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醴陵市泮川矿区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1-06-28张正苗王诗龙吕星球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硅化黄铁矿裂隙

郭 宗,张正苗,王诗龙,吕星球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四队,湖南 株洲 412007)

1 矿区概况

泮川矿区金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台江南台背斜东南缘,衡东~浏阳新华夏系隆起带北段(图1-1)。行政区划属醴陵市市浦口镇管辖,直线距醴陵市区北东方向23km。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四队在泮川矿区开展了勘查区详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矿区主矿体为金、锑矿体[1]。

图1 泮川矿区区域地质图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晚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其中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是区域内的主要金矿赋矿地层和矿源层,少量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地层中。

2.2 区域构造

本区处于浏阳—衡东新华夏系隆起带中段与北西西向的萍乡—长沙大断裂带的复合部位,以褶皱和断裂为主。本区主要成矿阶段在燕山—喜山构造运动期间,在此期间矿源层冷家溪群普遍发生构造变形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近北东向断裂。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活动期次多。岩性上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并发育基性、超基性岩。

2.4 区域矿产

区内金属矿产丰富,主要为金矿床,近十多年来在地质找矿上有较大的突破,是湘东乃至整个湖南金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赋存于中生界泥盆系的泮川金锑共生矿床为区内首次发现。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古生界泥盆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等各组岩系。

冷家溪群小木坪组(Pt2x):分布于矿区中部。中下部为青灰色浅变质砂岩,夹粉砂质绢云母板岩、绢云母板岩;上部岩性为青灰色浅变质砂岩、变质杂砂岩、砂质板岩及绢云母板岩。

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s):分布于矿区中部及东南部,中下部为灰岩、钙质页岩、细砂岩、薄层粉砂岩夹页岩;上部岩性为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泥盆系上统岳麓山组(Dyl):分布于矿区中-西北部。下部厚层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砾岩;上部粉砂质页岩、砂质页岩。

二叠系下统小江边组(Px):分布于矿区西北部。深灰色钙质页岩。

三叠系上统紫家冲组(Tzj):分布矿区东南部。下部页岩夹煤线、炭质页岩、砂质页岩、砂岩、灰色石英燧石砾岩;上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煤线。

第四系(Q)主要是残坡积物,以砂、粘土为主。厚度一般大于4.00m。

3.2 矿区构造

矿区褶皱不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F1、F3及产于佘田桥组灰岩、白云岩中的裂隙构造,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

F1为区域性断裂,即老山冲—麻红坳断裂,属压扭性断裂,其上盘为小木坪组(Pt2x)和三叠系地层(Tzj),下盘为泥盆系地层。该断层总体走向50°~70°,倾向南东(局部反向),倾角70°~85°。断裂带宽3m~15m,带内充填物为断层泥、石英细脉、石英团块、断层角砾岩等,带中见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细粒黄铁矿化。F1断裂为本区的导矿构造也属容矿构造,其次级小断裂为矿区的主要容矿构造。

图2 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简要分布图

F3断层:产于矿区西北角,矿区内出露长度480m,总体走向28°,倾向南东,倾角43°~62°,断层出露宽2.5m±。岩石破碎,呈灰白色~浅肉红色,见弱褐铁矿化、高岭土化。断层上盘为泥盆系岳麓山组,下盘为二叠系龙潭组[2-4]。

北东向层间裂隙带:走向52°~73°,倾向北西,倾角50°~74°,控制长度30m~220m。裂隙带宽0.2m~15m,带内充填物为断层泥、灰岩角砾、白云岩角砾、方解石细脉、方解石团块,带内往往形成金或金锑矿(化)体。裂隙中主要矿化有金矿、辉锑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及铅锌矿。该组裂隙带是矿区内主要的容矿构造。

北北西向次级裂隙带:分布于北东向裂隙带北侧,带中见辉锑矿、黄铁矿、铅锌矿、局部见少量明金。该组裂隙带是矿区内次级容矿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但矿区外围见岩脉出露。

3.4 围岩蚀变及特征

围岩蚀变以白云石化、方解石化为主,其次有褪色化、硅化,主要发育于裂隙带两侧,在裂隙面扭曲部位褪色化、硅化要强,裂隙面呈平直状时硅化较弱,褪色化不强烈,甚至没有。当白云石化较强硅化同时也会强烈,根据整个矿床矿化特征来看白云石化、硅化是寻找金矿床的标志,当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都强烈时是寻找金锑矿床良好标志。

3.5 化探异常特征

普查阶段开展了1/10000土壤剖面测量,在测区内圈定了次生Au、As、Sb异常,其异常特征如下:

Au异常,以局部小异常和单点异常为主。局部小异常分布在横岭上附近的山坡上,异常呈不规则状,展布范围约300m×60m,长轴方向呈NE向。峰值41.63(10-9),衬度2.19,变化系数(CV)0.53,平均强度21.89(10-9),面金属量0.0264(m2·%),具Au、As、Sb元素异常组合特征。

As异常,呈不规则面状或不规则带状广泛的分布在白云祠、横岭上及十字坳一带,异常整体规模较大,异常强度较高,浓度分带发育,浓集中心明显,峰值883.12(10-9)。

