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艺之我见

2021-06-25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醴陵彩瓷彩绘

陈 利

(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湖南 醴陵412200)

一、由素纱蝉衣到薄施淡染技艺的源起

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双勾分水”和“三烧制”技艺而著称,在清代就获得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高度评价。然而,釉下五彩瓷“双勾分水”彩绘技法因受胎面弯曲度和矿物颜料分水经验的影响,在分水装饰操作过程中上都是小心翼翼,画面也多采用工笔画表现,色块较小而且层次感不够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画面僵硬,颜色深浅过渡不自然,产生图案式色彩堆积和框线内机械填色的平板效果。

由于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爱,醴陵老一辈艺人们对釉下五彩颜料色泽表现和彩绘技法的创新研究也坚持不懈。有的致力于釉下泼彩表现技法探索,有的致力于釉下淡彩表现技法探索,有的致力于器物造型研究,有的致力于技艺恢复和颜料的开发研究,有的致力于古瓷收藏与古籍整理研究。陈扬龙便是这其中的一位。他的名字,注定与薄施淡染技艺被陶瓷历史所铭记。而在薄施淡染技艺形成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代表西汉杰出纺织技艺的精典作品——素纱襌衣(如图1所示),两件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出土不但让沉睡两千多年的西汉丝织品重现于世,也应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所描述的“地铺白烟花簇霜”诗句。轻薄而透明的素纱襌衣,如烟雾般飘渺轻盈,如水色般晶莹剔透。锦衣与纱衣内外呼应,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但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凸显轻柔和飘逸质感。即使素衣单穿也使人体更加轻盈自然,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不但轰动了中外考古界,也让当时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作的家父陈扬龙彻夜难眠,一个问题开始萦绕脑中:醴陵的釉下五彩装饰表现,是否也可达到薄如蝉翼、朦朦胧胧、举之若无的境界?而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罐中千年不腐的湖藕晃之即化为无有的偶然事件,让他在惋惜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来自千年前的万物神奇造化,触发了一个大胆的创作想法。将蝉衣的薄与素、隐与现、空与灵、虚与实充分运用在釉下分水彩绘装饰中,使装饰画面更加轻盈自然,空灵通透、若影若现。倾尽父亲毕生心血的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艺,从最初的想法到几百次的反复实验、最终效果呈现,历经四十余年,终于以其独特的风貌荣登国家博物馆的舞台,“薄施淡染”技法的传播使醴陵瓷艺迈入到一个新境界,也为当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彩绘技艺的创新发展谱写了一段新篇章。

二、薄施淡染中的生命气息表现

图1素纱蝉衣 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

万物皆有灵,而人的生命状态、人的创造力与万物在瓷器上的再生表现力息息相关。有位西方学者把希腊的花瓶比喻为水晶,是静态的和谐,而中国的花瓶具有内在的生命,是动态的和谐。花瓶作为常见器物形态,许多人把装饰花面都画在了瓶子的表面,注重实空间的关系表现而缺少虚空间的意境氛围表现,画面缺少透气感。毛主席曾对釉下五彩花碗这样评价:“碗外面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碗里的花是给自己看的,碗里也有花就更好了”。言外之意,碗里的花是代表创作者与使用者之间内心世界的深层次交流。薄施淡染技法的应用,可完美地将瓷器表面装饰的花卉等形象融入胎中,坯器与装饰合二为一,感觉花自瓶中来,又入瓶中去,花瓶如同一个柔软的充满阳光和水分的透明容器,花儿可以在其中自然绽放,深入浅出,超然物外,装饰不再是瓷器表面得一件华丽外衣。空间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和薄施淡染技法的完美表现,将釉下五彩瓷彩绘装饰推向了一个玄学的审美境界。所绘画面无框线之拘束,无形体之羁绊,无人工之笔痕,无窑火之燥热。水色莹润饱满,气息相生。瓷器坯胎如同孕育生命的土壤,而装饰画面如同土壤上盛开的自然之花,无论是鲜花还是小草,都能在阳光水分的沐浴下无拘无束地绽放。如陈扬龙彩绘作品《小菖兰》,将形态之自然、色彩之浓淡表现的空灵神秀、朦胧飘渺、意趣姿生(如图2所示)。蒋天耕先生在《气息论》一文中曾描述笔墨为“浓主气,淡主息”,一茎一叶中都有釉色浓淡自然过渡,看似轻柔却充满弹性和力度,相互交叉却又和谐共存。这种境界,犹如陶渊明笔下的玄学视野,又如同儒家的和文化观和道家的自然观。可以说,薄施淡染作品最大的成就便是赋予了装饰画面自我呼吸的功能,成为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大美。

三、薄施淡染彩绘技法研习与实践

薄施淡染彩绘技法与国画中“三矾九染”的技法相似,通过反复渲染来达到厚重润丽的艺术效果。其实宣纸吸水特点和泥坯吸水是一样的原理,但泥坯的吸水性更强。在色料中加入多量茶水,以很淡的色水层层分染、沉淀,入窑多次烧制而成。作品层次感强,图像之间色泽分明,而且淡雅通透,水分感也很强,如豌豆花作品就是采用此技法。它的特点为:可以丰富画面层次,如果用很淡的色料绘制时,能表现出淡而有神、朦朦胧胧的意境。绘制的色彩不是浮在泥坯的表面,而是渗浸到泥坯的深层,这样烧成后即便色彩很淡,都能显得非常有厚度,不给人单薄和缺色的感觉,同一区域同一色系的不同花瓣也能表现的层次分明、有饱满的水分感(如图3所示)。

