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2021-06-29杨忠卓玛
杨忠卓玛
摘要:学习知识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因此调动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其次,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为什么学生会与数学产生冲突,以至于他们对学习数学感到厌倦。及时与家长沟通,发现问题所在,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厌学数学的状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学生厌学;对策
前言:
小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小学数学也是学生数学认知的起点。那么,为什么小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呢?疲劳包括态度、情绪和行为。小学数学是用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写成的。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学习。此外,学习方法也不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将变得非常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使学生厌倦数学。其次,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厌学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让学生更加自信。
一、 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 繁重的学习任务
虽然目前的教学提倡减轻孩子的负担,而不是给孩子留作业,但许多家长认为数学学习是问题的积累,因此许多家长在课后为孩子报名参加辅导班,这使得一些孩子产生了矛盾心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数学唯一的兴趣已经消散,一点一点,你会对数学感到厌倦。
(二) 教学方法不当
每个老师都会在课前备课,但班上的学生很多,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也不一样,这会使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每个学生,所以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起初,学习会有点困难,后来可能跟不上,所以这些学生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然后对数学感到厌倦。
(三) 外界的期望太高了
父母和老师们都希望孩子表现优异,这将给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负担。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是第一。事实上,学生们也想成为优秀的学生,但当考试结果出来时,他们往往不如自己优秀。在这个时候,父母不会帮助他们的孩子很好地分析。相反,他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告诉孩子,因为结果并不理想。久而久之,他们会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失落,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消极的情绪,最终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倦。
二、解决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在备课专研教材时,采取学生能够感兴趣的方法来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得学生更能准确的掌握知识点。例如:在传授《有趣的图形》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用品带到学校,可以是常见的也可以是不常見的,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就会积极踊跃的发表观点,自己手中的是什么图形,这样不仅把图形认知了,更增加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一堂课,相信大多数的同学都会分辨出基本图形。
(二)调动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快乐学习的开始,每一位学生都不会喜欢死气沉沉的课堂,所以调动课堂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参与感。例如:在授教《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把8,9的乘法口诀编成歌曲唱给学生们听,让学生在歌声中就把乘法口诀记住了。
(三)知识点的精简概括
学生课业很多,每门课程每天所学的知识也很多,所以教师要对每天所学知识点进行精简的概述,这样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不用钻进题海里刷题了,而是目标明确的进行思考,这样进行知识的复习,相信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好。
(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
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把眼光总是放在第一名身上。家长是孩子永远的依靠,那么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在孩子看来是有力量的。也许孩子这次的考试成绩并不好,但是和上一次成绩比是有进步的,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就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一次次得到鼓励后,能越来越上进,从而提高成绩。
结束语:
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最初接触数学的时候就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好奇,然后再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一点点培养兴趣,让数学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不用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孩子数学成绩的好坏,要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被应用的,这样无论孩子遇到多难学的数学知识,都不会再产生厌学的。
总之每一位学生起初接触数学的时候都不会产生厌学的,厭学的产生都是一步一步积累来的,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就要多多沟通,了解孩子的状况,在学生有厌学倾向的时候,就及时止损。平时除了学习之外也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不把学习当成负担。
参考文献
[1]王娜. 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社工介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2]陆玮. 传统与翻转课堂中小学生的厌学、学习拖延与自控力比较及修正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