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汉玉衣研究综述

2021-06-25孔书馨

文教资料 2021年7期
关键词:物质文化汉代

孔书馨

摘   要: 两汉时期,玉衣是皇帝及高级贵族的特殊丧葬敛服,以达到人们所希望的死后尸體不朽、灵魂永存的目的,是最重要的殓葬用玉之一。本文结合玉衣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通过玉衣的形制结构、发展演变、等级制度等内容,探讨玉衣背后所反映的两汉的政治经济及先民的丧葬观念习俗,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物质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汉代   玉衣   丧葬观念   物质文化

中国古代丧葬用玉自新石器时代产生,经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在两汉时期进一步发展并达到高峰,这一阶段是我国古代玉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汉时期,玉衣的出现使以玉衣为主体的葬玉制度逐渐发展成熟。

一、“玉衣”相关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

文献中有关“玉衣”的记载,多见于《汉书》《后汉书》等史书中。其中,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中“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是有关玉衣的较早记载。对于玉衣等级制度的规定,明确记载于范晔《后汉书·礼仪下》中:“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楼。”由此可见,汉代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这亦体现在考古发现中。

在考古发现方面,新中国成立前曾出土过玉衣片,自新中国成立后又陆续发现一些铜缕、玺金铜缕玉衣的资料,但都是一些散乱的玉衣片,看不到玉衣的全貌[1](60-67)。直至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金缕玉衣后,人们才窥见两汉玉衣的全貌。这两套玉衣是迄今影响最大、研究最深入的汉代玉衣,具有重要意义。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所出土玉衣由4000余片玉片组成[2],是“迄今我国发现玉衣中玉质最上乘的一套”[3](29)。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出土玉衣和玉衣套的汉代墓葬有七十九座。其中,西汉时期约四十余套,东汉时期约三十多套,两汉之交有两套,玉衣的使用在时间上贯穿了整个两汉时期[4]。目前我国出土汉代玉衣或玉衣片的省、市有: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安徽、湖南、广东和云南,其中河北出土的数量最多,江苏、河南、山东次之[1](60-67)。由此可见,两汉玉衣虽在皇帝和高级贵族中普遍使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地域性。

二、玉衣的形制结构

对于《汉书·霍光传》中“玉衣”一词,颜师古注:“汉仪注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腰已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甲,下至足,亦缀以黄金缕。”由此,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玉衣的形制结构。根据文献记载来看,一套完整的玉衣包括襦、札、甲三部分。襦,《说文》中释为“短衣也”,为玉衣的上衣。李贤注:“王侯葬,腰已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匣,下至足,缀以黄金镂为之。”“札”应为玉衣的下衣,“甲”,即“匣”,即玉衣的足部。由此可见,在文献记载中,一套完整玉衣的襦、札、甲三部分即上衣、下衣和足部。玉衣的形状“如铠状”,像铠甲一样保护着墓主人的躯体。

综合玉衣考古发现来看,玉衣的各部分均由许多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纤细的金丝(或银、铜等丝)编缀,组成玉衣。与文献记载略有不同的是,实际出土的玉衣主要包括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5](37-39)。结合满城汉墓金缕玉衣[5](37-39)、广州南越王墓丝缕玉衣[6](64-88)、徐州土山东汉彭城王家族墓出土银缕玉衣[7](32-36)的清理与复原结果来看,大致可以归纳出,玉衣的头部由头罩和脸盖构成,上衣由衣身(包括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包括左右裤筒,手套分为左右手套,鞋分为左右鞋,与人教形状类似,总计十余部件。

三、玉衣的发展演变

(一)玉衣的起源

墓葬中的葬玉传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新石器时代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丧葬玉,这一阶段的葬玉处于最原始阶段。

关于玉衣的起源,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夏鼐先生认为,“可以溯源于东周时代的‘缀玉面幕和缀玉片的衣服”[8](125-145);史为先生推测“玉衣”可能在战国末期已有雏形,1959年洛阳中州路西段战国末期的墓葬中发现有些死者脸上覆以缀玉的面幕,身上穿有缀玉的衣服,这可能是汉代“玉衣”的前身,也可能是《吕氏春秋》中的“鳞施”[9](48-50);卢兆荫先生认为汉代的玉衣可能由战国时期的“缀玉衣服”发展而来,即《吕氏春秋》中的“鳞施”[10](4-14);郑绍宗先生认为“玉衣的形制是由鳞施发展,模拟甲胄形成”[11](67-71),袁胜文先生通过分析考古出土的玉覆面,认为玉覆面即西汉玉衣的原始形式[12](76-81)。

玉石覆面是下葬前装殓尸体时,盖在死者面部的以丝绸为衬底、缀有玉石片的覆盖物。出现于西周中期,在春秋、战国继续流行,西汉前期以后不再出现[12](76-81)。关于鳞施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节丧篇》,在描述战国的厚葬风俗时称:“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高诱注:“含珠,口实也;鳞施,施玉于死者之体如鱼鳞也。”[13](532-538)由此可见,玉石覆面是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鳞施是如鱼鳞般覆盖于死者身体之上的玉片。