图2薄施淡染表现效果 陈扬龙绘

图3小菖兰 陈扬龙2008年(造型设计:杨永善)

父亲陈扬龙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注重对人才团队培养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参与到陶瓷艺术创作行列中(如图4所示)。我出生于陶瓷世家,严从家训,勤学技艺,从小耳濡目染,承袭祖辈“生于斯,奉献于斯,死于斯”的精神,从事醴陵釉下五彩艺术创作至今30年。家父陈扬龙的悉心教导为笔者学习釉下五彩烧制技艺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知识,也得以协助父亲全程参与研发“薄施淡染”技艺。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我从线描小稿子开始练习,学习线描画上千遍。每天重复做一件事,好枯燥,但要沉下来。练线条没有捷径,没有巧。从第一张到一千张,一张张在进步。慢慢开始看懂形体结构,勾线的时候看结构,抓形的时候一定要先把心沉下来。随着功力加深,线条也变稳变得有力度,越来越流畅。

图4陈扬龙指导女儿陈利彩绘技艺

钻研“薄”的过程中,最开始是参与,不断尝试把颜色一层一层的渗淡。利用坯的吸水性,一层一层汲上去,感觉颜色像逐渐长上去一般,有厚重感。薄施淡染技法所染的颜色不是附着在坯体表面,而像是自坯里长出来的感觉一样,颜色与坯体完美融合在一起,相互映衬。通常完成一件大作品要好多天,小作品也要两三天时间。尤其是越小的东西越难作。面积小,坯又薄,吸水慢。一遍一遍地摧干,坯太湿了,不吸水,水越多越难做。家父多年来一直潜心釉下五彩的装饰研究,工艺比较讲究,将醴陵釉下五彩瓷作品从俗带到雅(如图5所示)。在跟随家父钻研彩绘技艺的过程中,笔者也开始从继承传统到超越传统的探索之路,将生活素材用薄施淡染表现手法运用到作品创作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貌。陶瓷艺术作品对瓷质得要求很高。器型、坯体、画面、釉色和谐统一才是好的作品。从注浆上来看,许多器物形态设计都因受工艺条件的限制而流产,或是因为泥坯薄而容易变形。器型设计比画面难,因为简单的线条千变万化,又要好看。作为非遗传承人,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把父亲用几十年心血研制出来“薄施淡染”技法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图5陈扬龙和他的薄施淡染彩绘作品

一件好的瓷器作品需要艺术家的精心构思,还需要泥坯釉烧四个环节的高度统一。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器型的设计与装饰的表达出现严重错位。每一个器形都有属于自己的最合适的装饰画面,然而在产区经常看到,同一器形的装饰画面五花八门,重装饰而轻器型,重名气而轻技艺,画瓷成了时尚流行词。家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不断研发薄施淡染技艺的同时,还在颜料色标研究、不同窑型烧制、器型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他曾承担轻工部《釉下彩色标研究》课题,多种釉色和不同窑型烧制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醴陵釉下彩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物依据、为普及釉下彩做出了显著贡献,对当代醴陵釉下彩瓷的技术改革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

四、薄施淡染作品的意匠之美

意匠则是对作品意境塑造的加工手段。采用薄施淡染技法绘制釉下五彩瓷作品,不但需要创作者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还需要从图稿构思、器型设计、画面设计到经营布局、笔墨浓淡、技法效果等进行周密经营,做到脑子中对画意和画法有了初步的腹稿方可动笔,否则就会出现一笔不慎、意境尽毁的局面。“薄施淡染”是在传统“单线平填”、“接色”、“罩色”、“点水”等彩绘技法上的创造性发展,其色彩层次更为丰富,色泽更为水润通透。

薄施淡染彩绘技法表现,一方面需要对色料、泥釉配制和绘制技法等多方面具备极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功底;另一方面,需要具备娴熟的分水表现技法。在薄施淡染操作中,还可综合使用传统的分染、罩染、碰染、接染等技法。分染可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过程为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来越淡,不留痕迹。运用罩色可以达到很多特殊效果。比如将墨色打底,上面可以罩多种色彩来改变色相,这种罩色运用的好,比混合调成的复合色更富于变化,甚至收到复色所不能及的效果。罩染为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碰染则是用沾两种不同颜色的毛笔,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接染为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又明显,有一种流动感。如作品6所示,采用阴阳互补形式进行构图,大面积的留白和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器物装饰突破传统均衡式构图;如作品7所示,在色彩变化表现上深入浅出、浓淡相宜,画面通灵透气,烘托出自然和谐的生命气息;如作品7在空间层次感的表现上,花卉与叶片层次叠叠却显得井然有序,营造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图6陈扬龙作品

图7陈利作品

作为陈扬龙的女儿,笔者定会谨记父亲的教诲“在传统中学,从工艺中练,沉下去;从自然中悟,在时代中立,走出来”,创作出跟更多能焕发出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符合时代文化精神的作品。

猜你喜欢

醴陵彩瓷彩绘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因瓷而生 为瓷而兴——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打造醴陵陶瓷文创新模式
2018·醴陵收藏名瓷春节展在醴陵瓷谷隆重开幕
彩绘“未来之星”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醴陵尚方窑制“世界和瓶”闪耀巴西里约奥运会
漏痕彩瓷作品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彩绘玻璃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