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心并重共护连续性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自我管理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2021-06-25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身心量表化疗

徐 静 张 灵 张 阳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常用手段,但经研究证实,化疗可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等毒副作用,加之部分MM 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自我管理水平低下,不利于疾病恢复[1-2]。因此,给予MM化疗患者积极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以往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较为单一,仅遵医嘱在院内给予常规饮食、运动等指导,出院后仅进行单一电话回访[3-4]。连续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2013 年,一项研究显示,身心并重共护是将患者作为一个心理及精神等多层面交汇的社会人对待,重视关注患者的心理层面[6]。目前,身心并护护理模式逐渐被临床关注,但其应用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身心并护连续性护理对MM 化疗患者的应用价值,以指导未来MM 护理干预的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收的MM 化疗的9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161103),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30 例,女17 例;年龄45~73 岁,平均(60.36±4.02)岁;疾病分期[7]:Ⅰ期25 例、Ⅱ期12 例、Ⅲ期10 例。观察组中男31 例,女16 例;年龄45~74 岁,平均(60.48±4.00)岁;疾病分期:Ⅰ期25 例、Ⅱ期15 例、Ⅲ期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8]中MM 诊断标准,且经X 线及实验室检查确诊;②在我院完成化疗,并获得随访结果,时间≥3 个月;③依从性好,可配合完成本次量表调查;④可正常沟通交流。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③伴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出院前1 d,鼓励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并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类食物,以增强活动耐力;告知患者定时翻身,保持床单清洁,预防皮肤完整性受损;定期电话回访,嘱咐患者来院复查,监测患者营养状况指标,为其制订饮食计划,调节营养失调;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等。

1.3.2 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身心并重共护连续性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组建护理干预小组。由1 名副主任医师、1 名护士长及7 名专科护士组成;医师主要负责解答疾病相关内容,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及监督工作,并对护士培训;护士主要负责执行工作。②评估建档。出院时,护士汇总患者年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建立连续性护理档案,并告知患者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联系方式,以便咨询。③心理照护。出院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9]、焦虑自评量表(SAS)[10]评估患者心理状态,SDS、SAS 分界值分别为53、50 分,得分>分界值提示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将评估结果总结到患者随访档案中;对于无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可每周1 次对患者电话随访,捕捉情绪节点,表扬患者每日进步,鼓励患者继续保持;对于存在不良情绪者,出院前1 d,发放心情日记,同时指导患者录制心情录音,便于宣泄情绪,并告知患者心理松弛训练方式,负性情绪严重者及时由心理咨询师介入。④促进健康行为。出院前1 d,责任护士编制MM 健康教育资料,主要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发放,内容包括病因、自我管理方法等;每周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日常行为实施困难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并指导患者或家属加入MM 病友QQ 或微信群,责任护士每日将疾病知识发送至群中。⑤家庭及社会支持引导。告知患者主要照护者情感沟通对疾病恢复重要性,照护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群,责任护士每日推送服药信息及运动锻炼视频链接,照护者监督患者执行,可通过群内打卡方式告知患者执行情况。

1.4 观察指标

心理韧性:于干预前、随访3 个月,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1]评估患者心理韧性状况,该量表共包括坚韧(13 个条目)、力量(8 个条目)及乐观(4 个条目)3 个维度,共计25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0~4 分),总分0~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心理韧性越好。

健康行为:于干预前,随访3 个月时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12]评估健康行为,该量表共包括6 个维度(健康责任感、运动锻炼、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及压力管理),共计52 个条目,每个条目1~4 分,总分52~208 分,分数越高,提示健康行为水平越高。

自我管理能力:参照杨便红等[13]编制MM 自我管理能力评估表评估干预前、随访3 个月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包括对疾病恐惧、是否按时翻身、规律接受药物治疗、饮食规律等内容,每项0~2 分,总分0~12 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不良事件:记录并比较两组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 次)、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营养不良(出现消瘦、体重明显下降等临床表现)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若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χ2检验;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CD-RISC 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 个月,两组坚韧、力量、乐观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比较(分,±s)

注:CD-RISC:心理韧性量表

2.2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 个月,两组HPLP-Ⅱ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PLP-Ⅱ评分比较(分,±s)

注:HPLP-Ⅱ: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

2.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 个月,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s)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MM 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因尚未明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MM 发病可能与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且近年发病率不断升高[14]。化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MM 患者生存时间,但因部分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自我管理行为差,降低生活质量[15-18]。因此采取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十分必要。

常规护理干预以疾病为中心,心理干预仅围绕护患沟通方面,难以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促进疾病转归无明显作用[19-20]。连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于患者出院前,制订相应出院计划,能够保证患者在疾病恢复期得到持续护理知识,促进康复,提高自护能力[21-22]。2014 年,研究报道,“身心并护”是以整体护理作为理论基础,在护理理念中强调生理、心理并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23]。目前,关于身心并护连续护理的应用研究较少,尤其在MM 化疗患者中应用更不多见。

自我管理是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能力,有效自我管理不仅可延缓并发症发生,还可改善患者健康行为[24]。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 个月,观察组HPLP-Ⅱ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提示身心并护连续护理可显著提高MM 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身心并护连续护理模式成立护理小组,对患者建档,方便连续性护理执行,该护理模式通过图片或视频等途径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病因及自我管理方法的认知;此外,该护理通过指导患者主要照护者加入微信群,责任护士每日将服药信息及运动训练内容发送至群里,便于家属监督患者执行,进而提高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25]。心理韧性是个体情绪重要保护机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个体在面临不良情绪或事件时,正性心理越强,对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26-27]。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随访3 个月CD-RISC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身心并护连续护理可提高MM 化疗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该护理模式参照SAD、SAS 量表评估患者不良情绪,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干预措施,打破常规心理干预模式,利于患者有效宣泄负性情绪,继而提高心理韧性水平[28]。本研究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与本研究病历资料收集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限制等有关,具体结论仍待证实。

综上所述,身心并重共护连续性护理应用在MM化疗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弹性水平,利于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身心量表化疗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给身心降个温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