综上,关于玉衣的起源,目前学界多认为玉衣起源于“玉覆面”或“鳞施”,或由“玉覆面”发展成为“鳞施”,两种观点均认为玉衣起源于两周时期。无论“玉覆面”还是“鳞施”,都是玉衣的起源与萌芽阶段,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成玉衣。

(二)玉衣的发展

玉衣起源于两周时期,在两汉时期发展至完备。西汉的经济社会状况为玉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汉初休养生息后,景帝、武帝时期西汉经济逐渐恢复,国力愈发强盛,为玉衣的使用提供了经济基础;儒家思想的盛行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使汉代厚葬成为一种风尚,且黄老之学的流行促使人们追求灵魂不朽升仙。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西汉玉衣取得了较大发展。

西汉早期是玉衣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4](285-291)。“这一阶段,楚国在玉衣及其他殮葬玉器的使用方面一直居于领先地位”[15](27-32)。

卢兆荫认为,玉衣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16](51-58)。石荣传根据这一时期徐州九里山汉墓中出土的银缕玉衣已呈现出一种较完整的形态,认为“至少在西汉文景时期,玉衣已发展成熟”[17](62-72)。由已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一时期已出现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形式,且分布范围扩大,在多个诸侯王国有所发现,如梁国、南越国等。

东汉时期,玉衣制度进一步发展,体现在玉衣等级制度的日益完备。西汉时期,玉衣等级界限并不严格,以至于皇帝、诸侯王等都可使用金缕玉衣;随着玉衣使用的扩大化,玉衣的等级制度愈来愈严格,开始有明显的等级划分。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阐释。

(三)玉衣的衰落

玉衣作为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特殊敛服的习俗,只在两汉时期盛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玉衣制度逐渐衰落。史载,曹魏时期,曹丕曾因“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行也,岂不重痛哉!”[18](81)于是下令“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18](81),玉衣由此废除。此后,史书未再记载过玉衣相关,从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魏晋以后的墓葬中至今尚未发现过玉衣[19](94-95)。关于玉衣衰落的原因,除曹丕为防止玉衣被盗外,个人认为亦有政治经济的因素。魏晋时期时局动荡,社会并不安定,由于长期的动乱破坏了生产力,可能使当时贵族阶级难以承受玉衣的高昂成本,且魏晋时期统治者提倡薄葬,改变了两汉时期的厚葬习俗,因此玉衣的制作与使用逐渐减少,玉衣制度衰落。

四、玉衣使用等级制度

玉衣在制作与使用中,有严格的等级界限。这一点,在玉衣编缀所用金丝、银丝、铜丝等材料的不同有明显的体现。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有一个从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期,玉衣使用的等级界限并不十分严格,等级制度也尚未完全建立,皇帝与王侯死后均可使用金缕玉衣。根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西汉诸侯王所出玉衣,兼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如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金缕玉衣[20](133,347-350)、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金缕玉衣片[21](4-33)、曲阜九龙山鲁王墓M3出土银缕玉衣残片[22](39-54)、邯郸郎村象氏侯刘安意墓出土铜缕玉衣片[23](112-115),可见诸侯王墓中出土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等,西汉时期玉衣的分级制度并不严格。卢兆荫先生指出,玉衣在西汉尚未形成严格的使用等级制度。

西汉后期,随着玉衣使用逐渐增多,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逐渐完善[16](51-58)。从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来看,出土金缕玉衣的墓葬如河南永城窑山3号汉墓、高邮神居山汉墓等墓主都是当时势力较大的诸侯国国王;使用银缕和铜缕玉衣的墓主大都是实力较小的诸侯国王或其家族成员[4]。等级制度的完善不仅体现在编缀玉衣所用丝线的材质上,还体现在玉衣片的材质上。例如,邗江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M104为西汉广陵国王室成员墓,出土玉衣主要由约19枚玻璃衣片构成[24](39-61);扬州“妾莫书”木椁墓为某代广陵王妾墓,其出土玉衣主要由铜缕琉璃片构成[25](1-6)。由此可见,西汉晚期玉衣等级的差异亦体现在玉衣片的材质上。

东汉时期,玉衣使用的等级界限更明晰,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逐渐建立并完备。《后汉书·礼仪下》中有明确记载:“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由此可见,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列侯、贵人、公主死后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根据身份等级的不同,死后所用玉衣有金银铜缕的划分。根据考古出土玉衣的情况来看[4],除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及其王后使用鎏金铜缕玉衣2套外[26](127-155),其余诸侯王多用银缕玉衣或铜缕玉衣。对于中山简王刘焉及其王后使用鎏金铜缕玉衣,学界多认为是皇帝特赐[27](81-83)[28](76-85)[1](60-67),而非僭越所为。随着东汉玉衣使用的进一步扩大化,玉衣片的材质增加了汉白玉石。由此可见,随着玉衣使用范围的扩大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东汉玉衣材质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玉衣的质量有一定下降。

