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域下《茶经》英译策略研究
2021-06-28李心怡
【摘要】《茶经》作为承载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英译本在茶文化海外传播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比分析了两部英译本的翻译背景,基于目的论视域下的三项原则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翻译目的导向下的翻译策略选择,以期为《茶经》英译研究提供借鉴,推动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茶经》;目的论;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李心怡(2000-),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0364028);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项目(SK2019A0143);安徽农业大学校级质量工程(2020aujyxm95)。
《茶经》作为世界第一部茶学著作,涵盖茶学、中药学、生态学等多学科,集文学、史学和学术价值于一身。自1906年冈仓天心在The Book of Tea中对《茶经》译介以来,近两百年间出现过多种英译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学者卡朋特所译The Classic of Tea(以下简称卡译本)和中国译者姜欣、姜怡的《茶经》(以下简称姜译本)。本文对比分析两部《茶经》英译本的翻译目的,进一步探讨不同目的下翻译策略的选择,旨在为《茶经》及其他茶学典籍翻译提供借鉴,提升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影响力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
一、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聚焦于翻译的外部研究即翻译目的的选择。该理论提出翻译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其中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核心,对翻译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译者应当充分理解原文,基于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以达到预期效果。连贯性原则指译文语内连贯,令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忠实性原则指译文语际连贯,应当还原原文的语义、风格和文化。
三项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仅是对等,还须译文实现翻译目的,满足连贯性、忠实性。目的论要求译文和原文目的和功能一致,而这恰恰是归化和异化无法解决的问题。归化和异化策略或是满足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或是适应了译文读者的要求,两种翻译策略各具一格。而因其出发角度是对立的,协调这二者的标准需要一种翻译理论的指导,以目的为准则的多元化标准的翻译目的论有助于协调原文作者、译者和目标读者之间的关系。
二、两部英译本的翻译背景对比
在探讨《茶经》英译的目的性之前,须先认识翻译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方可更准确地运用目的论来观察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因此对比两个英译本,应首先探讨其不同翻译背景。
1. 卡译本翻译背景。1974年中美建交初期,美中贸易博物馆副馆长卡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翻译《茶经》英译本。译者在前言部分声明该译本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建立文化互信。译者并非专门从事翻译的学者,亦非茶学文化研究专家,仅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而开展《茶经》首部英译本的译介工作。这部译作的目标受众是西方读者,翻译目的为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中国茶文化为更多西方读者所接受。
2. 姜译本翻译背景。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力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日渐引起重视。肩负着继承和传播中华茶文化的使命,《大中华文库》精选自先秦至近代文化、历史等领域颇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打造了一张张可以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活名片”。其中由大连理工大学姜欣、姜怡两位教授合译的于2009年出版《茶经》是第一部由国人翻译的《茶经》英文全译本,译文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译者以民族文化的视角,将《茶经》呈现给国内外读者,更精准地阐释并传播了本土文化,填补了茶学典籍翻译和传播史的空白。该译本的翻译目的在于呈现新世纪面向世界舞台传播中华茶文化的学术性典籍译本。
三、目的论视域下《茶经》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目的性原则作为目的论的首要原则,要求译者具备原文相关的、深厚的知识背景,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译文。《茶经》两部译本译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须考虑译文目标读者而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分为归化和异化。归化包括意译、省译、增补、替换等,以目标语文化作为归宿,旨在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以目标语环境中的习惯表达方式处理译文。使用归化策略赋予目标读者流畅的阅读体验。异化策略指忠实于原文本所在文化,将原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还原给目标语读者,向目标语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原文本文化风情,从而传播源语文化,丰富目标语文化。异化主要包括直译加注释,音译加注释。使用异化策略可保留原文的韵味,传达原作的异域语言形式,使目标读者在目标语语境中领会原文的独特意义。
尽管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有异,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须综合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以下将对比《茶经》两个译本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基于目的论三项原则探讨翻译策略的效用。
1.归化策略运用。
(1)归化策略之省译
例一:凡艺而不实,枝而罕茂,法如种瓜。
卡译:In planting and transplanting tea,the same techniques apply as for the melon.
姜译:Planted tea seldom grow as well as its counterparts in the natural wilderness, while implanted tea could hardly live up to its exuberance as those directly sowed from tea seeds.
