道范围,当与其理解的社会价值观产生冲突时,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引导。

(三)过于重视学生的生活,使教师失去课程意识

观察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可知,教师与低年级小学生目前整体上处于和谐的民主氛围。但是,关乎到低年级小学生生活体验的内容时,他们都能够积极的进行交流分享,纵然是小学生也是极其迎合。从低年级小学生的視角看,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的,也凸显了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然而,在语文教学工程中经常看到这一怪相,低年级小学生指挥着教师,教师被牵着走的现象比较明显。低年级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少,非常有限,自控能力、统筹能力及综合能力等都比较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任由低年级小学生确定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多的重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那么语文教学的本意将不复返。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交流沟通不能够离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对于教师而言,要尽量的体现出公平平等,对于所有的低年级小学生一视同仁。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应该在班级内形成伙伴学习共同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引入小学生生活体验,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秉持语文特性开展生活化教学

1.以文本为准,走循序渐进的生活化路线

传统的语文教师讲课模式,基本上与生活化情境相脱离,忽略了低年级小学生的主体性及生成性,也忽视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坚持“保优求新”的原则,稳步的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追求生活化的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文本为基准。生活化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单啃教材教学模式,转而代之的是以生活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有效的融合了文本意义与自我经验。当前生活化语文教学中,比较缺少的就是继承传统的反思精神,一味地进行改革,并且过度的进行使用,尽力的与原先的教学模式想脱离。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该在逐步摸索的过程中前进,不断在摸索中完善。

2.以课程标准为基,对教材进行生活化改造

语文教学中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知识及现代化教育方式的使用,从而不断开阔小学生的职业,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然而,很多低年级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并未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实施,只是将焦点集中在后半部分的改革上。为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竭力换回小学生对于生活的会议,教学中多接近文本,并以驱动的方式在小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建立桥梁。教师和学生对于文本的作用是比较积极的,所能够获取的信息也是各样化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低年级小学生能够充分的表达内心想法,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多次接触文本语文,有利于教师及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生活化语文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创新现有的文本内容,实现生活化教学与语文知识的融合。

(二)巧用生活资源丰富语文教学

1.巧用网络多媒体资源

目前的电视节目、电影节目比较丰富,低年级学生拥有的电子设备也逐渐增多。可以说,随时随地都能够见到多媒体视频。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该多鼓励低年级小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借此丰富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并及时的进行指导,这是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的。以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例,该视频自从播放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类电视节目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低年级语文教师若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经常组织低年级学生观看这些节目,对于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远比口头的说教更能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文字的热爱。生活化语文教学,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也为小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开阔低年级小学生视野及丰富课堂教学等都是有帮助的。

2.科学合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

巧妙的借用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将中国历史文化纳入其中。比如,教师在讲授传统节日时,可将诗歌融合在一起讲述,借助于小学生对于节日的关注,提升小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诗歌模块,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素材非常的多,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传统节日这一话题,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对于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效果非常有利。古诗词教学中,同样也可以与小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古汉语中的红豆,主要指的是相思。现在的服装品牌,也有红豆,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衍生出很多与古汉语优点的店名。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传统的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引入这些资源,不断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追求生活的意义

语文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根源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作为启迪性的学科,引导人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完美的、丰富多彩的学科,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心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将知识与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教师应该以生活为语文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比如,逛街的时候收集店铺名,在语文课中进行相互交流,评论各个店铺的优缺点。语文生活化教学面向的是整个生活,生活是复杂多变的,通过一系列的生活活动,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努力为低年级小学生创设情景化课堂,借助于各类生活化情境,提升小學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兴趣。作业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将作业拓展到生活中,实现作业布置与小学生生活的融合,以此激发小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

结论

实际上,语文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出以后,便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很多教师积极的将生活化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严重的违背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研究,经过研究,文中认为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生活化,使得课堂教学失去“语文味”;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语文教学中“反教育”现象比较明显;过于重视学生的生活,使教师失去课程意识;教师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念理解肤浅。针对存在的问题,文中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主要有,以文本为准,走循序渐进的生活化路线;以课程标准为基,对教材进行生活化改造;巧用网络多媒体资源;科学合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追求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乔. 石涛绘画风格及其艺术思想浅析[J]. 品位经典,2019(12):14-15+20.

[2]刘铁彬. 谈石涛关于意境美的营造[J]. 大众文艺,2020(02):58-59.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小学低年级生活化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