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人参产业的SWOT分析
2021-06-24张慧琳李官浩李翔国
张慧琳,李官浩,李翔国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1 延边州人参产业发展现状
延边州人参产区包括敦化、珲春、安图、汪清、和龙、图们、延吉和龙井各市县,主要种植方式包括伐林种植、非林地种植和林下栽培。
图1 2016~2018年人参种植面积(公顷)Fig.1 Cultivation area of ginseng from 2016 to 2018
根据延边州农业委员会提供数据整理所得 (图1):近三年(2016~2018年)人参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为,2016年至2017年人参种植面积增加了536公顷,2018年再增加了103公顷;新栽面积和做货面积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留存面积减小。2018年延边州人参分布按种植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敦化、安图、汪清、珲春、和龙、延吉、龙井。近三年主产区之一的珲春市整体呈下降趋势。从新栽情况上看,2018年除图们外其它各市县均有新栽人参,总新栽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2017年延边州人参留存面积3377公顷,留存面积占总面积的60%。吉林省参茸办统计2017年人参留存面积6359公顷,延边州人参留存面积占吉林全省的40%。延边州人参做货面积1197公顷,做货面积占总面积的21%。
2 延边州人参产业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自然条件优势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长白山区,属长白山脉,因此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属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平均降水量400~800 mm。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多种微量元素。森林总覆盖率为80.7%以上,拥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为中性或弱酸性,排水良好、疏松、林地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森林土或山地土,具有生长天然绿色中药材的良好生态环境,最适宜栽参。延边州45万公顷的耕地面积,其气候和土壤条件均适合发展人参种植。
2.1.2 区位和历史优势
人参产业之初发源于长白山地区,延边地处长白山北麓,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014年已有多家企业申请到了吉林省“长白山人参”品牌,能起到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及作用。
延边州交通便利,飞机、火车、动车、长途客运,均可到达。路、水、电、通讯网络已覆盖。2018年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522.39万吨,比上年增长4.1%。2018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2655万元,比上年增长。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为延边州人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1.3 鲜参资源丰富,市场份额大
据统计,2017年延边州人参的留存面积仍占到全省的40%,鲜参产量约占全省的59%,产值约占全省的52%,种植规模大,市场份额多。
2.1.4 产业发展程度不足,后发性强
延边州人参年度单产和产区间单产变化程度远超韩国,韩国致力于农田栽参多年,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人参质量高。延边州种植业正向标准化方向发展,种植业产值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高品质的人参也有发展的空间。加工业单产相对吉林省水平也是较落后的,加工业较种植业发展空间更大,且发展速度更容易提升。虽当前延边州人参产业相对落后,但后发性强。
2.1.5 建成科研体系
近年来,延边州加强了科研投入和力度,有6家公办研究开发机构与13家民办专业研究机构,再加上3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和吉林省长白山生态食品发展中心“人参制品研发基地”,共有23家单位开展人参研究工作。延边人参产业科技研发体系、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1.6 语言优势,便于与韩国交流
延边州属于朝鲜族自治州,有能向与拥有先进农田种参和精深加工技术的韩国学习交流的语言优势,为人才的培训和储备,也为技术的提升(包括引进)提供了便利条件。
2.2 劣势分析
2.2.1 人参生产规模和价格的波动大
近年来,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随着《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实施意见》和《延边州促进人参产业发展条例》的执行,非林地栽参替代林地栽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不同种植方式的规模将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人参大量下山。2018年伐林栽参的种植面积从原本的3377公顷下降到1800公顷,2019年延边州还将从1000公顷左右下降到300公顷左右。2016~2018年延边州人参的留存面积也持续下降,从3530公顷下降到3162公顷,但做货面积却逐年增高。但就加工企业而言,即便是2018年部分黑龙江人参下山,影响2019年的人参库存,但其存货也可满足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若按照这一规律持续,加上近几年人参地留存面积减小,预计截止到2021年延边州鲜参做货面积仅能有400公顷左右,这无疑会降低鲜参产量,市场上的人参需求缺口也随之增加,且未来5~6年受到人参数量的影响,无疑会抬高市场鲜参价格。
延边州人参的价格波动程度大。2013年和2014年受药食同源的影响,需求量增加,做货量提高,达到一个高峰,但提前透支了人参库存,2016年鲜参价格“腰折”,2017年再次上调,但在2018年受国家环保政策与黑龙江省计划外参地提前采收内外影响再次 “腰折”。2018年秋季五年生鲜参才不过30~45元/斤,基本接近成本价,由于企业对四年生干参进行统一规模加工,导致干参库存加大,干参滞销。
较低的鲜参价格甚至达不到成本,对产业冲击大,再加上投入资金得不到保障,人参种植抗风险能力较差,会使参农放弃人参种植,从而使种植规模发生变化。由于人参的生长周期至少需要3~4年以上,因此当前生产变化的影响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
