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的那一束光

2021-06-28刘斯宇

党员生活·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祖先诸葛亮杜甫

刘斯宇

时隔35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上新”,更多国宝重器陆续“拆盲盒”,6座祭祀坑的发现与发掘再次震惊世界(P22)。三星堆,理所当然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不知道那些在三星堆扎堆遛弯的脚步,会不会迈向与此地相隔不远的另外两处名胜古迹——诸葛武侯祠与成都杜甫草堂(P5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写诸葛亮的诗不仅仅只有《蜀相》这一首,现存杜甫诗集中有二十多首涉及诸葛亮,可以说杜甫是诸葛亮的骨灰级粉丝。也许是冥冥中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召,偶像与粉丝二人的足迹跨越时空于此地交集汇合,落地生根,留给后世子孙绵绵不绝的感念与怀想。

世界上再沒有另外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热衷于祭拜祖先,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春节,以及祖先的忌日,都要祭拜先祖。曾经有位外国人士在网上发问:“中国人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真的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他不清楚,中国人祭拜祖先并不是单纯地寻求庇佑,更是源于一种灵魂深处的身份认同。对中国人来说:祖先没有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自己心里。

清明前后,多地雨下得很大。大雨没有冲淡这人间烟火的味道,花圃里各色鲜花开得绚烂多姿,公园里有小孩在玩耍嬉闹,路边亭子里老人们在下棋,小吃摊一字摆开,夜市红火,大街上车流如织,商场人来人往……城市依旧繁华。

很多酒店或购物中心开始利用屋顶来做文章——停车场、餐厅、酒吧、会所,甚至停机坪。这些探索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屋顶,就这样在现实中创造出价值不菲的经济效益,给人们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模式(P47)。

“哐当哐当……”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云贵、凉山、南疆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81对“慢火车”正满载着民生温度和人民情怀穿山越岭,奏响乡村振兴的美妙乐章(P14)。

全力以赴增加产量;集中力量推进医卫、交通、教育等重点行业人群接种;稳步有序推进60岁以上人群接种……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正在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P12)。大城重启一年后的今天,神州大地处处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英雄不寂寞,初心留人间。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曾有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清明祭扫的队伍,蜿蜒在江西瑞金叶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前。纪念塔正前方的草地上铺写着八个苍劲大字—— “踏着先烈血迹前进”(P6)!

华夏文明之光从古老的三星堆出发,行经武侯祠,透过杜甫草堂,投映到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经过时间熔炉的锻造,这束光必将穿越千古,照亮未来世界的大门。

猜你喜欢

祖先诸葛亮杜甫
祖先与吹牛
科学家发现了萤火虫祖先 等
登高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绝句
谁说我们一定要像祖先一样过
鱼儿是人类的祖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