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融合探究

2021-06-26李俊杨凯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要素标准化

李俊 杨凯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观环境变革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通常会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三种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了三者并存的局面,在实践中从某种程度上,为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困扰[1-2]。

对此,笔者认为,探索如何将这三种安全管理模式有效融合,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控制生产安全事故、提高企业安全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三种体系机制简介

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主要是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控制危险因素和重大危害,识别和降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风险,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从而降低故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形象[3]。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和规范生产行为等方法,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人、机、物、环均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和持续改进[4]。

1.3 双重预防机制的主要内容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旨在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强调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将风险辨识、评价逐一建档,分析事故发展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落实管控措施,防范因为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而演变成事故隐患,以及因为隐患未及时发现并治理而演变成事故的情况,最终实现有效预防事故的目的[5-8]。

2 当前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要求也在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当前三者并存的局面。多重体系同时存在,导致了管理要求多重标准,企业难以有效地进行体系建设和系统管理,同时管理资料过度留痕,也容易造成上级部门监管困难,管理人员疲于应对,最终流于形式。

针对此问题,多位学者都曾做出了管理体系融合的若干探讨[9-15],基于此,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三者有效融合的解决方案。

3 融合解决方案

3.1 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都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核心在于满足安全生产的合规性。更进一步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发挥“作业指导书”的作用,将体系建设中的危险源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等各项工作具体化,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此外,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主要是围绕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可看作实现安全标准化的方法论,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进一步延伸;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本身作为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有效管理方法,在更宏观的水平上涵盖了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容。

3.2 三者有效融合的探究

综上,三种管理体系之间并不互相矛盾。若要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企业可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轴心,厘清彼此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条款进行合并和优化,最终实现有机融合。基于此种考虑,本文将融合过程划分为三个步骤,即要素拆分、要素对应、要素融合:第一,将作为融合轴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拆分成8个一级要素,为新体系的建设核心,其他两个体系按照对应内容向其中融合,从而保证融合后的新体系具备系统性、逻辑性。第二,一级要素确定后,三种体系再拆分至二级要素,各个二级要素根据彼此间的对应关系,以二级要素的主要内容作为对应依据,进行二级要素对应和融合。第三,有效融合后的新体系由8个管理模块组成,分别是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

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布情况

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布情况(续)

融合关键要素及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融合后的8个管理模块主要内容如下:

3.2.1 目标职责

统一的目标、明确的机构和相应的职责是三个体系进行融合的首要前提。有效融合后的新体系,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机构,拥有一致的目标,从而保证整个管理体系各司其职、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对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方面提出共同要求,为安全生产提供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企业应继续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落地,以促进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

3.2.2 制度管理

融合后的新体系需要有完善的制度管理,核心在于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制度清单和落实文档管理。融合后的制度清单,应具备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企业应确保制度运行中的各项文档记录落实到位,并根据运行情况和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改善和提升。

3.2.3 教育培训

融合后的新体系重视教育培训,重点在于通过培训和引导,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融入到全体员工的思想中,让各级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具备安全从事生产工作的能力。企业需要确保教育培训内容广泛、覆盖全面,通过对全体员工进行意识、技能和文化的培训,不断提升全员履行安全生产的职责与能力。

3.2.4 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作业现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人员管理。融合后的新体系,对现场设备设施的管理涵盖设备从建设、验收、使用直到报废的全过程;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都要有明确要求,包括作业环境、条件、人员行为和相关方人员的管理。同时,要求企业确保现场作业环境中的相关警示、告知和人员防护要到位,多管齐下,以达到全面消除现场作业各类危险和职业健康风险的目的。

3.2.5 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

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是三种体系相互融合的最关键部分。融合后的新体系中,对风险的管控包括列出作业活动、建立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过程。在此基础上,新体系还要求企业建立隐患清单和检查标准,全面、系统地落实安全检查行为,以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同时,及时分析和评价隐患治理情况,运用信息化系统对风险隐患进行检测、预警和数据分析,真正形成安全隐患的闭环控制。

3.2.6 应急管理

融合后的新体系,除了涵盖应急预案的建立、组织、演练和物资保障外,还重视应急演练实操和效果评估,以切实增加企业应急处理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配合必要的信息系统建设,依托数字化平台,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

3.2.7 事故管理

融合后的新体系,对事故管理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事故调查处理、事故统计分析、事故台账和档案管理等方面,要求企业在充分调查清楚事故并形成报告的基础上,根据事故的经验教训,总结经验并做好预防对策,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3.2.8 持续改进

融合后的新体系,最后一部分内容是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要素主要是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将绩效考评作为持续改进的推动力,遵循评价、审核、改进、提升的过程,不断激发融合后的管理体系的生命力,将三种管理体系中涉及持续改进的各项要求条款去芜存菁、高度凝练并落地实施,使企业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4 结论

第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者之间并不互相矛盾,更不应各自独立开来、各行其道,而应是相互融合,互为统一。

第二,本文提出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轴心,从双重预防机制的各项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对应条款入手,将三者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涵盖全面、核心一致的新体系,主要包括8个管理模块。

第三,三种管理体系的融合,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应用融合后的新体系,能够使企业建立起涵盖全面、实施有效、自纠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帮助企业有效控制风险、消除隐患、预防事故,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要素标准化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标准化简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