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

2021-06-24王新萍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王新萍

【摘 要】如何围绕“议题”、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实行全面的过程评价,实现“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课程”的定位,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以教学中的若干案例,从三个方面阐释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以期加深对新教材的解读:1.围绕议题,从探究活動出发,获取新知并能实现价值引领;2.走出教室,从实际问题出发,生成新知并做到外化于行;3.课内课外,从过程评价入手,达成目标进而培育时代新人。

【关键词】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活动型课程;过程性评价

一、围绕议题,从探究活动出发,获取新知并能实现价值引领

“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要“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知。“情境创设”既要突破教学难点,又要便于学生可操作。如此,就要基于“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即要从学生已知、兴趣出发,学生可操作,愿意操作,从而使活动设计更有效。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实现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

如:在学习必修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课时,围绕分议题:“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设置“根据所给数据绘制需求曲线图和供给曲线图”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从而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分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探究活动具体如下:

市场小调查

华为 P40 (可能鸿蒙系统和8P镜头)要上市了,请分组(市场部A组和华为供应部B组)调查并完成需求曲线图和供给曲线图。

在同学们绘制完供给曲线图和需求曲线图后使用移动的动画功能,实现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动态合成,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在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下,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的状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市场调节的基本原理,突破教学难点:市场如何调节资源的配置。在此项活动中,是基于高一学生已具备绘图技能,同时对手机又较为熟悉和感兴趣,因而学生更能深刻领会相关知识。

同时,思政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即政治教学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实现学生的价值提升。在上述的探究案例1中,举例华为手机P40,有可能使用鸿蒙系统,该系统虽还不是很成熟,但它是目前唯一能与安卓和ios系统相抗衡的我国自主研发的,举此例可强化民族自信心。在案例2中: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理解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认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树立“四个自信”。

二、走出教室,从实际问题出发,生成新知并做到外化于行

“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议题,“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教师围绕“议题”,设置学生实践活动,从现存的问题中,找出解决对策,更具有参与感;从我国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的理解中,认同我国在各方面的制度和决策,最终在培育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政治认同。

例如,在学习必修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课时,围绕分议题:“如何更好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设计实践活动——采访活动,具体如下:

(一)采访活动:采访人物:沪太路宜川路交叉口全家店长

采访内容:

1.开拓新店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2.你在开店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3.您对未来的新店有信心吗?

采访组别:第三学习小组

(二)采访内容反馈:观看视频:全家店长眼中的“现代市场”思考:

1.开拓新店的要素有哪些?

2.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三)问题情境:从全家店长遭遇的困难中,启示应建立怎样的市场体系?如何完善市场体系呢?

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学习:1.了解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开拓新店所需要的因素);2.了解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通过现实存在的问题,学习我国建设现代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科内容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

设计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把课堂所学运用于融入社会的实际生活中,做到外化于行。例如在上述的案例中,学生通过认识到不诚信、诱导消费等问题会破坏市场秩序,因而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做到遵守市场规则、诚信并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做到监督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成为良好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三、课内课外,从过程评价入手,达成目标进而培育时代新人

“核心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不可直接观测和度量,但它会通过各种具体任务的执行,外显为行为表现特征,从而借助这些行为表现评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既要考虑到课内的文化成绩,也要参考课外的实践能力,既要记录课堂活动的参与,又要统计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此,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才能有效测试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例如:评价学生学习必修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课时的情况,就既要考虑学生上课的参与情况,根据参与情况进行评定等级,同时,针对参与了采访活动的小组同学给予社会实践参与的分数,由此学生的成绩就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所决定的了。

再例如:如何评价学生学习“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目的学习情况呢?课堂参与+课后作业,根据过程性评价的要求,特设计计分规则如下:

学生过程性评价量表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围绕核心议题,设计科学的“活动”,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通过过程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为国家社会培育时代新人,这是作为思政教师的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家如.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实践路径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9,11(1)

[2]邹幸.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知识创生[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0)

[3]缪惠安.凝练中心议题,创生活动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1)

[4]韦强.基于课堂观察的议题式教学评价[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5)

[5]林巧.把握议题式教学的度,提升高中思政课的质[J].名师在线,2020(17)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