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路径研究

2021-06-24向涵琳李良明罗琪美

体育师友 2021年2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向涵琳 李良明 罗琪美

摘 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是发扬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体系的基础。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立足新时代发展需求,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分为体育课程物态文化、体育课程制度文化、体育课程心态文化;从国家、民族、个人、学校四个角度展开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需求分析,探究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存在价值、现实困境、并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路径;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2.018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CX20201023)

收稿日期:2020-11-27

作者简介:向涵琳(1996-),女,湖南龙山人,在读硕士,助教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工作中去[1],民族传统体育中承载了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力量,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汇集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纵览整个历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建设、团结进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蕴含着各民族丰富多样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把民族傳统体育有机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不仅是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今教育的新追求。

文化人类学是对于人类文化创造力进行研究的学科,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的文化起源、以及发展变迁。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来探索体育课程的发展路径,可以多角度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将人类文化学合理运用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相融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促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屹立于中华民族传统发展之中。

1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分类

立足于人类文化学视角,可以将传统民族体育课程文化划分为体育课程物态文化、体育课程制度文化、体育课程心态文化三个方面。

1.1 物态文化

体育课程物态文化是体育课程的外部表现形式,指的是在开展体育课程中需要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一种能给人直观的视觉、感知的物质形态,是保证体育课程能因此得到更好发展的物质基础,例如课程所需要的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器材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少数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场地器材简易,项目易学,且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具有表演性、竞争性和娱乐性等,这也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多样性。

1.2 制度文化

体育课程制度文化是指课程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体育课程文化中间层面的体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各地域特色鲜明,皆有一定的习惯与规矩、体育行为方式、以及理论等内容,这些层面的内容都是与体育课程建设息息相关,其中包括了关系、制度、组织等多个层面。

1.3 心态文化

体育课程心态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所形成的社会实践、主观意识、价值及思维方式的集合,是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中心,它包含了心理、精神状态、道德面貌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决定了体育参与态度、认知、意识等重要体育课程要素的形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适合将其引入学校体育课程中,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打下基础。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需求

2.1 传承需求

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不断的学习和传承,由人类学可知,文化具有特殊性,不同的文化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的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瑰宝,但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力冲击,较于传统体育项目,西方体育项目更具吸引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以有效的方式及时推广、保护处于弱势境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势必会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范围和文化影响力,严重则导致其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使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传承和进步陷入困境,甚至会面临项目消失的危险,我国的很多重大战略都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联[2],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和创新发展中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孔子学院”中的课程设置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途径。所以,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相结合,是国家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路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们国家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靓丽名片,自信地向他国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2 民族需求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溯源于人们的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传承人及传承人生存的社会现实生活世界形成了文化意义关联[3],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中介是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是为有目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学校课程作为教育核心构成,是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推波助澜的有效方式,学校体育课程承担着推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繁荣的使命。传统体育是加强不同区域文化交流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利用、开发传统体育文化,跟学校体育课程已经存在的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丰富体育课程文化内涵,让学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融合,例如苗族的舞龙舞狮、蒙古族的摔跤、傣族的跳高等,把民族区域特色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以此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沟通交流方式,以各地区的交流为契机,以学校为发展场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2.3 学校需求

据文化人类学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趣味性,在单一枯燥的常规体育课程教学中,如果加入传统的体育项目,不仅能促进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一起成长,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教学内容,还能通过区域内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是能凸显当地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4],如果能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能使民族传统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能促使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进步,提升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学校教育融合传承到发展,学生更乐于学,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助力,更利于学校形成区域特色校园品牌。

2.4 个人需求

民族传统体育与其他的艺术表演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它是集表演性、竞争性和娱乐性等的综合性运动[5]。学校要开展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中,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强化民族情感。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内涵,如果能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且融入常规的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另一方面还能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个人的成长中去,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传承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将课程文化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向结合,增强个人的文化自信,在阳光健康的校园环境中培养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才会有新的希望,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焕发勃勃生机,走向世界的舞台。

3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路径

如何让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课程中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立足于人类文化学视域的民族体育课程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国家联合各部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物质文化建设

我国要走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路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时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科学的”且“面向现代化”的文化[6]。首先,借助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契机,联合各部门力量,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在相关政策支撑下,加大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力度。物质基础是体育课程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针对性地为各地区开展的不同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提供一定的场地、器材资金支持。最后,迅速发展的科学力量不可忽视,只有将科学技术与传统相结合,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之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7],与时俱进,才能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物质文化建设。

3.2 民族体育的独特性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心态文化的建设

历史传承下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把握好特性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是重中之重。教育在影响文化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功能[8],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了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精神,将其独特性注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将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中的团结精神注入学校体育课程发展能量中去,同时也可将符合时代发展的元素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融合碰撞,根据区域特色进行推广,例如武术、毽球、五禽戏等项目,受场地因素影响较小,趣味性又强,可利用项目优势,加入现代的教学媒介,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追求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坚持到底的体育态度,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自信,吸收其他地方的传统体育特色,加强各民族间的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加强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建设,让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发展中,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

3.3 利用发达的现代化技术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9],就目前阶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课程大纲中发展较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开展程度不足,受多种因素制约,大力开展的工作中存有很多的现实阻碍,且还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优势不明显,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是因地制宜,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好体育课程制度文化内容,将具体方法规则制定到有民族体育项目的习惯、规矩、行为等的学校体育课程中去[10]。因此,为传统体育课程带来新的活力,应与时代同步,5G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更快捷即时,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获取新鲜资料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整合有利资源建设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同时,由小及大,将成功的民族体育课程建设经验整理后,再利用发达的信息网传递出去,扩大传播范围,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3.4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结合生命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学校教育能给人的身心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各阶段也是树立三观的关键阶段,“人”的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11],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线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一面,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与生命的教育联系起来,事实上,完整的个体不仅是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个体的发展与集体的进步融合,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等,课堂上教学重点在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12],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因地制宜开展传统民族体育课程,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再深入课堂进行参与观察,不断调整最合适的教学手段,最终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4 結语

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问题中,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包括物质层面,同时也包括心态层面,路在脚下要如何走怎么样走好,还要有具体的思路和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道路,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可采取进入校园的方式,选择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设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发展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联系起来,基于传承,着手长远发展,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带去希望,学校教育是未来的希冀,在学校教育中打下民族传统体育基础,以迎来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更光明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2] 杨柳洁.少数民族体育现代化的内涵、方向与思路--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6):86-89.

[3] 白晋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使命与担当[J].体育学研究,2019,2(01):1-6.

[4] 吕寻金,刘合智,冉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的背离与回归[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03):279-282+287.

[5] 张海龙.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4(11):190-191.

[6] 黄志强.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3):89-91.

[7] 陶克祥.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38.

[8] 尹继林,李乃琼,陈宁.现实旨归、时代向度与内在进路——论“中国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1):5-1.

[9] 鲁平俊, 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评价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4,(11) :16-26.

[10] 潘蘭芳,孙庆彬,周家金,梁浩波.论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2):207-210.

[11] 王璟.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解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9):122-125.

[12] 樊文娴,郭晓琴.生命教育思想融入体育课程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6):92-94.

[13] 桑国元,王文娟.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教师研究:以一项师生互动研究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06):30-39.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