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发展现状 及未来展望
2021-06-28陈文晖王婧倩
陈文晖 王婧倩
摘 要: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文章总结回顾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的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展望,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未来展望
中圖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4.04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in China
Chen Wenhui Wang Jingqian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100029)
Abstract: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 conditions,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and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in the curren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points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in China.
Key words:Productivity layout;Historical evolution;Future prospect
生产力布局亦可称之为“生产配置”,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如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组织结构。该理论最早诞生于苏联,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生产力布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应用,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各地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自然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新形势下的诸多难题,需要我们不断开拓生产力布局新思路,体现我国生产力布局发展新特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生产力布局状况
1949年以前,我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生产力布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工业产能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少数几个城市,内陆地区几乎不存在工业产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国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但是,由于历经多年战乱,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财政亏空、物资紧缺、通货膨胀严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农业基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业人口占比达到八成以上。工业现代化程度低,且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从业人口不足一成。党中央提出没收官僚资本、积极恢复生产的经济政策,仅用了3年的时间,国民经济就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和发展。
我国自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在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苏联156项重点工程和900多个限额以上配套项目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构建我国工业体系,到1957年建成了以鞍山钢铁、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为代表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在西北以及华北地区也新建了一批工业基地,同时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修建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1960年7月,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方面撕毁全部援助合同,给部分工程建设带来影响,但是截至1960年年底,大部分工程都已建成,仅剩17项仍在建设之中。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对沿海工业持积极态度是完全必要的,要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支持和发展内地工业,也就是要实现沿海和内地产业均衡发展。1958年以后,因为“大跃进”运动,各省都要搞独立的工业体系,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工业项目遍地开花。
(二)三线建设时期(1964—1978)
20世纪60年代初期,受国际政治形势影响,我国开始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角度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1964年6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并且作出“加强备战、开展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从1964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建设共涉及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三线建设共耗时20多年,在中国中西部广阔地区共建成了2000多所现代化的工矿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建成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基地,转移和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三线建设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选择,虽然计划经济的运营手段导致生产效率有所下降,但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缓解了当时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状况。
(三)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生产力布局演化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发展虽有曲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1.国民经济大幅增长,经济总量从1949年的500多亿增长到1978年的3678亿元;2.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种类齐全、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3.农业成果巨大,主要农作物产量都取得了大幅增长,总的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到1978年的30476万吨。
此阶段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均衡发展。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经验,我国主要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形成了以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要方式,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的均衡发展理念。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对各区域之间的生产资料进行分配,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放在中西部地区,这一时期的建设使工业布局更加平衡,缩小了内地与沿海之间的经济差距。
从工业生产力布局来看,1952—1978年间,内地与沿海工业总产值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内地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30.6%增长到1978年的39.1%,增加了8.5%。具体到轻工业和重工业,沿海的轻、重工业占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沿海轻、重工业产值所占比例分别由1952年的71.5%和65.5%,下降到1978年的64.5%和58.2%,分别下降了7%和7.3%。
从东部、西部、中部区域生产力布局来看,东部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69.5%下降到1978年的60.9%,下降了8.6%;中部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21.8%增加到1978年的25.9%,增加了4.1%;西部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由1952年的8.7%增加到1978年的13.2%,增加了4.5%。全国生产力布局变得更加均衡,东部占比逐渐降低,中部、西部占比逐渐增加,这也与1964年以后三线建设的实际状况相吻合。
此阶段生产力布局虽然缩小了区域间经济差距,但是以生产效率下降为代价的。中西部地区基础弱、人才稀缺、交通不便、投资效率低下,且绝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军工领域,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作用不大,而在国民经济领域更具优势的东部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政策支持,增长潜力始终得不到释放。
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九大,我国生产力布局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全球化的浪潮以及国内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对我国生产力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1978—1999)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经济发展由此进入新篇章。国家开始逐步转变计划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率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展开,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等四地设立经济特区,并给予特区一定优惠政策;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沿海14个港口城市;20世纪90年代,又在海南岛、浦东新区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开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也随之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生产资料的最优配置。而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商品经济发达、科技教育水平高、对外联系紧密,容易获得资金,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优势凸显,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等工业城市群。而与之对应的是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逐步扩大的区域差距造成社会矛盾增加,更影响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党的十八大(2000—2012)
2001年,中国完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的谈判,正式加入WTO,改革开放进入全新阶段。东部地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为了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国家逐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等战略规划。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各地区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小组提出适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虽然存在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交通通信设施薄弱、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劣势,但是也具有矿产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人力成本低等优势。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任务是把西部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西部经济腾飞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和更大的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金的支持力度,修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实行植树造林、治沙防沙、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缩小了与东部地区日趋拉大的经济差距,减少了人口外流,协调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它还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
2.中部崛起战略
