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重高危作业管理 强化专项措施落实

2021-06-26中石油渤海装备公司牛成杰郭金利李海彬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6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企业

中石油渤海装备公司 牛成杰 郭金利 李海彬|文、图

高危作业又称高风险作业,是指作业过程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一类活动,常规安全管理手段,对于高危作业的风险防控能力针对性往往有所不足。木桶原理指出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板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板块,所有的漏洞和缝隙都会导致水的流失。企业安全管理往往也不取决于某方面的完善,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安全管理能力。高危作业是企业安全风险的“突出部”,是企业安全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热处理移动吊装作业

高危作业的界定

高危作业除国家、行业明确要求种类外,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进一步补充完善,主要指危险因素较多、风险较大的作业项目,同时往往兼具临时性、非常规性等特点。一般来说高处作业、起重作业、土方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均属于高危作业。同时缺少既定作业规程的设备维修作业、流动性作业也可以纳入高危作业范畴进行专项管理。

高危作业的辨识

基于法律法规要求确定的高危作业

为强化高危作业安全管理,国家、行业先后发布了多项安全规定,如《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59号)从安全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三个方面对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对高处作业术语进行了定义,对作业分级、影响范围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解释。企业基于国家、行业安全管理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存在的活动对高危作业项目进行确定。

基于危害因素辨识确定的高危作业

企业基于HSE管理体系、双控体系建设及运行要求,采用内部调研分析的方式,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员参与危害因素辨识,对属地范围内场所、设备、原辅料、产品等环节存在的动态和静态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并组织各专业对辨识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确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高危作业项目。如定期在设备、地坑、罐体内开展维保、清理、检测作业,都属于有限空间高危作业。

基于生产活动确定的高危作业

高危作业往往具备非常规、临时性特点,如厂房改造时存在的高处作业,易燃、易爆场所开展的动火作业,基建施工时进行的移动吊装作业等。这类作业项目在日常生产中涉及频次较低,但风险较大。由于作业区域的不同、施工要求的差异、作业设备及人员的变化,其主要风险类型也有所区别,一般缺少既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也可以判定为高危作业。企业在对以往作业经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应当提前纳入高危作业进行管理。

高危作业主要风险来源

高危作业自身存在的风险,如高处坠落、窒息、火灾爆炸等,会在特定条件下由于一定原因被引发,发生“由内而外”的转变。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思想麻痹大意、忽视安全风险是高危作业风险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在高危作业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组织不到位,项目负责人未按照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开展高危作业,作业人员分工不清,导致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如风险辨识及告知不到位、安全方案编制不全面、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等。

二是违章作业,作业人员主观上忽视安全风险,存在冒险作业行为,如高处作业不系挂安全带、有限空间作业不佩戴呼吸器等,都是由于作业人员对作业风险认识不足。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设备、设施、工器具等作业物资配备不足,或不满足高危作业需要,如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未配备防爆工具,高压作业中未配备符合绝缘要求的劳保用品等。

二是设备、设施、工器具等作业物资存在缺陷,如移动吊装作业时,起重设备承重支架液压缸漏液导致的支撑力不足。

管理的缺陷

企业对于高危作业的管理存在疏漏,如规章制度不健全、审批流程不明确、资金投入不到位、安全保障物资储备不齐全等,都可能导致高危作业人员无法有针对性地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使高危作业风险扩大化。

周边环境的影响

高危作业与周边环境风险发生干涉可能导致风险失控。因此在开展高危作业前,应充分借助工作前安全分析,对周边环境影响进行确认,如移动吊装作业中,应当充分考虑作业半径内高压线、燃气管线、塌陷地面等危害因素。

