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的生活化构建
2021-06-25王美芳
王美芳
摘 要:首先就生活化教学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关教学案例,论述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分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使用路径,希望能够为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带来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分数教学;生活化构建;案例分析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各学科老师重点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来说,依托生活化构建,培养学生相关的数学素质,便成為小学数学老师所重点关注的话题,因此,了解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理论,并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正确开展生活化构建,是新时代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生活化理论综述
所谓生活化,就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与生活情境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所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此提升其学习热情,让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成效。在义务教育阶段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开始成为各学科老师重点探讨的话题,因此如何将相关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进行结合,怎样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下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便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所热衷于讨论的重要问题。
二、小学分数生活化构建案例分析
(一)分数理论生活化
同整数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数的理论更为复杂,在日常生活当中,小学生身边的事物大部分是以整数的形式出现,例如,一本书、一支笔、一份报纸等,这些涉及整数的理论因为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针对整数的相关理论的生活化情境构建是更加简单的。与整数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数在生活情境中更难找到对应的实物,因此,教师需要在针对分数的理论教学活动当中整合整数的概念,通过横向对比,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含义。
例如,在认识这一分数概念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橘子,并向学生进行提问:“请问同学们,大家会使用什么数量词来对老师手里的这个橘子进行描述?”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很快就会回答道:“这是一个橘子!”此时教师可以用手将橘子平均剥成四份,拿出其中一份再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现在老师手里拿的,还能被称为一个橘子吗?”此时学生往往会很犹豫地摇摇头,教师便可以顺水推舟进行提问:“那该怎么对老师手里拿的橘子进行表述呢?”学生便会进行热烈的讨论,并给出“一瓣橘子”等答案,老师在不否定学生答案的情况下,便可以向学生进行分数理论的灌输,让学生认识到老师手里拿的橘子可以用“个橘子”来进行表述,并让学生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一个橘子这一概念来说的,若没有一个完整的橘子,个橘子的概念也就不会出现,因此,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以及对生活化情境的融入,学生便很容易地了解到当前自己所学习的分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并且在接下来的分数理论知识进阶学习中,教师还可以手拿两份橘子,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老师手里拿着的橘子应该怎么进行描述呢?”学生在认识了个橘子的概念后,就会自然联想到个橘子等概念,对分数的理论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老师手中的橘子,还能够延伸出许许多多分数的相关知识,如分数的大小比较等,教师可以基于橘子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数学习中对分数理论产生更加形象的认识,提升学习成效。
(二)分数知识使用生活化
学生在对分数理论产生具体认识以后,为了能够更为熟练地使用分数解答相关问题,防止在应用分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混淆,老师还需要通过生活化构建来训练学生使用分数知识的能力,由此加深学生对分数知识的了解深度,提升其使用能力。
例如,老师在后续教学活动中,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生活游戏。笔者抽取了班级中的10名学生,站成一列,此时邀请班级中另外一名学生基于教师或其他同学发出的命令完成相关动作,如教师发出命令,请这位同学调出这一列同学中的,围着教室走一圈。通过这一生活化案例的构建,学生将在学习观察中逐渐认识到分数的含义。待学生完成老师的命令以后,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发出命令,让讲台上的同学来完成,学生通过在脑海中的简单计算,也能够完成。依托这一方式,学生的分数运算能力也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培养。
整体来说,依托生活化构建,学生对于分数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老师也顺应了素质教育理念下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的要求,全班同学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有效培养。
分数知识学习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而依托生活化构建,学生在理解和使用分数知识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在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的同时,整体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志浩.低起点 优方式 深体验: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优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116-119.
[2]刘志慧.分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20(3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