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参企及参农重点关注的是经济利益,未能考虑其他因素,且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发挥自身的权利作用,各类制度与政策未能落到实处,人参金融政策还未完善,人参种植保险还未正式开展,在生产规模扩张时,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控制,任由其发展,使得生产规模速度迅速扩张,进而导致人参价格大幅度下滑。
2.2.2 尚未实现标准化生产
虽然延边州已经大力推进了人参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但规模仍不足。在延边州,如主产区敦化,虽种植规模最大,但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均不足,低于汪清、安图等产区,究其原因是由于未实现标准化生产,参农各自为政。
由于参地资源管理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机制,进而无法实现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人参从业人员鱼目混珠,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差异大,这无疑会增加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难度。加之目前人参基地建设多为国营性质,在个体生产群体内,无法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标准与政府部门颁布的措施。最为重要的是,受到人参市场的影响,生产者只注重短期利益,为实现人参种植效率的提升,个体生产者会选择低成本、高残留的农药,虽说这些农药能够防治疾病,但会导致人参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久而久之,将会降低延边人参的整体形象,影响延边人参行业的发展。
标准化生产必须攻克在延边州自然条件下的非林地栽参技术,特别是在人参品种选育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专业物料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方面没有实现标准化生产,也未能形成定期检测机制。物料保障制度不完善、缺乏病虫害防治措施,难以保障物料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只有实现标准化生产,方能在单位产值上赶超韩国。在技术方面的问题还突出在抗灾减灾技术上,在延边州冬季冻害和夏季旱灾都将导致鲜参减产,人参病害也将导致鲜参减产,对整个人参产业都将造成影响。
GB/T 19506-2009和最新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以及人参团标中规定了人参的质量、安全相关内容,尤其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项目,限量相对越来越严格。但由于知识未能普及到位或参农的环保意识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部分个体人参种植户不知晓农药隐形成分,加之施药技术落后,导致人参产品五氯硝基苯等农残,汞、铜等重金属残留量超标,进而导致人参价格受到影响,难以发展高端人参,长时间的人参价格下跌,会导致人参个体户销售滞缓,药厂等企业的合格货源不足。近几年延边州开展了大面积的参地土壤和人参农残检测工作,但从延边州的非林地人参基地实地调查得知,至今未能形成定期检测机制。
2.2.3 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
虽然延边州人参加工业较以往有所发展,但加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低于全省水平,且在全省所占比例低,也未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深加工产品以药品为主,化妆品、食品等其它类别产值较低。总的来看存在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产值提高能力不足的问题。
延边州人参加工企业有多家,但龙头企业少,人参深加工能力不足,集群式加工产业发展程度仍不够。虽然部分参企资历深厚,已经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有专业队伍与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购置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受到市场、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参企加工的是本厂基地的水参,外购水参占比较少,进而难以保持人参市场的均衡。
延边州人参品种涉及四大系列,种类高达百余种,虽说已经成绩显著,但相比韩国、吉林省的白山和通化等地区,其差距较大。考虑主要是因为延边州人参企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值趋于平稳,超亿元的较少,且领头产品不足,整体产品档次较低。正是由于延边州人参市场影响力较低,品牌知名度不高,进而导致延边州人参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与国际知名企业竞争。
2.2.4 销售体系不健全
延边州积极致力于线上线下人参交易平台的建设,但人参销售体系还未健全,市场规模不够大,名气不够响亮,加工企业、消费者对州内人参市场不熟悉。线下延边州地区种植的人参仍大多需要到外地人参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最近的也要到抚松万良、通化等地交易,大部分的种植户未能与药厂、人参加工企业形成合作关系,销售渠道不稳定。线上平台利用效率也不高,在专门销售延边特产的线上店铺中甚至未见到人参的身影,且线上部分延边人参的质量或真伪难以保证。
2.2.5 产业链不完备
延边州人参产业的多个环节尚不健全甚至缺位,生产组织方式不佳,主要依靠散户种植,参户与合作社或人参协会脱节,州内缺乏大型交易平台,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集群发展程度还不够,产品类别和数量不多等多个因素导致延边州人参产业链尚不完整。
2.3 机会分析
2.3.1 政策支持
吉林省和延边州为人参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专门机构、专项资金、金融担保等方面的各项政策。而今后人参产业也是吉林省和延边州重点推进的农特产产业。
2.3.2 新市场新产品需求
人参作为新资源食品,也为我国人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打破了人参产品的发展桎梏,出现了新的市场和需求。人参食品、人参化妆品、人参生物制品等各系列产品不断研发生产进入市场,各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将有机会通过各种市场平台,如超市、商店,更多的接触到人参产品,老中青少均可使用人参产品,使我国与韩国人参产业有了一较高下的空间。
2.3.3 高品质需求
更加严格的人参质量安全标准出台,食品安全备受关注,将促进高品质人参的发展,高品质人参对产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2.3.4 种植结构转型,不受耕地限制
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加强,人参种植结构向着农田栽参转型,将打破伐林栽参的面积限制,不受耕地限制。