高危作业的管理

高危作业由于其高风险、非常规等特点,实际管控难度较大,容易成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抓好高危作业,应当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一是建立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持续完善。高危作业因企业性质的不同,往往存在多种类别,《民法典》第八章从高度危险作业管理、高度危险物使用、高度危险区域隔离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人身损害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高空、高压、地下挖掘作业及高度危险品管理不善等都可以列入高度危险范畴。企业根据存在的高危作业项目,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明确具体的技术控制要求,为高危作业提供安全管理依据,是实施高危作业管控的前提。如在高危作业规章制度中,明确各部门组织、实施及管理职责,阐明审批流程、各项记录的有效格式、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作业监护等通用要求,同时根据作业类别的不同规定具体技术要求,如动火作业的分级、有限空间作业的气体置换、高处作业的防坠落措施等专项要求,为高危作业提供指导。

二是明确具体高危作业项目,并不断细化。基于高危作业辨识结果,建立专项管理台账,安全管理部门对企业可能从事的高危作业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台账应充分体现出高危作业项目名称、区域、具体作业管理流程、存在风险及控制措施等内容。高危作业管理台账是管理制度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着重体现企业高危作业具体项目的风险控制要求,具备点对点安全管理特性,在充分考虑适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将作业项目具体内容纳入台账管理。如笔者所在单位将接头热处理炉、管体热处理炉、循环水池内部作业纳入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管控,同时对节假日等高风险时段升级审批要求进行明确。

三是组织教育培训,推进责任落实。无论是高危作业规章制度还是管理台账,都是企业实施高危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要保证高危作业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将责任、要求传达到位,因此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强化相关员工安全意识及风险防控能力,普及高危作业安全知识是推动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如针对电工开展的临时用电培训,可以对临时用电基本概念,工作前安全分析要点、风险措施的制定及落实等内容进行讲解,既有助于加强员工对临时用电作业的认识,也利于作业管理要求的落实。

交叉作业

四是强化高危现场基础管理。基于企业高危作业需要,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在各危险区域张贴对应安全标识及警示说明,对高危区域进行强化管理。如易燃易爆品使用及贮存场所张贴“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警示标识,对员工作业进行风险提示;通过现场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应急疏散图示等警示说明,对危化品运输、使用、贮存等作业进行规范,同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从前期预防、过程控制、应急抢险等各个方面入手,强化高危作业安全管控。

五是安全防护及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为有效满足高危作业风险防控要求,企业应储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救援物资,如配备安全绳、通风换气设备、呼吸器、气体检测仪等用于有限空间作业,配备安全带、脚手架、举升车、安全网等用于高处作业需要。企业对配备的安全保障及应急救援物资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保,出现老化、破损、超期等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高危作业所需物资的齐全、完备、充足。

六是实施高危作业现场检查。高危作业现场检查应当分为两方面:

一是相关部门要强化对资料记录的审查,如工作前安全分析、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作业许可审批记录等,涉及相关方作业的,需要对相关方作业资质、HSE协议的签订、安全告知记录等方面资料记录进行检查。资料记录检查应当着重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及各资料记录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审查,追溯职责落实、审批程序、风险辨识及措施制定等情况。

二是安全部门要落实高危作业现场检查,高危作业现场检查主要侧重人员素质、作业规范性、工器具的选用、防护及应急救援设施的配置等方面,现场检查要点包括:看作业现场环境,如工器具定置摆放、安全隔离设置、设备设施安全状态等;看作业人员安全状态,如专用劳保用品穿戴、操作规范性、监护人员配置等;看现场安全防护及应急救援条件的完好、有效情况,如气体检测仪、安全带、消防设施等配备是否满足作业需要;看周边环境对作业现场是否存在不利影响;看专项作业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如基坑边移动吊装作业时,起重装置与基坑边的有效距离。

小结

高危作业因其风险大、种类多、管理难的特点,如不能有效管控,有可能会打破企业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抓好高危作业安全管理的关键,主要在于全面辨识实际存在的高危作业项目,充分了解各类高危作业存在的风险特性,有针对性地配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有效落实高危作业安全管理措施。抓好高危作业安全管理,不断弥补企业安全管理短板,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作业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我想要自由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