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的探究

2021-06-24余冬意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技术

余冬意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一味地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已经不符合教学的需求,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地加强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上为学生渗透叶圣陶的双自教育思想,能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成长。本文就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的方法展开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双自

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是指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双自能力”,即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现在,单纯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自己学习、管理自身,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发展,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的意义

(一)学生发展的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也是未来的继承者与接班人,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不能够止步于教会学生知识,加强学生的知识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培养学生的“双自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自我规划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觉醒自我意识,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锻炼,是学生自身终身发展的必要需求。

(二)课堂发展的需求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可是课堂教学的情况还是一如既往地缺乏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断地教,学生机械性地学,学生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在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课堂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渗透叶圣陶的双自教育思想,对学生保留更多的信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让学生带着疑惑去进行学习,更符合新时代课堂发展的需求。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不难发现,许多时候,都是教师在台前激情满满地授课,学生在台下却是兴趣缺缺,积极性难以得到保证,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与体验,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领略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的方法

(一)創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机械性地、灌输性地为学生教导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难以深入地去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学习不是为自己学”这种念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降。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领略到历史这门学科知识的魅力,让历史在学生心目中活过来。历史本身就是实际发生过的事实,因此,将历史教学的内容创设成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成长,能够加强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教师在课堂上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现代社会,工业流水线接管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部分的东西都是通过流水线生产的,但是,在古代并不是这样,在那个时期,手工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引出情境,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代出土的一些古代手工业产物如青铜器、衣物、瓷器”等,同时为学生展示从古代到现代,工业一步步发展,手工业逐步迭代,发展为现代工业流水线的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手工业?”“我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历经了怎样的发展与变化?”激发学生对情境的兴趣,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让学生能够明确我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在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运用微课教学,加强学生双自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双自教育,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尝试进行自我管理,而在课堂上,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限,想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学习的场地延伸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教学工具,有着便于观看、知识点集中、时间短等特点,运用微课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能够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集中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将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自主学习,在观看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制作微课,先为学生导入新课,“一部苹果手机,内里有几百个零件,其中它的芯片可能是在美国生产的,手机壳是在中国生产的,屏幕又是在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零件在生产完成后运送到一个国家,组装起来,就成为了这部手机”,引出经济的全球化这一概念,同时在微课中为学生展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在完成微课的制作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看学习微课,让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双自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搭建学习平台,创造自主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双自教育思想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加强学生的“双自能力”,信息技术本身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能够进行交流,能够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但是,巨量的信息涌入与缺乏一个统一的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阻碍,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交流问题与资源搜集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更适合自主学习的平台。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社交软件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交流群,在群内明确群规,“只能讨论学习范围内的事情,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会受到警告”“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请教教师进行思路上的解析,但是教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在同时讨论多个问题时,可以让教师对问题进行统计并就问题讨论的顺序进行排序,避免讨论的混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时也能够随时进行讨论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学生搭建学习资源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内,学生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如“开辟新航路”获取相应章节的学习资源,保证学生资源获取的精准性,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对培养学生的“双自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挖掘与利用,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中渗透双自教育思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子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新样态——以“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其人文精神”高考二轮复习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2)

[2]万小燕.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3]彭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35)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叶圣陶“双自”教育思想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z-b/2016/08)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