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1-06-28刘晋

文教资料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刘晋

摘   要: 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双创教育离不开正确思想教育的引导。为了落实国家近年来提出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要先行于高校的号召,作者在所在院校高职英语教学中对课程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思想品质,做到真正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

日前,最新颁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交流各地各高校工作经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先行高校,打造学习有氛围、课程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固化的课程思政建设典型。”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下,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融入思政教育,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程思政”方针的指导下,不仅把人文教育贯彻到日常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帮助学生完成英语知识积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前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现真正的“育人”,做到与其他学科的“协同效应”。

一、高职英语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的优势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能给学生带来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跨文化意识及中西方文化对比等的人文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推行“课程思政”有先天优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经历,还能够使学生在陶冶爱国情操的同时了解到他国的文化,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文主题启发和语篇讲解这两个课堂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出和课文主题相关的思政元素,启发学生思考获得共鸣,在语篇讲解时聚焦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对比点,同时聚焦与课文相关的时事、政策、纲要等,让学生讨论文化,再以思辨问题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明确价值观导向,以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此外,教师在词汇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巩固练习中可以适当融入思政材料,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十分具有优势。

二、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是笔者院校供高职学生学习时使用的公共基础课英语教材,它的话题设置及内容选取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今后的能力需求,同时蕴含深厚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紧密联系教材,将课程思政融于教学之中。

筆者以《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融合,采用讲授法、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除了实现相应的语言知识学习目标,进行全程全方位育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学习英语外,还培养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无形中教授优秀文化传统,把价值观潜入脑中。

1.联系课文主题,思想品德教育融于教学。

《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第一册第四单元“Were always ready to help”涉及志愿者的主题,讲述了目前常见的一些志愿活动和内容,并进一步讨论了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要求,传达了热衷志愿活动的益处,以及学会设计志愿者招聘通知等。在这一单元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学习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志愿者话题的兴趣,比如“Have you ever worked as a volunteer in spare time?”和“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volunteer work?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小组的观点,得出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其次,可以给学生展示各种志愿者活动的图片,让学生关注更多的志愿者活动并且引发自身的思考,通过目前社会上一些流行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再对本节课的对话内容进行学习讨论,之后利用教材本身内容给学生播放英文歌曲“EARTH SONG”(地球之歌),通过讲解歌词,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以此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对话。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学到语言技能知识,还把自己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意识。

2.围绕教材语篇,人生观教育融于教学。

《新技能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是“Learn to think positively”(学习积极思考),涉及人生观的主题,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向成功,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本单元阅读列举了两位名人事例,三处名人名言,无论是事例与名人名言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尤其是课文结尾时的那句“Life is a mirror. When you smile in front of it, it will also smile, and also cry when you cry.(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就对着你笑,反之亦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笔者在语篇讲解中让学生进行讨论,讲解完课文,让学生分组找一些如文中的名人名言,并分组展示朗读讲解名人名言,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对积极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比如通过爱迪生说的“A strong man will struggle with the storms of fate. —Thomas Addison”(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托马斯·爱迪生),笔者就与学生分享了伟大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他身残志坚,积极面对生活,克服了身体的残疾而成为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故事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让他们树立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的人生观。再如“He who seizes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 —Goethe”(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歌德),同学们结合学习与生活探讨了抓住机会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笔者还找了一些励志的英文演讲,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帮助他们树立梦想、追逐梦想。

3.深挖教材内容,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融于教学。

《新技能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是“Communicate skillfully”(有效沟通),其中的听说部分与写作部分是关于顾客投诉与写道歉信的。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如何在职场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创新创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顾客投诉与如何口头道歉,然后分组讨论,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查阅服务人员在职场中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素养才更受欢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答案是职场上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要恰到好处、点到为止,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管是在英语或者汉语表达当中都要注重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礼貌性,在职场中要树立“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在日常职场工作中,时时处处坚持履行这一道德规范,尤其遇到顾客投诉这种不顺利的情况时,更要注意坚持这一道德规范。

虽然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尽力设计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但是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难免陷入一些误区:一是开展得过于牵强,主要表现是教师为了课堂思政而硬加思政元素,或者堂堂课里有思政,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二是开展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只是通过讲授传达课程思政理念,只能使学生在认知层面转变或者认同,并没有真正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三是只重视课堂,忽略课下,把课堂思政的焦点单纯放在课堂教学和讲授环节。要摆脱以上误区,教师还需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借助行为层面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与体验,灵活运用英语社团、社会实践、英语竞赛活动等第二、第三课堂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思维和情感水平,最终达到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效果。

三、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情感认同,才能做好榜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确保英语助力学生未来发展。教师更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信仰者和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2.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提高人文教育。

教材当中话题的设置及内容的选取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及今后的能力需求,教师应当合理整合及深挖教材內容,应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丰富“课程思政”内容。虽然并非每个单元都能进行课程思政,但是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参考,挖掘教材,通过主题演讲、辩论、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在“Enjoy a well planned trip”的主题单元,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教学,让每个小组评选出本小组最难忘的一次旅行经验,然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去过的最美丽的地方,遇到过的最难忘的经历,制作简单的PPT在课堂播放并讲解,教师给予点评。

课后还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通过英语社团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排演一些积极向上的情景短剧,在英语角开展话题讨论,联系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

3.注重情怀与品格培养,做合格双创人才。

在高职英语这门课程中,不仅体现出人文性,还有工具性和思辨性,正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一种优势。除了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掌握今后进入职场的表达沟通的能力外,还能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不仅熟悉民族的传统文化,还通晓一些国际规则,为国家做出贡献。

四、结语

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在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概念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协同育人、同向同行。通过课程思政与英语课程知识、技能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思辨思维;外语思政核心是育人,需通过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的,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思政”。因此,把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陶冶道德情操,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目标,使外语教学最终升华为外语教育,让教师获得幸福感与成就感,而且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2]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9.

[3]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社科〔2014〕3号,2014.

[4]李波.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04-105.

[5]陈顺利.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教育研究,2018(10):18-19.

[6]李晓娜.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对策与问题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6+16.

本文系2018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分析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