两汉玉衣使用等级制度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西汉前期不完备的等级制度,到中后期逐渐明晰的等级划分,再到东汉严格的等级界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东汉玉衣制度的等级化伴随着玉衣材质的一定下降,反映了东汉后期玉衣的衰落趋势。

五、玉衣使用背后——两汉的经济政治与丧葬观念

(一)玉衣使用所反映的两汉政治经济

玉衣的发展与等级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西汉建立之初,天下百废待兴。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后,经济恢复、国力逐渐强盛,这为玉衣的制作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是两汉厚葬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汉时期,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并不完备,皇帝与诸侯王使用玉衣的等级界限并不明确,体现了这一时期诸侯王的自主性仍然较强。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与诸侯王势力的削弱,玉衣等级制度逐渐建立并完备,在东汉时期得以完善。然而,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辉煌之后,曹魏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生产力的破坏与薄葬之风的盛行,玉衣制作的社会基础遭到破坏,这一时期玉衣的盗掘使统治者采取禁止制作玉衣的措施,玉衣使用逐渐衰落。

(二)玉衣使用所反映的两汉丧葬观念

两汉时期皇帝与高级贵族玉衣的使用,反映了两汉先民的丧葬观念。

玉衣的使用体现了中国以玉为贵的传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以玉比德”之说。《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汉代人具有很强的崇玉、贵玉心理,拥有和使用大量精美的玉器是身份地位的标志[28](76-85)。两汉时期皇帝及高级贵族死后使用玉衣殓葬,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玉的风气。

受两汉时期黄老之学及玄学的影响,人们相信人死后存在另一个世界,于是为保证死者之魄有所归依,使逝者早日飞天成仙成为一项有实际意义的行为[28](76-85)。因此,玉衣的使用在两汉先民看来具有引导灵魂飞天的功能,这体现了汉代人对飞天成仙的渴望。

汉代人具有“侍死如侍生”的观念,这在汉代的考古遗址中亦有体现。因此,人们希望死后尸体仍能不朽,灵魂可以自由进出。东晋葛洪的《抱朴子》“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后汉书·刘盆子传》中“赤眉发掘诸陵,取期货宝……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等文献的记载均体现了古人认为玉器可以使人永生的思想。从考古发现来看,罗波通过分析汉代玉衣头罩顶部中央使用璧形玉片的原因,指出留此璧玉之好,是为了使灵魂出窍有升天之道,由此可见汉代玉衣即汉代升仙思想的产物[29](55-56)。即玉衣內部包括带孔的玉璧,被认为是灵魂进出的通道。

综上可知,玉衣的使用发展于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它的兴起、发展与顶峰与汉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贯穿整个汉代的历史。

玉衣起源于两周时期,出现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发展至完备阶段,魏晋时期又走向衰落,是汉代皇帝及高级贵族死后特殊的殓葬用玉,亦是汉代特有的丧葬用玉。玉衣的研究对于中国玉器发展史及两汉社会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古代玉器和两汉政治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J].文物,1989(10).

[2]赵晶.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与南昌海昏侯墓的比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徐州市博物馆.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金缕玉衣修复[J].中国文化遗产,2004(3).

[4]王静.汉代玉衣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满城汉墓金缕玉衣的清理和复原[J].考古,1972(2).

[6]白荣金.西汉南越王“丝缕玉衣”的清理与复原[J].文物,1991(4).

[7]钱澄宇.南京博物院藏银缕玉衣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4).

[8]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考古学报,1983(2).

[9]史为.关于“金缕玉衣”的资料简介[J].考古,1972(2).

[10]卢兆荫.论玉文化在汉代的延续和发展[J].中国历史文物,2004(3).

[11]郑绍宗.汉代玉匣葬服的使用及其演变[J].河北学刊,1985(6).

[12]袁胜文,石文嘉.玉石覆面研究[J].中原文物,2009(3).

[13]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节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宗时珍.关于西汉王侯敛葬玉衣的思考[J].南方文物,2019(3).

[15]龚良,孟强,耿建军.徐州地区的汉代玉衣及相关问题[J].东南文化,1996(1).

[16]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J].考古,1981(1).

[17]石荣传.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J].中原文物,2003(5).

[18]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9]汪莱茵.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2).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1]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J].文物,1998(8).

[22]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5).

[23]睢文,南波.文物资料丛刊[D].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4]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J].文物,1991(10).

[25]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J].文物,1980(12).

[2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

[27]金成荣.浅说金缕玉衣[J].新乡学院学报,2010,24(2).

[28]袁胜文.汉代诸侯王墓用玉制度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9]罗波.汉代玉衣与升仙思想初探[J].文物春秋,1994(3).

猜你喜欢

物质文化汉代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问题探讨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首都高校文化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