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育人 以智管人 以艺引人

2021-06-24卢梅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小学教育

卢梅

【摘 要】班集体是学校教育中的最基本单元。从根本性管理工作来说,它既像一个“大家庭”,又是一类“小社会”。在校园内班主任扮演“兵头将尾”的重要角色,其工作即在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这个基本单元中的“家长”或“引路人”,诚可谓责任在肩、任重道远。那么,面对一个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学生群体,班主任应当以怎样的智慧、情感和艺术来加强教育、引领与管理呢?这是一项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的重大实践课题。笔者结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思考,试对此简述一些自己的实践做法与成功经验。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集体管理引领;智慧情感艺术;教学相长

学校教育是一项融“智慧、情感与艺术”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工程。作为一名教育人尤其班主任教师,是学生群体的校园监护人,全面承担引领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责任和法定义务。诚然,由于先天遗传、生长环境、心智发育和态度品质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学生群体之间客观存在着无可规避的个体差异现象,然而,班主任只要常怀育人之德、充满引领智慧、施展管理艺术,就一定能够把班集体逐步引向整体向上、持续向好的良性发展道路。这应就是“会做班主任的苦三个月,不会做班主任的苦三年”的内涵和意义。笔者立足小学教育视野,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常怀育人之德——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元素

早在唐代,韩愈通过《师说》就阐述了教育者的天职所在:“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把“传道”放在不容忽视的首要位置。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理解,定位在“学高为师、德正为范”。“德”应是教育人的自带“流量”,也是开展“教书育人”中无可或缺的应有之义。尤其在大力强调“以德立人、以德兴国”的今天,“育德育人”更是新时期学校教育与长远发展中的最强音,也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语。与其他教师相比较,班主任角色不仅与学生群体朝夕相处,还全面承担着某一班集体的整个运营与发展工作,“以德育人”对于他(她)们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班主任应善于做好“德育”文章:一是关心孩子的思想成长应重于学习状况。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小学生对于教师尤其班主任始终存在一种难以摆脱的依赖性。况且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才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二是通过多联系、多接触、多沟通和多引导,让小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和重视,充分施展自身的人格力量和魅力形象,不断增强他们的向师情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放大“亲师信道”效应。三是切实发挥“以身立教”的正引领和正强化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小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模仿力和被可塑性,班主任的亲和形象和言行举止对于他们而言,作用很大、影响很深;反之亦然。这一点千万马虎不得,否则班主任工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于事与愿违。四是切不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尤其对于基础成绩滞后、学习能力不强和态度品质欠佳的学生,应当而且必须更好地讲求“以德育人”。

二、充满引领智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之道

班主任工作对象是一群有智慧有情感的学生群体。要想把一群不同性情、个性和品质的孩子有效转化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实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考验力。正因为如此,班主任除具有上述的“德与爱心”外,还应当且必须拥有“智慧”元素。换句话说,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智慧充分而又深入地渗透到教育与管理中去,让智慧与技巧为自己加分、为工作助力,这才是智慧工作的最根本之道。一是善于通过“人文性制度”来引导学生。所谓“人文性制度”,它是与一般性制度相对而言。比如《小学生守则》,虽然具有方向性、普遍性和指导性特征,但是与各个班集体的实际情况还是存在“距离感”的。有鉴于此,班主任应根据各类规章制度,紧紧结合校本和班本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契合班情、让学生比较认可的“班级公约”等。这种制度明显地更具人文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特质。二是善于采取更加实在的“兵教兵”管理模式。从表面上来说,小学生对任课老师尤其班主任普遍怀有敬畏心,对于老师的肯定和夸赞他们是一样的,然而对于来自老师的批评式教育却不尽相同:有些孩子是诚心接受的,有些孩子是半信半疑的,还有些孩子却是表面接受内心抗拒。有鉴于此,如果采取让学生来管理学生,既可较好地解放师生双方的思想和压力,又能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动态性发展状况。三是讲求“众生平等”是班主任智慧的实质性表现。“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形成积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不是取决于优等生,而是取决于潜能生。班主任工作的威望,不在于是否“强势”。而在于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待人和事。“公生廉,廉生威”自古皆然,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

三、施展管理艺术——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活力所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同样道理,班主任工作的教育与管理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就小学班主任来说,艺术性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集中地体现在:一是认真做好并努力做足“分层管理”。其主要内容可分为“管理目的的分层”“管理内容的分层”“管理评价的分层”等。比如,面对参差不齐的小学生群体,无论学习、值日还是竞选班委会、少队委成员,既要区别对待又要用其所长。再如,在开展因人施教、因人施评过程中,对于优等生、心态良好生可适当地目标高一点、要求严一点;而对于中后生、性情脆弱生则要目标相应降低、要求放松一些。“用一根尺子量人”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分层管理的方法与策略在于“三个基本点”,即平衡班级管理与各类学科教学的关系,认真做好分层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综合学情和动态调整),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二是善于利用手中拥有的“非权力”因素,在与学生家庭常联系沟通、多交流互享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进行指导和帮助,从家校互动中赢得学生管理的最大化合力现象。第三,“活动是凝聚人心的最有效武器。”班主任应努力通过“共同阅读”、主题演讲、专题辩讨和各类文艺活动等途径,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与比赛等形式,有效形成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不断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本质就在于“爱对爱的呼唤”“德与德的感应”“智慧对智慧的生成”“艺术与艺术的互动”。我们只要善于把多种元素有效融合并积极呈现,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育人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晓平,朱仁伟.人性化管理班级 培養学生良好个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

[2]何以传,华益任.严格管理,细化关心——班级管理之浅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小学教育
论述要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