2.3.5 与韩国的差距缩短
最大的竞争对手韩国目前人参产业较为稳定,我国人参产业的发展相对缩小了人参资源的利用率和市场规模,为延边州乃至吉林省人参产业提供了追赶的机会。
2.4 威胁分析
2.4.1 种植结构转型,失去短期效益
种植结构转型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向农田栽参的转型后产量产值面临短期大幅下降的风险,但从长期效益来看这是必经之路。
2.4.2 自然灾害和病虫害
农田栽参面临更加严峻的病虫害风险,且最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延边州人参产量和质量。
2.4.3 监管力度不足
人参作为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其生产本身是以消耗宝贵资源为代价,在其生产、交易阶段,不可完全脱离政府部门的监管。通过分析韩国能够发现,人参产业发展需要结构、品牌产业的领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构建科学的人参发展规划,可有效管控人参种植规模,从各个层面管控人参质量,构建统一的市场营销对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人参管理工作,需要与药检、林业、工商、卫生、技术监督多个部门涉及,人参行业主管部门,只可发挥宣传、服务、引导作用,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难以实现统一、协调,无法保障人参生产、加工、市场管理的秩序性,进而无法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如部分人参生产者依旧我行我素,使用国家明文禁止的高残留、有毒农药,导致人参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人参质量。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制约着我国人参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参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4.4 资金投入不足
延边州乃至吉林省全省在人参产业上的投入远不如竞争对手韩国,尚不足以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
2.4.5 市场竞争加剧
延边州人参种植业和加工业都落后于吉林省整体水平,尤其是加工业。人参产品的数量也远不如吉林省白山、通化等地。除了韩国和吉林省本省的竞争对手,延边州人参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为黑龙江省,其人参种植业的发展对于延边州乃至吉林省冲击较大。
2.4.6 人参产品知情需求
消费者在购买人参产品时,要求了解人参的食品安全、产品成分、作用、使用方法等情况,上述内容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力。
3 延边州人参产业的SWOT矩阵与战略选择
以韩国以及吉林省全省人参产业水平为比较对象,通过对延边州人参产业现状的分析形成SWOT矩阵(表1)。通过SWOT矩阵解析得到延边州人参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有:
3.1 梯度推进战略
推动人参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逐步创新或引进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数量,推动品牌建设,通过生产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带动整个人参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相关政策倾斜,相关机构和参协积极参与,推动延边州内和线上销售平台建设,逐步使人参主产区与销售平台,与加工集中区联系起来,推动人参加工集群发展。
3.2 区域专业化战略
延边州人参种植规模大,产量占比高,市场份额大,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发展高端人参产品,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3.3 技术创新战略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成果转化,开发适合延边州区域特点的人参栽培原料生产技术、育种技术、栽培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各类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深加工产品具有“深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品质。目前,延边州人参产品数量远低于吉林省和韩国,应抓住药食同源发展契机,以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潜力为导向,向各类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人参化妆品等产品方向发展。并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储备多种产品生产技术迎合市场变化,才能在风云变换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4 产品安全战略
通过标准化生产,定期检测制度等方式保障人参产品质量,打造高品质低农残人参,提高市场竞争力。
5 产业一体化战略
改变现有以参户单独生产的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合作社、人参企业、人参协会参与和政府扶持等生产组织方式、人参收购方式,与加工业以及销售平台有效联系起来,对从原料生产到加工产品甚至产品销售一系列环节进行监管和跟踪,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产品信息档案,来源可追溯,使消费者能查询产品信息。
6 制度创新战略
创新人参管理制度和投资制度,如实施定期检测制度保障产品质量,实施金融制度,以加大人参产业投资力度和抗风险能力。
表1 延边州人参产业的SWOT矩阵Table 1 SWOT matrix of ginseng industry in Yanbian prefecture
SO增长型战略是延边州人参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的首要选择,因此延边州人参产业近期将以梯度推进战略、区域专业化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产品安全战略为主,远期进一步推行产业一体化战略和制度创新战略。延边州人参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围绕发展人参加工业来提升延边州人参产业水平。加工业的产值提升受多种因素制约,除了加工工艺是主要因素外,还受人参资源、资金、规模、装备、人才、组织方式、流通渠道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人参产业的发展,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足都将影响人参加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