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2021-06-24郑荣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1期
关键词:意念障碍研究组

郑荣华

(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当今经济、医学和科学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人类自然寿命得到了延长,但随着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加,各种因素引起的自杀事件成为了死亡原因中关键的一种。疾病、外伤等因素导致的死亡存在着较大的意外性,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进行控制和制止,但自杀是一种主动终结生命的行为,对于死者、家属乃至社会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半数以上的自杀人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通过及时引导、纠正以及治疗等方式,是能够挽回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抑郁障碍人员的深入研究,分析抑郁障碍人员的自杀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避免自杀事件的发生,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自杀意念是引导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学者认为,患者自身的认知和自杀意念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本次研究即分析存在自杀意念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身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均分两组,各20例。所选患者均已排除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1:9,患者年龄在19-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2±22.3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2:8,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4±20.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首先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温和的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如患者情绪稳定性较差,或应答能力较差,可由一名家属陪同接受研究。研究以访谈形式展开,选择光线良好、安静无打扰的位置进行室内访谈,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访谈由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交谈过程中使用表格经由患者填写,医师填写的表格需向患者确认,将访谈所得资料交由质检人员进行检查,保证表格质量符合要求后录入医院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中出现自杀意念的概率,并对患者的即刻记忆、延时记忆、语言能力以及睡眠质量进行评分。

判别标准:使用自杀意念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分在12分以上的为有自杀意念,分数越高自杀意念越强烈。

使用自我认知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分代表患者相应能力的高度(睡眠的质量),分数越低功能性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t和χ2进行检验,()作为计量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时(P<0.05)[2]。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

在自杀意念发生率,研究组更高,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概率的对比

2.2 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的评分

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更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的自然寿命不断在增加,各种疾病的治愈率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突进、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自杀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猛增。自杀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对死者自身造成不可逆转的巨大伤害,还会进一步伤害家庭和社会。根据多项社会调查的数据资料显示[3],在自杀的死者中,半数以上患有长期的抑郁障碍,部分抑郁障碍患者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而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很长的时间内,虽然没有做出自杀行为,但始终存在自杀意念,随时可能无缘由的做出自残和自杀动作,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必将发生严重后果。

表2 两组各项指标的评分对比()

表2 两组各项指标的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即刻记忆 延时记忆 语言功能 睡眠质量参照组 20 61.58±8.77 52.64±7.71 81.65±11.67 62.33±5.16研究组 20 71.01±6.75 62.38±9.81 91.72±4.38 76.57±6.55 t-3.811 3.491 3.613 7.637 P-0.001 0.001 0.001 0.000

意念是一种潜意识,其意识的活动波动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根据部分研究结果显示[4],通常负面意识的影响能力更大,而当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产生自杀意念后,会一直存在于其精神状态中,虽然患者没有制定自杀计划、没有准备自杀用具,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做出过自我伤害或自杀的行为,但其危险性是巨大的、隐蔽的、突发的,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通过其日常行为进行判断和预防。

随着世界范围内自杀死亡事件的上涨,世界各地对于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刻,其内容包括区域影响、环境影响、民族影响、性别影响、家庭影响等。而根据心理因素影响的相关研究[5],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可以发现,抑郁是导致患者做出自杀行为的主要情绪之一,抑郁程度的轻重,和自杀意念的产生呈正向相关。长期属于失落的情绪中,会导致患者出现浓重的自卑、孤独、悲伤乃至绝望中,感觉人生没有希望,想通过结束生命逃离现实生活。自杀的态度和意念具有很强的持久性,患者在潜意识里认为自杀是可行的、正确的、充分肯定的,因此才会采取自杀的行为。在很多自杀事件的发生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强的冲动性,由于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其产生应激反应,情绪出现剧烈波动,从而发生自杀行为,这是相对独立的一个风险因素。而总结所有可能导致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可以发现,这些患者在做出自杀行为前,都存在自杀意念。

多数抑郁障碍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表现在语言、思维、记忆等各个方面,记忆的混乱和缺失等情况,会加重患者的自我怀疑感,严重的甚至对整个现实生活产生怀疑和恐惧;语言能力的退化缺失会导致患者社交功能和自我表达能力受到巨大限制,进而影响其情感的正常表达,提高患者的孤独感和自卑感;长期的负情绪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及机体运转,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不佳,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内分泌、免疫、心脑血管等器官和系统,让患者出现疲乏、困倦、思维混乱、烦躁等情绪,增加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6]。患者长时间处于不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潜意识不断受到影响,自杀的念头逐渐加深,形成一个受到患者承认、肯定、支持的行为,在受到外界或自在感情影响时,会毫不犹豫的采取自杀行为[7]。另外,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8],注意力的缺陷也会导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加重。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在自杀意念发生率,研究组更高,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更大,患者由于近期和远期记忆能力的缺陷、语言功能的障碍以及睡眠质量的低下等原因,导致其整体功能持续下降,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产生自杀的倾向,加重其心理压力和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来说,其自杀意念可能是隐性的,且有可能在患者康复后再度出现,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家属和患者周边的人都认为抑郁障碍治愈后自杀风险也会随之消失,而忽视了认知恢复情况,导致患者康复后出现自杀或自杀未遂的情况。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影响患者自杀意念的关键因素之一,认知功能越差,其记忆功能、语言能力及睡眠质量等越低,心理和生理状态越差,越容易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在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训练,定期对其自杀意念进行评估,针对其认知缺失部分和程度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意念障碍研究组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跨越障碍