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环境描写题常考题型及备考策略
2021-06-24李秋华
李秋华
“环境描写”题是小说考查的常见题型,它有三考:一考特点,二考手法,三考作用。分析作用是考查的重点,但不少学生答作用类试题时常出现答题不具体、不全面、术语不明等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备考经验,特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回归课本,熟练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下面我们结合课本,谈谈它们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如沈从文小说《边城》开篇部分对边城的介绍,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性。如鲁迅小说《祝福》开端部分对鲁镇祝福景象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3.渲染某种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或喜庆,或清冷,或悲凉,用来感染读者。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彤云、朔风、大雪的描写,就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紧张的气氛。
4.反映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的住处,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说明这位老祖宗地位尊贵,又不管事,于是一味找乐的情趣。
5.烘托人物的心情,暗示人物的处境、命运(身份、地位)。小说中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府府门的描写,反复突出其“大”,其目的是暗示贾氏家族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提供了合理的条件,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7.自然环境象征或暗示某种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斗争的象征。
8.深化作品的主题。如《祝福》中有四处提到了飞雪,其中结尾处对团团飞舞的雪花的描写,其目的就是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深化了对旧社会人吃人本质的揭露,使文章反封建的主题更加鲜明。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文本去综合分析,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这四个方面思考,坚持“四位一体”的原则。
二、梳理高考真题,知晓设问方式
梳理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试题,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试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其设问方式综合性较强,多结合描写手法和描写的环境特点考查。我们归纳出此类试题主要有这样几种设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指出)某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2.赏析某处的景物描写。
3.阅读某处景物描写,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辨析这样几种设问方式的不同:景物描写的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寫的景物的特点。它们分别考查的是描写手法、描写作用、景物特点,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辨析。
三、研究高考真题,明确答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要明确高考题型的解题步骤,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做简要分析。(2010安徽卷)
[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通过研究以上例题及答案,我们不难看出此类试题的一般解答步骤及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明确考查内容;
(2)确定区间,反复阅读,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景物有什么特点,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
(3)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景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的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理解景物描写、场面情景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及表现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5)组织语言,尽量采用答题术语,表达简洁流畅;
(6)回头检查,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