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2021-06-25程梦君

大众文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

程梦君 曹 潇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 230088)

Web3.0时代,人人手中都能有一只麦克风,公共话语权的下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公众核心素养的一项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对社会民众产生的便利不言而喻,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媒体行业不断革新在大众生活中无处不在,海量的信息传播给大学生们的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可能会出现裂变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融媒体的认知和理解出现偏差。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是中国教育事业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当前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种类丰富、接收信息的渠道广泛,此时的媒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受众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媒介信息接收的高频阶段,也正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刻,此时大学生的信息接收、甄别与选择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对媒介信息的理性认知

“信息疲劳”由大卫·申克在《数字迷雾》中提出,他认为在人们对信息目不暇接时,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有限,从而形成对于信息的永久性疲劳应对。许多大学生因为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不足,在冗杂的舆论生态下无意触发、卷入推动舆情发展当中。再加上融媒体时代仍缺少能够促进正能量信息传播的高新技术,负面舆情难以进行管理和引导,导致舆情易走向愈发复杂的局面。当某种有争议的话题浮现时,多数大学生会对有争议话题进行讨论,并分为多个派别,此时形成的舆论压力不仅作用于话题的发起人和讨论对象,也会作用于话题讨论参与者,致使参与讨论的大学生们失去对该话题的正确理解,造成大范围“信息疲劳”。

(二)缺乏一定道德规范和法律认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三小时,28.11%的学生表示如果一天不接触手机电脑会感到非常不适。融媒体的便利为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互联网能够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并非多有资源都有价值,某些资源极有可能游离在法律禁止的边缘甚至触犯了法律。当大学生们接触到这部分信息时,会极容易被错误引导,对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的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除此之外,这部分信息的创造者缺乏应有的理性判断和道德自律,极可能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事务的认知缺乏审慎的思考,导致大学生因采纳了这部分信息中的某些观点后利用舆论对他人进行攻击。

(三)缺乏对媒介信息的使用能力

融媒体的使用不应只体现在“汲取”信息和使用信息,而应学会利用好融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渠道全的优势创造有积极价值导向、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在融媒体的使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娱乐化严重,具体表现在将大量时间使用于上网冲浪和游戏消遣中,而非对学术研究的学习、学习资料的获取和自媒体运用的锻炼,缺乏实践锻炼将对大学生合理使用媒介工具造成直接负面影响。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指出现代化国家要和社会治理相适应、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因此,我们要建设好群众队伍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培养其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媒介素养、道德修养。

(一)理论意义

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还需要利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平台,树立起正确媒介素养观,在新媒体平台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利用现有知识为社会贡献生产力。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思政教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能够贯彻国家战略的主动之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之举、也是服务学生成才的有力之举。因此,研究如何能够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尤为重要。大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思想政治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另外由于当前社会媒介信息呈爆炸增长趋势,因此从媒介素养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网络化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我们需要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媒介素养观和道德规范,尽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判断,同时也能够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技能,从而是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利用技能谋生,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三、措施

彭兰认为:“将媒介素养和公民素养结合,表现为公民的法律和道德意识、民主参与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速度放弃质量。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将策略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性、持久性。统筹运用多重路径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高校:理论结合实践,在趣味教学中引导

高校开设的思政课堂和全国开展的网络思政课不胜枚举,但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却微乎其微,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各大高校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对媒介推送的内容进行筛选和甄别,使媒介信息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地为学生所用。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适时、适量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在媒介使用实践活动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媒介这一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而非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中,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在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适时开展相关赛事,为大学生们提供在实践中检验自身媒介素养培养程度和自身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让高校能够对症下药,根除问题的根源、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二)政府:确保对媒介信息的监督

政府对媒介信息的监督往往最具权威性,有能力在舆论发展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将舆论引向正轨。政府要适当干预信息传播,发布主流信息,破除谣言,规避塔西陀陷阱。也应当使部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正确引导舆论。要把传统媒介和新技术媒介融为一体,并内化大学生媒介使用的日常自觉行为。

政府应大力支持社会媒体组织开展针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公益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切身参与社会媒体的媒介信息生产活动中去,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媒介信息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其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升媒介素养相关综合能力。

(三)大学生个人:理性使用媒介、审慎评判信息

作为大学生必须合理选择媒介,融媒体庞大的信息场形成了逼真、多维的生存环境,规划使用时间,避免泛娱乐化的现象,是合理使用媒介的重要体现;培养对媒介信息的理性认识,科学判断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偏离主流思想、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的现象,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配合高校教育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综合能力,在媒介信息生产过程中充当正确价值观引导者、主流思想引领者的角色,提高对繁杂媒介信息的多元化处理能力。

四、结语

西班牙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尔教授曾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提升大学生及其他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是“久久为功”的攻坚战,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付出努力的艰巨任务。相信我们前行的目标多一些,奋斗的光辉将会更灿烂。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信息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书,最优雅的媒介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