2004年,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并于2005年3月作出进一步部署。从生产力布局角度來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相对较小,地理上与东部地区接壤,同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件环境;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改善软件环境;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等。中部地区的全面崛起,有利于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进而带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有利于优化全国经济布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地区,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以及结构性矛盾掣肘,竞争力开始下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措施主要有: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手段,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资源城市转型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党的十八大以后(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逐步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并积极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战略。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战略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始于2010年,于2018年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一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上海要发展成为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中心,江苏要建设成为制造业及科技创新中心,浙江要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绿色产业,安徽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及绿色发展样板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体现在“一体化”,要实现产业、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要素市场的全部一体化,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合作机制。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与世界交往的前沿地带。建设大湾区有助于深化粤港澳地区合作,有助于支持香港、澳门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有助于全面深化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有助于提升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领军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香港要努力发展成为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澳门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深圳要建设世界创新之都,广州要建设全国商贸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任务包括:加快交通通信一体化建设、加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生活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粤港澳合作平台等。
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4月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对于缓解北京大城市压力,调整北方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地区要发展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科创以及国际交往中心,天津要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改革开放先行区、北方航运枢纽、金融创新示范区,河北则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在交通一体化方面,重点是打通国家公路中存在的“断头路”,加快建设京津冀港口群、航空枢纽群;在生态环保方面,重点是加强生态环保治理,实现跨区域之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节能环保以及绿色经济发展;在产业升级方面,重点在于加强三省市之间产业衔接,推动产业转移对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
4.长江经济带战略
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长江水道作为依托,以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地城市群为主体,充分发挥上海、武汉、重庆三大都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向长江南北两翼延伸拓展,带动东中西部区域各城市发展。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流经沪、江、浙等11个省、直辖市地区,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了40%。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沿江两岸分布着大量的化工以及钢铁基地,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超上限。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严重,各省、直辖市为了发展经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导致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
5.黄河生态经济带战略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调研时提出黄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自黄河经济带战略提出后,众多学者展开学术攻关,提出了大量可行政策建议。黄河经济带横贯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流经山东、河南、内蒙古等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流经区域生态脆弱,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自然资源基地,流域内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黄河经济带战略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来看,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基础薄弱,因此该区域内以兰西城市群为主的地区,应以生态保护和发展绿色经济为主要任务,国家财政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资源修复支持力度。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条件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区域内以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主的地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促进沿河地区要素流通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黄河沿岸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生产力布局演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國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亿增长到2019年的988529亿,稳居世界第二位。工业化成就巨大,现已建成全世界种类最齐全的工业化体系,制造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05亿增长到2019年的535371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40多年来7亿多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人均预期寿命也从1978年的65.9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
该时期生产力布局特点可以总结为:改革开放早期为非均衡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期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改革开放早期的生产力布局是通过政府引导实现的,而后期则是政府参与生产力布局的时期。从图4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比从1978年的52.4%缓慢增加到2003年的61.6%;中部地区从1978年的30.7%小幅增加到1983年的31.6%,然后掉头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值25.1%,西部地区从1978年的16.9%不断下降到2004年的最小值13.2%。改革开放政策造成资源、人才、政策向东部地区倾斜,开始阶段中部地区还能保持同步增长,到1983年以后随着东部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经济特区的设立,东部地区优势愈发明显。到2003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高达62%,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拉大,生产力布局越来越不平衡,区域发展矛盾开始显现。
在此情形下,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等三大战略措施,与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的长江、黄河经济带战略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四大板块(东部、西部、中部、东北)、三大增长极(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两大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的战略格局,实现全国东、中、西、东北区域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作为龙头的东部地区要实施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缓解大城市压力,带动中小城市发展。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要在三大战略利好措施激励下加速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并且要与长江和黄河经济带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截至2019年,四大板块、三大增长极、两大经济带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从1999年到2019年的21年間,四大板块中东部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中西部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缓解。东北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不断下降,2014年更出现了快速下滑的趋势,这些数据反映出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收效甚微。三大增长极中长三角、珠三角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略有增加,京津冀地区有所减少。截至2019年,两大经济带中,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所占比有所增加,占全国的比重高达46.2%,较1999年增加了3.3%,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经济地带。黄河经济带自1999年开始所占比重缓慢增加,到2009年顶点值26.9%之后开始下降,到2019年下降到25.1%,较1999年减少了0.5%,说明黄河经济带经济活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需要制定黄河经济带顶层战略规划,促进黄河沿岸地区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加速沿河地区经济发展。
三、我国生产力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一系列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大缓解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现状,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部分地区人口与经济规模超过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对于资源环境的消耗与日俱增,部分地区人口与经济增长规模超过了地下水资源、空气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例如,特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京津冀地区冬季频繁出现的空气污染、全国主要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森林资源锐减、草场退化加剧、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等,这给生产力布局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在2013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二)东中西部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2000年以后,随着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经济总量相对差距有所缓和,但是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从人均数据来看,2000年,东中西部人均收入之比为2999∶2028∶1556,而到了2017年变为87049∶48393∶44505,虽然相对比值有所减小,但是绝对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指标上,同样体现在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且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要比经济差距更加严重。以高等教育及三甲医院数量为例,东部拥有的985高校数量多达26所,中部只有6所,而西部12省市仅有7所。根据《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7)》数据显示,全国三甲医院中东部有561家,中部380家,西部仅295家,综合实力100强医院的差距更为明显,100强医院中东部64家,中部19家,西部仅17家。
