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科学小品的写作特点
2021-06-24周永沛
周永沛
【理论解说】
在说明文的大家庭里,有一种反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某个方面发展状况、科研动向和科研成果的文章,文章学上称之为科技说明文。它包含两种类型,一种叫作科学说明文,一种叫作科普说明文。科学说明文是对某一事物的性质、特点、属性或某项研究的事理、过程、成果等进行科学说明的文章,它行文极其缜密,纯科学的口吻十分鲜明。科普说明文通常以小品的写法,运用一些文学手法来介绍科学现象、说明科学内容,它行文较为活泼生动,普及科学知识的意味十分浓厚,所以人们又将其叫作科学小品。我们中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是科普说明文,即科学小品。所以很有必要品味一下它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
对于科学小品,我们首先要品味的当然是它的科学性特点。这个问题可以分作两个层面来谈。其一叫作准确性。“准确”和“正确”不同,“正确”是说事物的性质没有错误;而“准确”则是强调事物的状貌没有偏差。我们说科学小品的科学性特点表现为准确性,就是说科学小品在说明某个说明对象时,不管是從哪些视角着笔,都必须真实地反映其原貌,不能出现误差,而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其二叫作严谨性。“严谨”和“严格”不同,“严谨”的意思是严密谨慎,“严格”的意思是办事要认真地遵守某种规定或掌握某种标准。我们说科学小品的科学性特点还表现为严谨性,就是说科学小品在说明某个说明对象时,不管怎么条分缕析,都要严实细密,不能违背逻辑,而不是是否遵守了某种规格和标准的问题。
如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从灰尘的“旅行”行踪和状态、灰尘的来源和危害、对灰尘的监督和治理等视角作了具体翔实的说明,圆满地再现了灰尘的真实面貌,细致审慎地说明了灰尘存在的客观性、危害性和对其进行治理的必要性。说明的内容极其准确,说明的过程也至为严谨。因此,其科学性的特点就彰显得十分鲜明,使读者对灰尘构成了清晰、完整的科学认知。毫无疑问,《灰尘的旅行》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科学小品,能数度入选中小学教材,与作者善于采用轻松的笔调表现科学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再来品味科学小品的第二个写作特点普及性吧。这个问题也可以分作两个层面来谈。其一叫作知识性。其实,这是一个不需要多费笔墨的问题,因为这是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小品作为科普说明文,当然应该普及科学知识。但是普及什么科学知识,就需要作者来作选择了。选择的原则有两个,一是根据科技发展的态势,二是根据读者对象的需要。从这两个原则出发,就可以把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介绍给读者,扩大读者的眼界,引领读者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其二叫作通俗性。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因为科学知识要普及,只有走通俗化的道路才能拥有更多的受众。不过,因为科学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有的还含有深奥的自然科学理论,要通俗地表达出来,的确是颇费神思的事。其实,任何道理的内核都是简单的,而其理论外壳却往往比较复杂。这就要求作者一方面要善于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抽心剥壳”,凸显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又要善于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让读者“可感可知”。
如《太空治“病”》就是一篇具有普及意义的科学小品。文章写的是用航天飞机为遨游于太空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排除故障的事情。这种“太空排障”,本来就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太空工程,要想说得明白,有一定难度。但作者却以朴素的幽默语言,把握住“抢修故障”这个核心意涵,将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故障比作“不治之症”“小毛病”和“急性病”,将航天飞机比作“太空医生”,将“抢修过程”比作“治病”,举重若轻地说明了航天飞机是“太空排障”的极其合适的航天器。读来通俗易懂,产生了极好的说明效果,达到了普及太空知识的写作目的。
科学小品的第三个写作特点是具有文艺性,这也应该好好地品味。我们同样分作两个层面来谈。其一是形象性。形象性是文艺作品的重要特征,是指文艺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所达到的真实可感的程度。其写作要求在于一个“像”字,就是说要写得“酷似”,写得“活脱脱”的,让读者恍如亲临其境、如在眼前。其二是生动性。生动性也是文艺作品的重要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特征。所谓“生动”,就是“打动人”。要“打动人”,关键就在于一个“动”字,就是说文章要有“动感”,要有“灵气”,要写得“活生生”的,让读者感受到生气,感受到活力,从而焕发出积极的正能量。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元素的科普说明文,因此,也就相应地具有了形象性和生动性的文学要求,同样要追求鲜明的形象性和感人的生动性。
如有一篇题为《说水》的科学小品,就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文中,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无生命的“水”写得活力四射,充满着动感。作者写“水”的三态变化,说它“也有脾气”。当它变作气态时,就“不声不响地变成水汽跑了”,“化作云彩遨游太空去了”;当它变作液态时,则“紧紧抱成一团,淅淅沥沥地叫喊着,又回到了地面”;当它变作固态时,却又“凝结成美丽的雪花,飘悠悠地向着冰冷的大地落下来”;当它再次变作气态时,它又“蒸发升腾,重新活跃起来”。这里,作者把“水”写得活生生的,赋予了“水”以生命的体征,让“水”活脱脱地活跃于读者面前,其形象性和生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让读者对“水”的三态变化获得了深刻的认识,充分地演绎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特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小品的这三个写作特点是相互关联着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科学小品。因为,凡是小品,从其文体价值来说,都具有普及性的诉求,从其文体表达来说,都要采用文艺性的笔调,而科学性的内容又是科学小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中学生朋友学习写作科学小品,一定要努力兼顾好这三个写作特点,才能在笔下流淌出理想的作品来。
【佳作导向】
一、例文解析
种子的力量
夏 衍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是象,有的说是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大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作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
[解析]
《种子的力量》是夏衍先生1940年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时写的一篇文章,作者借说明植物种子具有巨大力量的科学知识来象征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鼓舞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正是因为文章有了这一层象征意义,蕴含着人生哲理,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这篇文章的文体就产生了分歧,有的说是散文,有的说是杂文,有的说是科学小品。其实,这篇文章因为具备了科学小品的三大写作特点,应当归入科学小品的范畴。
首先,就科学性的特点而言,文章的基调立足于说明“种子力量是最大的”,这本来就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文中,作者说明头盖骨的分解情形,说明小草的生长过程,都是在证明种子力量的巨大,都是在说明科学知识,因此,文章具有科学性的特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就普及性的特点而言,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植物种子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作者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种子力量是最大的”这一问题作了反复地说明,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知识的普及。至于文艺性的特点,本文也表现得十分显著。文中设问、对偶、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文章具有了文艺性的笔调。特别是象征手法的运用,用种子的力量象征着生命力的伟大,象征着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能屈能伸的力,不达目的不止的力,更是运用文艺性笔法的有力注脚。
总之,这篇文章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思路清晰,说明语言生动诙谐,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很值得中学生朋友认真品读,从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和思想营养。
二、训练题
1.有人说“《种子的力量》是一篇很优秀的科普文章”,这个“优秀”表现在什么地方?
2.本文作为科学小品,运用了设问、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
《品味科学小品的写作特点》参考答案
1.①表现在作者通过对种子能将骨骼分开、能将石块掀翻的说明,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②表现在文章借助对“种子力量巨大”的说明,蕴含着人生哲理:种子的力量是一般人看不见的伟大的生命力。
2.①设问: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②对偶: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③比喻: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④拟人: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