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往春天的“慢火车”

2021-06-28沈东方

党员生活·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慢车旅客列车票价

沈东方

持续开行的81对公益“慢火车”,践行的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哐当哐当……呜……”绿皮火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铁道旁等待已久的人群瞬间活跃起来,有人扛着一蛇皮袋土豆,有人背着一箩筐花椒,有条不紊地登上火车。车厢里,还有不少特殊“乘客”——活鱼、活鸡,甚至还有活羊、活猪。

在最近热播的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慢火车”的身影备受广大网友关注。

穿行大山51年的“小慢车”

历时9个多小时,全程运行353公里,停靠26站,最高票价25.5元,最低票价2元。

这是5633/34次“小慢车”的全程运行情况。这对列车穿越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往返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雄站与攀枝花市之間,串联起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为连接大山内外的世界搭起了桥梁。

“咯咯哒……”“哞……”“咩……”最后两节行李车厢是整列火车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村民们最熟悉的“家禽车厢”。“过彝族年的时候,家禽家畜更多,就像动物园一样。”从刚开始来的不习惯,到现在产生亲切感,火车司机陈伟已经在5633/34次“小慢车”上度过了八个年头。他介绍说,每周一三五是当地的赶集日,不少铁路沿线的居民都会搭上“小慢车”,去临近的集市采购商品,贩卖土特产。几元的车费,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在喜德、冕宁等地下车,把农产品卖给当地商贩,再乘坐当天的列车返回——这是不少村民的生活。有时在火车上看到心仪的商品,也会直接在车上做起买卖。

逢站就停的“慢火车”,成了山区人民赶集的“公交车”,也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不再遥远。“坐火车比坐汽车便宜多了,节省下来的钱能让孩子们多买一支笔、一本书,也离梦想更近一步。”陈伟高兴地说。

在搭乘“小慢车”的乘客中,九成是彝族老乡,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车厢内增加了彝族文化元素,列车广播用双语播报,并为途经彝族聚居地的列车专门安排一名彝族列车员。从1970年至今,无数人搭乘“小慢车”去读书、赶集、打工、嫁娶……半个世纪,“小慢车”成了彝族老乡们心中的乡愁印记,成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梦想车”、美好生活的“致富车”、开进心窝的“连心车”。

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

像5633/34次这样的“慢火车”,全国共有81对。作为助力精准扶贫、完善区域交通方式、服务百姓出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慢火车”在崇山峻岭间已经穿梭了几十年。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81对公益扶贫旅客列车,每年运送沿线赶集务工求学的群众达2200余万人次。这些“慢火车”的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云贵、凉山、南疆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市达104个。

不涨价,是“慢火车”的一大特点。从淄博站至泰山站的7053次旅客列车,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票价最低的列车。开行40多年来,列车一直在升级,但始终没涨过票价,最便宜的票只需一块钱,运行成本远超客票收入。有人算过一笔经济账,不算人工成本,光直接成本每年就亏损400多万元。

“公益扶贫旅客列车多经偏远贫困地区,旅客出行需求虽不旺盛却是刚需,平均客座率不到40%,普遍运营亏损。”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此情况下,铁路部门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开行公益列车,长期执行1995年的普速旅客列车运价标准,票价几十年不变。

开行“慢火车”似乎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但从不变的票价中可以看出,“慢火车”的开行绝不单是“经济账”,而是饱含温情的“民生牌”。崇山峻岭间,一节节绿皮车行驶在万里铁道线上,大山深处的百姓或乘车贩卖土特产品,或乘车就医求学、走亲访友,一趟趟的公益“慢火车”加速着山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为沿线乡镇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你送产品来,我输技术去”,城市与山区你来我往输送的产品与产业技术,满足城市庞大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新兴科技也助推着山区产业链的转型与升级。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提起从重庆开往四川内江的5612次“慢火车”,家住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的张泽亮就滔滔不绝。他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05年在外打工时骑自行车被货车撞伤,从此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家中妻子肢体三级残疾,且患肺气肿,家庭因失去稳定收入来源而致贫。通过驻村干部帮扶,张泽亮家里喂养了200只鸡鸭,还种了不少花椒,而这些扶贫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通过5612次列车销售出去的。“去年年收入有4万多,多亏了火车的‘牵线搭桥。”

和张泽亮一样,依托“慢火车”富起来的,还有云南省禄丰市妥安乡的彝族妇女李光仙。四年前,李光仙坐着7466次“慢火车”发现了一条致富路,前往冬无苦寒的元谋县蔬菜基地成为了一名“菜客”。“以前家家户户种地,吃不完的就背上背篓坐火车到县城售卖,这几年我们更喜欢坐着火车去蔬菜基地打工,生活也越来越好。”四年来,在火车提供的便利出行条件和“李光仙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彝族老乡坐着火车走进蔬菜基地,彝乡贫困面貌也在悄然改变。

在高铁网“八纵八横”不断加密成型,“两小时经济圈”“半小时生活圈”走进百姓生活的时代,“慢火车”是不是该“下岗”了?

当然不是。快,可快出新时代的中国速度;慢,则慢出暖民心的人情味道。持续开行的81对公益“慢火车”,践行的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哐当哐当……”81对“慢火车”,正满载着民生温度和人民情怀穿山越岭,奏响乡村振兴的美妙乐章。

猜你喜欢

慢车旅客列车票价
演唱会
浅谈航空活塞发动机慢车抖动
一起Cessna172R飞机慢车发动机停车故障分析
高铁时代的“小慢车”
天津:京津城际延长线票价“公交化”
“扶贫列车”穿越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