(三)南北差距逐渐拉大
我国生产力布局除了东中西部差距以外,出现了新的情况,即南北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迹象。自2013年以后,南方经济增速大幅超过北方,2013—2019年南方平均GDP增速为9.7%,北方仅为4.4%。2013年,南、北方GDP之比为57.4∶42.6,而到了2019年GDP之比变为64.5∶35.4,南方占全国比重超过北方29.1%,平均GDP方面南方也大幅高于北方30%,除北京、天津以外北方没有一个省份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线。北方经济中东北、华北、环渤海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受产能过剩以及生态环保问题限制,传统的重化工行业、冶金行业、石油煤炭等行业投资下滑严重,而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活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新兴行业发展滞后,北方未能很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化。
(四)区域间产业同质化严重,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产业园区越建越多,各产业园之间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这种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传统行业,也出现在部分新兴行业,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收入或者政绩不顾经济规律盲目扩张,引起产业同质化继而引发产能过剩。在某些传统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如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等地的钢铁行业,一般都是各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所以一直是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而同时部分新兴行业中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如风电设备以及太阳能产业,近年来兴起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行业。新兴行业属于朝阳产业,需求大、利润高是地方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但是不顾地方资源、人才、技术现实以及产业链布局,盲目推进行业发展,反而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五)核心技术缺失问题严重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建成了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这种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不是高精尖,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核心技术缺失问题严重。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从2013年的250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532亿元,增长了160.4%,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集成电路需求增长得更快,到2018年,我国芯片进口额超过了3000亿美金。更加严峻的问题是在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中,除了封装产业以外,在芯片设计、材料、设备、制造环节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部分高端芯片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同时,制约芯片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依然严峻,高水平人才极度缺乏。核心技术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生产力最优化布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核心技术早日实现突破。
四、我国生产力布局未来展望
面对近年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未来生产力布局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指导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原则,通过合理优化生产力布局,缩小东中西部、南北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实现国家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市场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原则,避免政府对于市场的过多干预,而造成产业结构同质化以及产能过剩;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根据上述指导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以及黄河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最重要的在于改变各地方政府官员“唯GDP至上”的传统思想,从过去只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以质量、效率为导向的集约型发展。同时,要加大对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展新型生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生态资源产业化。
(二)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城市群,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之内,以一个或者几个特大城市作为核心,以多个中、大城市作为成员,通过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所组成的联系紧密、协同互动的城市集群。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在世界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京津冀城市群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以石家庄、廊坊等城市作为辅助成员所构成的城市集群。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具有很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能够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也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强化以京津冀为核心的渤海经济区建设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北差距逐渐拉大,以京津冀为核心的渤海经济区作为北方经济的核心区域,产业基础雄厚、人才众多、发展潜力巨大,其作为发展第三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目前渤海经济区经济在区域竞争中逐渐“掉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差距呈现逐步拉大趋势。渤海经济区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由2005年顶峰的25.3%,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18.2%,经济总量于2016年被长江三角洲地区超越,且到2019年底仅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量的76.1%。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立足渤海经济区的历史沿革和基础条件,将渤海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核心动力区,对缩小我国南北地区发展差距、探索我国湾区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撑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积极整合京津冀三地优势,积极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区域间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其次,要在国家层面统筹渤海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强化跨区域多规合一和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根据新情况、新要求进行一体化规划、布局、建设等。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动渤海经济区形成以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交通和大数据为核心的基建一体化、港口功能互补互动一体化、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一体化、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一体化、绿色高质量发展一体化、一流营商环境和要素市场建设一体化。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同质化,已经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这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在作区域经济规划时必须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减少对市场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让市场充分竞争、自我选择最为合适的产业。政府在适当干预时应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以保证经济市场化运作为目标,矫正市场不足,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以及法制廉洁的政务环境。通过技术进步,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加快培育和发展一些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加大相关产业财税、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明确相关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发展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关键材料、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基础性产业。
(五)推进战略性产业生产力布局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制裁,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加快一些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优化相关产业生产力布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具备较大优势,应该加大相关产业财政、税收、融资支持力度,明确相关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发展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关键材料、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基础性产业,加强相关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技术共享,改革现有科研体系,加强基础科学以及重点领域科学研究,最终实现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可控。
参考文献:
[1] 白暴力,王胜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02):89-95.
[2] 侯永志,张军扩,刘云中,等.生产力布局的内涵及我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J].发展研究,2014(12):4-7.
[3] 付晓东,王静田,崔晓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9(04):8-24.
[4] 贺灿飞,胡绪千.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19,74(10):1962-1979.
[5] 胡新民.三线建设:奠定新中国生产力布局坚实基础[J].党史文苑,2020(03):63-64.
[6] 刘皓琰.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演变及趋势[J].中国国情国力,2017(10):39-42.
[7] 刘正刚.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1(05):24-26.
[8] 阮晓东.区域发展 城市群将是城镇化主体[J].新经济导刊,2018(Z1):67-71.
[9] 周明长.三线建设与中国内地城市发展(1964—1980年)[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01):14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