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2021-06-28乔文辉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主动性质疑教学目标

乔文辉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培养;教学目标;质疑;主动性;课堂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62-02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物理知识在人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从物理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如今,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师都较为关注的重点。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形成的。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使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各项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总是习惯于记笔记、背笔记,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缺乏自主思考能力,教学效果不佳,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不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强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然而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在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掌握物理学习的有效方法,也很难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具方向性。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教师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定准方向。“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内涵及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接着,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针对教材并结合现实生活,对“摩擦力”有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摩擦力现象,通过预习,学生能够了解摩擦力的内涵。再加上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够知道摩擦力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够学会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进而形成物理观念。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针对自己的疑虑进行深入思考。质疑是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才会深入探索物理问题,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从同一高度扔下10 kg小石子和1 kg毛线团,哪个物体会先落地,为什么?可能有学生觉得石子会先落地,因为石子的质量较大,但也可能有学生认为石子和毛线团会同时落地。对于学生敢于质疑的行为,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然后鼓励学生探寻问题的答案,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才能激荡思维,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

3.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物理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有积极性,才能深入探究物理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操作中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体做平抛运动,并对平抛运动进行探究,进而形成正确认知。这种动手操作性的实验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深入地探究和理解物理知识。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能逐步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合作探讨、相互启发、思维碰撞的氛围中对物理知识展开深入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注重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过的物理知识可能会遗忘,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却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物理学科的科学与严谨,体会探索和研究物理知识需要的科学精神与责任感。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宇宙空间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展示出来,并为学生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以及卡文迪许是如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任何物理知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科学家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必须保持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最终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家在探索物理知识中付出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逐步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将核心素养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浩.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陕西教育,2019(03).

[2]周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9(04).

[3]刘晓彤.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李琬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余華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9).

猜你喜欢

主动性质疑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