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优化探讨

2021-06-26杨海涛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构评价过程

杨海涛

(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0 引言

安全评价主要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展开辨识与评价的过程。过程控制是解决安全评价结论缺乏标准规范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保证安全评价机构能够有序开展工作的关键手段,能够对安全问题进行诊断,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出有效处理措施[1]。2019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 第1号)对安全评价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安全评价工作提出新课题。

1 过程控制的缘起

ISO9001把过程定义为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经济组织要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许多过程,充分地利用资源,增进信任,并进行连续控制和持续改进,以增强利益相关方的综合满意度,提升经济组织的整体绩效,实现经济组织的愿景目标。在激烈的动态竞争环境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安全评价中的过程控制也是按照ISO9001建立的一套文件,用来规范安全评价过程,评价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大多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2],并设置专职过程控制负责人岗以实现过程控制之目标。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逻辑层次和对应内容见表1。

传统的安全评价机构过程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客户需求、资质业绩、人员、监管要求等实施的管理,其目的是满足行业资质的各项要求和评价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实践中,机构在借助过程控制这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壮大服务实力方面则明显薄弱很多。

表1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逻辑层次和对应内容

2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当前安全评价机构普遍存在几个明显问题需要改进优化。

2.1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效果差

很多安全评价机构的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局限于安全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技术性、规范性要求,而忽视了机构内部职能部门的协作、评价工作的深度以及评价信息反馈、综合效益等方面[3],使“实现充分利用资源、连续控制和持续改进”成为一句空话,削弱了过程控制对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的保障效果,偏离了提升机构整体绩效的目的。

例如,在实践中,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由一名安全评价师独立完成的事实并不罕见,项目评价组也因此成为虚设组织,增加了评价组内其他签字人员的关联风险,甚至出现拒签和代签现象。

表2 主要过程接口风险汇总

2.2 评价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众所周知,安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很强,尤其是一些大型、复杂项目对安全评价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一名评价师不经过长期努力的成长很难具备独立完成评价报告的个人综合能力。

在实践中,有时一份报告交由不同的评价师审核,审核出来的问题会大相径庭,甚至会出现不结合评价项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标准条文等问题。 同时,还有一些安全评价机构奉行“拿来主义”,对自己的评价师队伍疏于培训整合和优化提升,所编制的报告不仅缺少特色,而且存在较多问题,甚至是低级错误,导致报告的可参考性较低。

2.3 评价过程控制过于狭窄

很多安全评价机构的合同管理在过程控制中涵盖不全。一般来说,安全评价机构与委托方直接签订合同时过程控制做得相对较好,而在与合作方签订合同时,过程控制则有所缺失。这种对于合作方控制的缺失通常会使得安全评价过程存在风险,让评价机构和安全评价人员都暴露在风险中,既为服务企业留下隐患,而且自身也随时会有损失风险。

在实践中,安全评价机构对于法定安全评价项目,通常过程控制都比较明确,但对其他服务咨询项目、评估项目等,则很少纳入过程控制。但在实践中,这些“未纳入过程控制”项目的占比份额日益增加,服务质量要求不断的提升,必须引起相关机构的重点关注。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报告后期利用”往往游离在过程控制之外。比如,安全工作委托方对安全评价过程和评估成果是否满意,是否存在不便言说的意见;委托方的安全工作是否因为安全评价得到提升,是否存在下一步合作的机会,等等,这些后续问题,往往被很多安全评价机构选择性无视了。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没得到明确答案,就不能说评价工作已经结束。

2.4 评价过程接口管理脆弱

很多安全评价机构忽视了过程之间的接口和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管理,而实施中恰恰是这些接口关系把安全评价链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安全评价机构的产品可以流水化高效率生产,同时为增强双方综合满意度、提升评价机构整体绩效搭建桥梁。因此,对于安全评价机构而言,应将过程衔接作为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重点关注。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机构内市场业务人员和评价技术人员配合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主要表现在过程中的协调和过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混乱,一方面会增加评价机构的无效支出,一方面也会破坏与委托方的合作。其结果往往就是“一次性合作”,难以与委托方建立相互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合同评审至评价实施过程接口的问题在政府采购项目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不能严肃对待其中的过程,很多机构往往会触到黑名单的边界线。具体来说,安全评价机构主要过程接口风险如表2所示。

3 优化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安全评价机构应从以下3方面进一步优化:

表3 评价阶段与对应内容

3.1 让过程控制涵盖安全评价全过程

在安全评价链条上每个过程既是输入也是输出,并对后续的过程产生影响。本文将安全评价链条按时间顺序分为三段,每段对应有各自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责任方(如表3所示)[3]。

评价的三个阶段明确之后,各个过程接口也就清晰了。从实施过程看,安全评价过程控制要贯穿于项目承接阶段、评价实施阶段、评价成果检验阶段的全过程,同时安全评价机构还应在内部开展相关风险管控实质性工作,综合提升安全评价工作质量,增加人员和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3.2 重视团队化建设

安全评价机构应在人员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辞退等环节体现人力资源观念,使每一名员工都能与机构的目标对接,发挥自己的专长,做到“在机构工作时是紧密的合作伙伴,离开机构后是宣传形象的朋友”。

一方面,安全评价机构内参与过程的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应将注意力投放聚焦到机构的目标上,然后倒推分解各个过程接口的管理,使内部协作流畅、高效,使安全评价过程既紧张有序、各负其责,蕴团队建设于平时,促进员工向一专多能方向迈进,进而在评价实施中推动机构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评价项目组成员在实施项目勘查之前应进行一次交流交底信息共享、查漏补缺,尽量排除后期实施风险。

3.3 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机构内部专家定位通常是二级技术审核人和评价项目的技术支撑力量,本身肩负重大责任。机构内部专家的另外两个身份也要重视:技术传授老师和产品质量控制者。对此,安全评价机构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应注意突出其这方面的作用,打造技术扎实的项目团队,输出质量高端的报告产品。

4 结语

在市场潜力不断释放、服务对象日益扩展的大环境里,对于安全评价机构而言,应不断回溯安全评价初衷。安全评价机构的过程控制在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水平提升方面仍有很多工作可做。例如,使自己的产品在机构内部实现规范化,发掘产品自身力量,增强机构的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实力等。

猜你喜欢

机构评价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