图3 泮川矿区金矿土壤测量(Au、As、Sb)综合异常图

Sb异常,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在白云祠、横岭上及十字坳附近,可构成了一条异常走向呈NE向的异常带。异常带整体规模较小,强度相对较高,具有较明显的浓集中心,浓度分带较发育,峰值502.97(10-9)。

3.6 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产于泥盆系佘田桥组灰岩及白云岩内的断裂构造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总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走向倾向形态变化较大,具有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等现象。

矿区内圈定4个主要矿体,编号依次为Ⅰ-1、Ⅰ-2、Ⅰ-3、Ⅲ-1号矿体,如图2-1所示。

Ⅰ-1号金锑矿体:控制长度大于Xm,产状260°~343°∠37°~80°,平均厚度大于Xm,厚度稳定;金平均品位大于3×10-6,品位变化稳定;锑平均品位大于6×10-2,品位变化稳定。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受北东向层间裂隙控制,上下盘围岩局部碎裂岩化,在矿体西段仅为平整光滑的断裂面,呈舒缓波状产出,局部呈“S”型扭曲。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锑矿、微细粒金矿及少量黄铜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褪色化。

Ⅰ-2金 矿 体:控 制 长 度 大 于Xm,产 状290°~332°∠72°~85°,平均厚度大于Xm,金平均品位大于3×10-6,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受F1断裂构造控制,上盘为围岩为泥盆系灰岩、白云岩,下盘为围岩为冷家群小木坪组板岩。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微细粒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Ⅰ-3金矿体:厚度约Xm,金平均品位大于4×10-6,该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受F1断裂构造控制,上盘为围岩为泥盆系灰岩、白云岩,下盘为围岩为冷家群小木坪组板岩。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微细粒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图4 泮川矿区金矿成矿演化模式图

Ⅲ-1号金锑矿体:控制长度大于Xm,产状50°~68°∠68°~85°,平均厚度大于Xm,金平均品位大于3×10-6;锑平均品位大于6×10-2。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受北北西向裂隙带控制。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辉锑矿、微细粒金。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褪色化。

3.4 矿石质量

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自然金、辉锑矿、闪锌矿、黝铜矿、方铅矿、赤铁矿等。锑矿物主要是辉锑矿,少量锑华、锑赭石及微量辉锑铅矿、黄锑华等;金矿物为自然金。非金属矿物主要是方解石,其次为白云石、石英,绿泥石等。矿石有价元素为Au、Sb等,可综合利用,其他元素均无利用价值。

辉锑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长柱状、维状,针状、放射集合体状,星散分布或沿岩石微裂隙中分布。或不均匀分散分布或沿岩石微裂隙分布,粒径0.005mm~1.5mm。少量呈互相紧密镶嵌,聚集呈条带、脉状分布,集合体状中辉锑矿呈花岗变晶结构。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能谱微区成分分析,辉锑矿的化学成分较为稳定,平均含Sb71.63%,S28.37%,与它的理论化学成分较为接近。

金矿物:矿石中的金主要是自然金,经扫描电镜检测发现自然金成分较纯,含Au 100%,发现自然金与黄铁矿关系紧密,主要呈粒状包裹于黄铁矿中,嵌布粒度主要在1~10微米之间。

4 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4.1 矿床成因

根据矿床和矿体地质特征,可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低温热液脉状矿床,其特点为:成矿裂隙有明显的剪切裂隙性质;矿石结构复杂,交替结构较发育,伴生中低温矿物多,围岩蚀变类型有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等。

4.2 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岩浆活动和地层岩性三个因素的控制。

经过对岩石的测定,可以认为矿床近围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是成矿的矿源层。其含金量高于地壳丰度的 14~22倍,其含锑量高于地壳丰度的 8~17 倍。矿区内未见岩体出露,但矿区外围见岩脉出露,且矿区西南8km外范围内有板杉铺岩体出露,表明矿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存在。

燕山至喜山构造运动期间由于构造应力作用区内深部隐伏岩体上涌,使上覆地层窿起,浅海沉积地层因下覆地层的窿起倾角由近水平而变得陡峭,沿积地层中胶结薄弱部位因倾角陡峭而产生滑落形成层间裂隙带。此时由岩浆作用及构造应力的双重作用下,活化萃取了近围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矿液,矿液通过F1断层运移至层间裂隙带中,在层间裂隙带中及周边次级构造中富集成矿(图4)。

4.3 矿化富集规律

通过工程的系统揭露,从采样化验取得了较详细的资料,经过初步研究,有如下规律:

(1)矿体厚度与金锑品位呈有规律的变化,一般在裂隙扭曲或隆起部位厚度大、品位高[5]。

(2)裂隙构造中或其两侧强硅化蚀变岩中,金属硫化物密集地段为金的富集区。

4.4 找矿标志

(1)断层破碎带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2)裂隙带中出现星点状或细粒状黄铁矿是找金的好标志。

(3)围岩出现褪色化,破碎带中角砾呈深黑色硅化较强时是较好的找矿标志。

(4)当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都强烈时是寻找金锑矿床良好标志。

(5)物、化探异常区内凡是有Au、Ag、Cu、Pn、Zn、As、Sb、Hg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均是较好的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硅化黄铁矿裂隙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裂隙影响基质渗流的数值模拟1)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试论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