例一选自《茶经》第一章《茶之源》,论及产茶土壤会影响茶树生长情况,人工种植的茶树都难得生长茁壮。此处的“艺、枝”对应为“种植;移植”,而卡朋特此处使用了归化省译策略,直至下文交代人工种植茶树与种瓜的方法类似。译者此处的省译虽使译文篇章上下通顺,但删减了原文强调人工种植不利于茶树生长的信息,违背了忠实性原则,此处省译是不可取的。
(2)归化策略之意译
例二:精行俭德之人……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卡译:If one is generally moderate...Its liquor is like the sweetest dew of heaven.
姜译: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eople who are virtuous in nature and content with a simple life...whos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re by no means less than that of the legendary amrita or nectar.
例二选自《茶经》第一章《茶之源》,意为:茶性寒,适合端庄恭谦之人饮用,茶饮的效果堪比“醍醐、甘露”。“精行俭德”指指品行端庄检点、谦和、道德的君子,此处两位译者均使用了归化策略的意译。卡译文将其译为“generally moderate”——贤者。译者转化为目的语时遗失了原句的文化内涵,“精行俭德”在文中与“茶性寒”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人品行端正克制简朴之人适合饮茶,姜译文将此转化为“virtuous in nature...content with a simple life”更符合目的性的忠实性原则。再有“醍醐”原指酥酪上凝聚的油,即精制奶酪,在此处“醍醐、甘露”的意象指具有养生效果的良剂,具有宗教色彩。此种意象两个译本都使用了意译,卡译文译为“the sweetest dew of heaven”,但仅停留在茶味道甘甜,降低了原文在此强调的茶饮的药用价值,与前文有一些脱节,违背了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姜译文“amrita;nectar”本就具有“仙露”之义,具有道家修炼养生良药的意味。
2.异化策略运用
(1)异化策略之直译
例三:坎上巽下离于中。
卡译:K'an above; sun below and li in the middle.
姜译:Water above, wind below and fire inside.
例三出自《茶经》第四章《茶之器》对茶器风炉所刻的首句七字句。“坎巽离”分别为八卦中的“水风火”。在传达七字句的句意时,卡译本使用拼音加注释准确地传达原文描写风炉时茶具蕴含的宗教内涵。而姜译本中直接将此句意译成“water,wind,fire”,使读者不知所云,违背了目的论的连贯性原则,此句卡译本拼音加注释的直译更胜一筹。
(2)异化策略之文化负载词
例四:体均五行去百疾。
卡译:Harmonize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dy and you will banish the hundred illness.
姜译:Balancing five elements to cure all diseases.
例四选自《茶经》第四章《茶之器》风炉三足之一所刻的七字句。“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正如人体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可去百病。结合中医的五行属性,原文茶具风炉上的这句话强调茶的药理功能。卡译文在注释部分注解了“五行”。在“五行”这一具有特殊中国特色的负载词中,卡译文处理方法更好地传达了“五行”的具体内涵。“均”即“均衡;和谐”。卡译文将五行译为“Harmonize”比姜译文的“Balance”更好地传达了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
茶不仅是具有药用价值的良饮,还被寄予更多礼仪和思想内涵,《茶经》原文中存在很多蕴含文化内涵的语句,那么译文则应当还原原文的文化意象及文化内涵。综合上述分析,目的论为评析译文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茶经》两个英译本出自不同文化背景,在各自的翻译目的基础上,应遵循忠实性和连贯性原则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茶经》译本研究工作有利于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同文化背景和翻译目的使得译本的翻译策略及呈现的文本语言各有特色,彰显了文化的多样性。目的论三原则是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出發点,也是译者协调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理论指导。归化和异化策略平衡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需求和原作的表达需求,平衡目的语所在文化和源语所在文化。本文结合目的论原则分析《茶经》英译个案的翻译策略选择,为从事茶学典籍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参考文献:
[1]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27-30.
[2]徐燕杰.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6):96-99.
[3]文军,高晓鹰.归化异化,各具一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飘》的两种译本[J].中国翻译,2003(5):42-45.
[4]刘晓萍.《茶经》首部英译本的副文本解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4):117-123.
[5]姜怡,姜欣.大中华文库《茶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6]Carpenter F R. 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M]. New York:The Ecco Press, 1974.
[7]蒋佳丽,龙明慧.接受理论视角下《茶经》英译中茶文化的遗失和变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4):46-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